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超/只有少數人能打疫苗 台灣有「疫苗護照」的對策嗎?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蔡政府勿從防疫模範生 落為疫苗末段班 

新冠疫情爆發後,蔡政府相關防疫作為基本獲得國人肯定。但衛福部長陳時中說過,防疫已通過期中考,但「期末考要靠疫苗」。隨著疫苗已經出現,台灣卻只有分配到稀少配額,這會導致分配與「疫苗護照」問題,蔡政府的對策想清楚了沒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苗不夠分

目前「傳聞中」我們拿到的疫苗只有520萬劑,還必須等到六月才有可能施打。

這首先是分配問題:怎麼分配才算合理呢?除了必要人士優先施打之外,即便這些必要人士當中,又該如何決定優先順序?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第一階段當疫苗不超過200萬劑時,預計99.93萬人接種,涵蓋醫事人員、防疫人員等前5類優先施打對象;如有200萬至1000萬劑時,第二階段安排65歲以上長者施打,第三階段超過1000萬劑時,則是19至64歲的高風險族群、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50至64歲成人等對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國目前傳聞將持有的疫苗數量落在第二階段,但數量明顯無法滿足長者需求。猶記去年流感疫苗缺貨,造成搶打亂象殷鑑不遠,莊人祥當時表示「疫苗廠量能有限,可自費」,現在新冠疫苗數量這麼少,也要出現自費施打嗎?相對其他國家為普及採取公費施打政策,蔡政府若採此舉恐怕會被罵翻。希望到時不要再來「我OK,你先打」這種蠢口號了,因為真的沒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圖/資料照)

發不出疫苗護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用的原因,就進入「疫苗護照」的問題了。當國外先進國家施打後,國人會焦慮為何我們多數人還在嗷嗷待哺?

關鍵在相關外國政府單位與衛生機構已經開始考慮發行「疫苗護照」及其他數位認證方式。「疫苗護照」,就是當施打疫苗確認有效後,為便利國際旅客出入境,外國政府正在考慮要求入境者附上疫苗接種證明,就可以縮短檢疫時間。

例如美國拜登總統在針對遏制新冠肺炎流行發佈的行政命令之一,就要求相關政府機構「評估將冠狀病毒疫苗證書與其他疫苗接種文件聯繫起來,並產生數位版本的可行性」;丹麥政府也表示,將在未來三到四個月內推出能證明持有人已接種疫苗的數位護照;新加坡則考慮在疫苗有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放鬆對已接種疫苗的旅客邊境管制。

世衛組織目前因為疫苗的有效性還待驗證與一些道德原因,尚未核准疫苗,遑論批准經濟需要的國際旅行認證方式,但以色列的研究顯示,施打2劑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後,以色列民眾有症狀感染率比未接種者下降達94%。

一旦這類有效訊息出現的越來越多,受到恢復經濟壓力,「疫苗護照」可以預期必然會出現。


▲ 國外政府研擬幫施打新冠疫苗的人發行「疫苗護照」。(圖/路透)

解決國際旅客需求

所以在此部分,我國超前部署的方向,或許可以分為兩階段:

一、雖然世衛組織尚未正式核准疫苗上市,但卻已在研擬比照黃熱病辦理COVID-19的國際預防接種證明相關文件。

鑑於歐美中國大陸等我國重要貿易夥伴皆已開始大量施打新冠疫苗,政府應該可以開始研究,是否及如何允許已打疫苗者入境。

蔡政府可以注意國際如何批准接種旅客入境趨勢,未來則可以先考慮讓入境旅客在檢疫所待兩天進行檢驗,一旦結果是「抗原陰性(核酸檢測陰性),抗體陽性」就可放行。

二、在世衛核准上市疫苗,且公布COVID-19「國際預防接種證明」相關標準後,只要入境旅客提供符合世衛標準之接種證明(疫苗護照)與COVID檢測呈陰性的證件,就可入境。

只不過,上述建議只是針對國外已施打國際認證疫苗的旅客開放,如果我們的疫苗數量與接種時間不能再有突破,可以預見國人將會看到越來越多國外邊境解封,旅客恢復往日交流,我們卻出不去的窘境。那時蔡政府受到壓力之大,恐怕不是一個陳部長可以承受的事。

▲ 上海復星擁有BNT大華人區總代理權。(圖/CFP)

陳部長似乎預見此事。在17日的新聞專訪中說,因為相關政治因素干擾,先前原本已經要到手的500萬劑BNT疫苗生變。主持人追問是否是指中國大陸,過去一向坦率直言中共打壓的陳時中卻回答:「很多種可能性」,又提到「上海復星保護商業利益,是無可厚非」。如果所謂商業利益是因為上海復星擁有BNT大華人區總代理權,以他們內部簽的合約限制台灣應該找他們談,以及傳聞中某民進黨籍立委的「選民服務」,這個相關政治因素干擾就不知道說的是哪個政府了。

台灣人民真的要的不多,就是趕緊像其他國家一樣買到疫苗,儘快讓生活恢復正常。為了國人安全、蔡政府眾官員的官位,期望蔡政府不要再搞政治,上緊發條,為獲得疫苗及後續接種認證再次超前部署吧。

熱門點閱》

► 台灣作為防疫優等生 為何在「疫苗戰」失去主控權?(上)(黃韻如、賴育宏、鄭如韻)

► 如何避免桃醫事件再爆發?「應變醫院」要落實、醫院「專心」抗疫才能打持久戰(黃韻如、賴育宏、鄭如韻)

► 藍弋丰/醫護在台灣如次等人 比病毒更恐怖的是人心!

► 黃韻如/防疫重點在哪裡?針對不同族群做風險管理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