傅延文
拜讀聯合報上尹教授『大學混文憑 才是浪費資源』一文,筆者同樣認為政府讓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給浪費掉了。但理由跟尹教授不同。
國家基於發展與進步,有讓人民享有高等教育機會之義務。然就綜合人類心理、生理的發展,處在高中畢業的18歲時,其心智已算是成熟。因此,在完成高中職教育後,我們可以認為,一個人應已具備基本的社會能力。至於是否要接受大學教育,則是個人的選擇。
而從稅賦制度來看,臺灣跟北歐社會福利國家顯然也有一段差距。因此,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政府並沒有讓所有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義務,也沒有必要。既然大學不是義務教育,那麼政府補助公立大學學生的學費,並干預大學學費調漲,其理由並不夠充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認為,政府分配教育資源,應當是著重於學校的發展,提高教學與研究人員的待遇,並強化大學的功能。即便學費都應以私立大學的收費為基準。但政府可以將原本平均分配給每一位學生的補助費用,資源整合起來,以提供較多的獎學金名額和等級。當然,就中低收入戶,則應另設經費補助以符正義。
社會對於大學文憑的需求,只是一種被操控的意識型態,廣設大學對於文憑價值不必然造成影響,這就是一張門票,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如果政府能夠有效充實基礎教育,將所有學生的知識能力與品格能力都能拉到相同的水平,那麼大學文憑並不會因為『量』而受到影響。而且,也因為公私立學費的不均等,扭曲了各大學發展的公平性。
而筆者對於原文不認同的地方在於,教授的觀點是由上往下,所以才認為有些學生在大學裡是浪費青春。但若由下往上的觀點,則是學生認為教授們在教什麼?有的上課像念經,有的上課照本宣科,有的上課中文還要參雜英文,有的將簡單的公式越講越複雜,複雜的又不會簡單說,把課堂當研討會,有的根本是來聊心事的,而且每周都上課似乎也沒這麼必要,像是法律課需要每週上課嗎?似乎也沒有這個必要。例如在國外不少知名學府的教授,開學時就跟學生說,這學期只會上六次課,定時交報告跟閱讀心得,以及期中期末考。所有的訊息跟討論都公開在教學網站上,如果最後成績不及格,就依規定處理。而且也要養成學生自行閱讀的習慣,臺灣的教育太呆化了,都幫學生排好該上什麼課該念什麼。結果,當時間、空間有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唸書。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導致臺灣越來越缺乏創新。
當然,學校也有真的是很不認真的學生,品性也很差,也聽過擔任兼任講師的同仁在說學生上課只有睡覺跟玩手機,來學校只是來『打卡』而已。如果學校跟老師都已經盡一切的努力在教學上,而學生依舊如此,這時只能靠制度來處理,換言之,學校跟老師也就必須要以客觀的評分,給予學生不及格的結果,該當掉當掉,該退學就退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坦白說,有誰會想白花錢,只為了一張四年後才能拿到的證書?學生不是不想唸,只是學校跟老師好像離他們很遠。唸書不是苦事,只在於領門人如何領進門。
大學可以是菁英教育,也可以是全民教育。就臺灣廣設大學的精神來看,全民教育是其理想,希望能提升全體國民的知識水平。不過在這同時,得先打穩基本教育和品格教育的馬步,調整教育方針,教育學生『如何』的知識,著重於方法論,好比如何時間管理、情緒管理、溝通、閱讀與學習,而非不問方法,只看成績的結果論。
額外提一句話,日前政府大官跳出來說,政府缺人才,企業大老也跳出來說臺灣的人才在流失,還要向外招手。這樣聽起來,好像現在留在臺灣都只剩廢才。企業不思檢討自己的甄選方式跟訓練投資,甄選都比盛大、比複雜、比難度,這到底是不是在挑符何企業文化的人,還是只是自我優越感使然。此外,國考競爭激烈,考上的都是考試菁英,理當都是人才,政府官員這樣說也很匪夷所思。實在搞不懂這些人的邏輯在哪裡,如此的刻板印象和標籤化,對於臺灣社會真的會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