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穩中/時事評論員
台灣與立陶宛近來關係急速升溫,主要因疫苗結緣,如無意外,立陶宛駐台灣經貿辦事處即將在本(9)月正式在台灣設立,創下兩國官方交往新猷。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2億美元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以立陶宛為優先實施對象,聚焦於對雙方都具有戰略利益的產業。此外,2021年兩國貿易總額一億七千萬美元,年增率近24%,其中自立陶宛進口四千多萬美元,年增率高達34%,顯示台灣也對立陶宛商業感到興趣,尤其是疫情時代下還能貿易往來,更顯得珍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去年陷疫苗荒,東歐國家不畏中共贈送疫苗,正是台灣前年贈送東歐國家口罩、醫療用品的正向回報,顯示台灣與東歐的互惠交流,在疫情期間朝向前所未有的人性「善循環」,讓台灣與東歐各國關係升級。筆者以為,除了善循環,長期以來與台灣毫無實質地緣關係的東歐國家,互贈醫療物資也凸顯民主國家之間的互惠,不只基於經濟因素或自身國家利益,而是基於普世共存的人性光輝、以及民主價值認同,甚至正義感使然,這些東歐國家用行動印證這些道理。
立陶宛是最先對台灣示好的國家,兩國政治關係更在今年跨出一大步,立國即將在台設立據點,有意與台灣深化關係。多數國人對立陶宛最主要的認識,大抵上是籃球很強,不過它近代悲慘的政治史,卻更值得認識,立陶宛1940年代遭蘇聯併吞,「反蘇分子」遭鎮壓。1989年中國天安門事件後不久,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三國人民,選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的50年這一天,舉辦震撼世界的和平示威。200萬人手牽手串起六百公里的人牆,穿過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國家領土,史稱「波羅的海之路」或「自由之鏈」以和平方式,表達追求獨立決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年之後的1990年3月11日,蘇聯解體,立陶宛宣布獨立,人們終於重獲自由,這個得來不易的滋味隔了50年之久。簡言之,立陶宛為對抗極權統治並追求獨立,人民為此奮鬥50年。對台灣而言,立陶宛人民在強權環伺下,勇敢獨立建國的,更維繫住民主自由制度的精神,也更值得效法。立陶宛過往經驗使然,使得他們深知台灣在國際社會遭受中國打壓,如同它們過去深受蘇聯打壓如出一轍,因此它們設置辦事處這個動作,最大的意義,除了表示對台灣追求民主自由的支持外,更是明確的向任何邪惡政權表示拒絕打壓,這也奠基於他們長久以來受蘇聯獨裁統治的啟發。
而立陶宛對台灣的友誼,也間接告訴台灣人民,台灣面對中國的壓迫,並非單純的兩岸問題,也非中國宣稱的內政問題,而是不折不扣的國際問題,尤其台灣發生任何情勢重大變遷,不只深刻影響亞洲區域安全,更影響歐洲全境的區域安全,特別是目前受俄羅斯勢力影響,以及中國正透過一帶一路滲透進去的東歐國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因素在歐洲逐漸從肯定轉變到質疑與恐懼,促使台灣的安全與否尤其對他們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立陶宛或有先見之明,也或有歷史的血淚教訓不能忘,當他們看見亞洲最大的獨裁政權正一步步進入歐洲影響各國政局,也看到台灣在國際上遭受中共欺凌,連最無政治因素的世衛組織,中共也要阻擋台灣進入,立陶宛正在以台灣經驗,架構起他們意識形態2.0,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抵禦中國勢力入侵。
台海若有事 東歐可能援助台灣
東歐國家政府並非塑膠,深知台灣與中國有敏感關係,也了解中國的一中原則與中華民國台灣事實獨立,長久以來即低調不介入兩岸局勢,如今,立陶宛已退出2012年成立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而近年來疫情的蔓延更讓他們態度改觀,尤其中共「戰狼外交」讓他們反中情緒高漲,咸認共產主義危害世人尤甚,立陶宛與台灣交往明確拒絕中國霸權、力挺民主自由陣營的堅強態度,筆者認為,當台海若有事,不只日本有事,歐洲國家就可能會依疫苗模式援助台灣各種戰爭物資,這也是可能存在的事。
贈疫苗義舉足證明西方圍堵中共的新興「民主之鏈」逐漸形成,植基於他們反蘇共的共同歷史經驗,以及總結教訓對中國崛起的反思,不再對中共抱有讓自己經濟得利的幻想,這個轉變持續用行動挺台灣已得到明證,更宏觀面分析,也間接等於東歐民主國家認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陣營,持續對中強硬立場,或許美國是看在眼裡的。中共在世界範圍內正失去世人信賴,也驗證紅色大外宣毫無用處,台灣也應該要積極倡議民主價值之鏈。立陶宛在台設置代表處後,兩國以「民主之鏈」為基石,兩國建交為終極目標。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