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據說是美國總統拜登的重要智囊、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日前接受TVBS專訪時表示,未來的美中關係,最讓他憂慮的爆點就是臺灣。在臺灣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甚至挑釁,都將引發成串連鎖效應,最終把美中都捲入災難性的戰爭中。
艾利森長期服務公職,是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他的擔心應該不是杞人憂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外環境變化 使台灣陷於戰火
因為臺海、南海和朝鮮半島,長期以來就被視為亞洲地區的3個「不定時炸彈」,而可能點燃炸彈引信的,則是內外環境的急遽變化。例如,臺灣如果成為爆點,原因不外下列3個變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是內亂引致外患。
「認同」問題一直是臺灣政治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危機,有人把它形容是臺灣的「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 heel)。
「認同」包括「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認同危機」造成臺灣族群對立和社會分裂,而當「國家認同」上綱到制憲建國的「法理臺獨」後,中共武力犯臺勢難避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是中共「武統」臺灣。
習近平上台後,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中共「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兩岸統一已放在他對臺政策的議程上。
習主張「和統」,但沒有排除「武統」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當習的統治權力和共產黨執政地位在內部遭到挑戰時,中共也有可能以對臺用武,轉移民眾和政敵的注意力,達到「出口轉內銷」的目的。
三是美國遏制中共。
冷戰後的國際戰略格局是「一超多強」,但受到川普四年執政和新冠疫情影響,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強的地位,已受到「中國崛起」的挑戰。
所以,遏制中共全球權力擴張,已成為美國跨黨派共識和主流民意。
拜登政府希望以提升美國的競爭能力,以及結合盟國的力量,共同遏制中國,並維持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因此臺灣可能如同川普時期,成為拜登手中的一張牌。
美國應如何使台海和平
基於上述三個變數的觀察,我認為美國可以發揮重要影響力,避免讓臺灣成為爆點並引發中美戰爭。
首先,「維持現狀」是臺灣的民意主流,「臺獨」只是一個「假議題」;但很多人對川普政府的「挺臺」言行仍出現誤判,包括民進黨政府的一些要員。
幸好,如英國媒體《經濟學人》所說,當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挖洞」給臺灣跳時,蔡英文總統的反應是謹慎的,她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拜登主張以「戰略模糊」達成「雙重威懾」,即威懾臺灣不得挑釁;實際上,臺灣無意也無力觸動對岸的敏感神經。
我們理解美國不會為「臺獨」而戰,但希望美國對這個問題清楚表態,不要讓臺灣有些人對美國的支持,抱持不切實際的浪漫憧憬。
其次,臺灣有人反對「統一」,不是因為主張「臺獨」,而是反對「一國兩制」下的「統一」。
換言之,多數臺灣人希望維持現有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中共視「統一」為「內政問題」,不容外力干預;如果中共對臺發動「統一戰爭」,或因為其它政治目的而對臺用武,屆時標榜民主和人權價值的拜登,是否會採取行動協防臺灣?美國應針對這個問題,對兩岸釋出明確的訊息。
最後,中共於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修訂版《中國國防法》,已新增「發展利益」項目作為全面動員或局部動員的法源。
當中共認為美國的遏制戰略危害到它的安全和發展時,是有可能對美進行反制作戰的。
臺灣能否在中美這場「遏制和反遏制」的鬥爭中置身事外,決定權是在美國手中。
所以,艾利森擔心臺灣成為爆點,把中美捲入戰爭之中;我卻憂慮臺灣會成為中美戰略對抗下的犧牲品。
熱門點閱》
► 軍事家/1200輛主戰車威脅中國?兼論國軍建軍輪甲與主戰車之爭
► 拜登就職》李沃牆/「拜登經濟學」粉墨登場 讓美國再度偉大?
► 王志鵬/退將林勤經洩密案 不談追不回的退俸 而談軍人的道德操守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