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瀾/產業研究者
在2024年世界棒球12強(WBSC Premier 12)賽事中,台灣隊表現脫胎換骨,跌破眾多外國媒體的眼鏡,從他們原本評估戰力倒數第2的弱旅,蛻變為擊敗由日本職棒一軍球員所組日本隊奪冠的勁旅,大大振奮國人民心士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諸症纏身 到體壯如牛
在此之前,在國際棒球賽事,台灣隊總是諸症纏身,連實力懸殊的對戰組合,都得贏得萬分驚險,贏球時常得倚賴運氣。這些病症包括恐左症(打者畏懼左投及投手畏懼左打)、恐日症、恐美症、恐古(古巴)症、恐韓症、先盛後衰症、長打匱乏症、中繼投手無力症等,於是遇強則弱、遇弱亦弱,領先時難以守成,落後時欲振乏力。
除此,先前台灣隊戰術呆板,如一壘或二壘有我隊跑者時,且無人或一人出局時,教練泰半對打者下達觸擊指令,我隊投手對打者取得2好球0壞球優勢時,至少得投2顆毫無引誘力的壞球,坐任優勢喪失,才與打者正面對決。因為戰術千篇一律,連球迷都可未卜先知,何況敵隊。
且長年來,台灣隊總高度倚賴少數幾位明星選手,投手、打者皆然。於是,縱使明星先發投手臨場表現不佳,甚至已荒腔走板、岌岌可危,教練卻遲遲不肯換投,而若在落後時換上中繼投手,通常意謂著大勢已去,假使明星打者無法攻城掠地,也無人敢寄望猶如「自殺棒」的後段棒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弱點過於鮮明,國際棒壇幾乎無人不知。其他國家代表隊總針對這些弱點佈陣,如先發投手、中繼投手、終結者皆派出左投,或排出左、右打相間的鋸齒打線,或中心打者清一色排上左打;台灣隊經常未戰先怯、一籌莫展,輸球是必然,贏球則純屬偶然。
台灣棒球 台灣人性格的縮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在此次世界棒球12強賽事中,上述台灣隊的多年沉痾已不復見,展現前所未見的鬥志、韌性,終於攀登眾多前輩未曾抵達的巔峰。曾有論者評道,棒球台灣隊猶如台灣人的縮影,台灣隊的沉痾正是台灣人性格上的缺陷,吃軟怕硬、畏懼強權、知難而退,總是期望高於能力,但專業卻無法支撐期望;今日,台灣隊一掃多年悲情,足證台灣人性格亦已日益健壯,未來將更具國際競爭力。
昔日,紅葉少棒神話的起點,是在邀請賽中,擊敗日本關西少棒隊;今日回顧,此場賽事壓根無關緊要,球迷的熱情源自於美麗的誤會,與對世界棒球生態的無知。而世界棒球12強賽事冠軍賽對日本隊的勝利,卻堪稱台灣棒球的新神話,而此神話奠基於史實,而非誤會。
台灣隊在重要國際棒球賽事如願登頂,自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台灣成棒職業化30餘年、青棒選手赴美潮20餘年、青少棒選手赴日留學潮20餘年的綜效;不是奇蹟,而是各方努力的累積。當下的台灣棒球,延續日式棒球的傳統,注入了美式棒球的風格,加上韓式啦啦隊助威、助興,型塑出獨特的新風貌。
台灣棒球 依舊得虛心學習美日韓
自2005年王建民登上大聯盟,迄今已約20年;歷經大聯盟海量資訊的洗禮,台灣棒球視野大開,終於與國際接軌,並深知棒球就像戰爭,不僅比球員戰力,還要比後勤的深度、廣度。一如一支大聯盟隊球隊的成功,台灣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事奪冠,靠的不僅是球員的天分、努力,教練團的運籌帷幄,後勤團隊的情蒐、支援,皆功不可沒。
只是,縱使在大聯盟球星可參賽的經典賽,日本隊戰績遠優於美國隊,也無人敢聲稱,日本棒球實力已超越美國。因此,此次世界棒球12強賽事,台灣隊先後戰勝韓國隊、美國隊、日本隊,大多數台灣球迷仍深知,台灣棒球依然得向此3國借鏡、學習。
例如,此次台灣隊隊長陳傑憲受媒體注目的程度,彷彿2001年世界盃棒球賽的陳金鋒;球技、長相、氣質、談吐皆佳的他,已是台灣萬千球迷的新偶像。陳傑憲就像林威助,即使是對手球隊的球迷,也被其丰采所折服;而兩人的共同特點是,都曾在青棒時,從台灣的高中轉赴日本高中就讀。
雖然陳傑憲不如林威助在選秀時,獲日本職棒球隊青睞,只能束裝回台發展。但他卻可與被日職「戰力外」的張奕、自願從日職返台的陳冠宇,擊敗由日職一軍好手所組成的日本隊,套用眾多棒球迷慣用的形容辭「連漫畫家都不敢畫的情節,卻真實發生了」。
陳傑憲的日本養成經驗 重要無比
陳傑憲過人的球技、氣質、談吐,受益於岡山縣共生高等學校頗多。無可諱言的,無論是球技或人品的養成,日本高校依然是台灣高中球隊最佳學習對象;在球技上,應學習其紮實的基本功、精益求精的態度,與其永不放棄、勝不驕且敗不餒的精神,在人品上,應學習其自律及重視細節、團隊、接人接物禮節的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受日本頂級好手大舉前進大聯盟的影響,近年來日本高校棒球隊也積極尋求改變,愈來愈重視科學訓練,與保護球員。在此次世界棒球12強賽事後,台灣各級棒球應致力擴大與日本各級棒球的交流,如促使台灣高中棒球隊可派遣球員,前往日本高校棒球隊當交換學生。
以催生亞洲職棒大聯盟為職志的台灣棒球協會理事長、亞洲棒球總會會長辜仲諒,更應以日本2個職棒聯盟,將與台灣職棒球隊打跨國、跨聯盟交流戰,列入常規賽事,為第一個目標。若能成真,雖然初期台灣職棒隊必將敗多勝少,但實力必將大幅提昇。
林家正的捕手功力 是台灣的重要資源
在世界棒球12強賽事中,主戰捕手林家正展現美式捕手的力與美,也成為諸多球迷的新寵;旅美多年的他,快速融入團隊、靈活精準的配球策略,足為後輩典範。仍在美職小聯盟奮戰的他,雖然躋身大聯盟的機率不大,但此次的傑出表現,卻為他日後榮光回歸,墊高了臺階。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其他小聯盟台灣選手,多在高中畢業後赴美,林家正在高中時,便轉赴美國高中就讀,之後更獲邀進入NCAA一級球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知名棒球員校友有Barry Bonds、Dustin Pedroia等),再參加美國職棒選秀,先後待過亞利桑那響尾蛇隊、多倫多藍鳥隊小聯盟體系,現又回歸亞利桑那響尾蛇隊小聯盟球隊。
可以預見的是,林家正日後將是台灣隊深為倚重的司令塔;畢竟,他在美國高中、大學、小聯盟球隊所學,必定比來來去去小聯盟的台灣球員深厚而紮實。或許,倘若美國職棒球隊承諾的簽約金額並不高,台灣優秀高中棒球選手不一定得急著簽約,NCAA球隊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中繼站,進可爭取更高額的簽約金,退可完成美國大學學業。
其實,在NCAA球隊打球,同時得兼顧學業、比賽,辛苦程度不下於在小聯盟打拚。而且,美國大學並無體育系,加上NCAA一級球隊所屬大學,不會為顧及球隊戰績,對學生運動員的學業成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台灣年輕球員若要挑戰NCAA,難關在學業,而非球技。
結語
不少論者提及,世界棒球12強賽事台灣隊教練團調度得當,讓球員戰力完全發揮,才得以打敗並未輕敵的日本隊。這群青壯年教練群的調度風格,接近美國大聯盟冠軍賽時洛杉磯道奇隊教練團,換投、更改打序時機精準且收效,可望成為台灣隊國際賽的戰略範本。
其實,台灣各級棒球隊改革,最佳著力點正是提昇教練素質,因為一位好教練,可帶出數十位甚至上百位棒球好手。政府可以做且應該做的,當是增加專任教練名額,提高其收入、降低其庶務負擔,並提供更多進修機會與資源,但強化其考核、淘汰機制,促使其訓練科學化、正常化。
世界棒球12強賽事的勝利,代表台灣棒球已再上層樓,這正是重整、健全各級棒球的最佳契機。目前,最急迫的事務,包括增設基層及社區球隊可使用的簡易球場、開放各級球隊籌措經費管道,並重新審視基層棒球隊賽事制度,不讓球員為比賽而荒廢學業!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