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慶德
2014年10月一日,香港大河文化出版社社長寫了封信給我筆者,跟我討論著最近要出版的新譯作,一本有關於1998年,一位韓國人,同時也是一位韓國當地有名插畫家—玄兌俊,當時他到台灣學中文,而寫成的台灣生活,以及有關於台灣文化觀察等紀行,但出於宣傳效果,社長在「泡菜男遊台記」跟「韓國歐巴哈台記」兩個書名上難以決斷,來信詢問我的意見。
最終,筆者還是建議後者的書名給這間出版社,因為我想不論是台灣,或者亞洲各地,甚至全世界,對於「歐巴」這兩個音—「oppa」已經有印象了,而這還是要歸功於韓國「宣傳」的重視,於2012年7月15日,由韓國Psy大叔唱紅的「江南Style」,已經把代表韓國男生的「歐巴」稱號,推廣到全世界了,在Youtube上,已經超過20億人收看,我想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女生,看到韓國男生,總是會學著這首歌曲的台詞,叫聲「歐巴」秀秀她的韓文,當然,在這首歌曲,韓國歐巴穿梭在江南各個場景,身邊總是有著眾多美女圍繞的形象,無疑的也印在「她」人的腦海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在這樣兩個書名抉擇中,「泡菜(國)」、「歐巴」等,都是充滿著韓國「文化」的象徵,讓人一眼就看出:「啊!這是韓國人!」、「啊!這是有關於韓國的東西」,換句話說,文化之所以成為文化,除了「有名」之外,還在於一種讓外人可以清晰「辨析」之,誰都不會把「泡菜」當成泰國的文化,或者是「歐巴」當成日本人吧?就在於此,韓國「文化」才產生;反倒這一點,台灣的「多元文化」就顯得一種模糊性、狡猾性,建立在「借」意識主體下,且又受到「借」意識的反噬的台灣,「多元文化」是一種藉口,而這一點,我已經在《無鏡の国度—台灣人「借」的意識》(暫訂,唐山出版社)進行過大大小小的分析了。
同樣地,把目光轉向台灣,就如同那天,跟朋友討論到的,萬一今天有一本台灣人到韓國、日本留學寫作的一本書,若是變成韓國出版社在處理書名的問題上,會形成怎麼樣呢?「蕃薯男遊日記」、「鬼島人哈韓記」?不可諱言的,「蕃薯男」、「鬼島男」比起「歐巴」來言,恐怕在知名度上都比不上吧?前者在於用食物來代表台灣男生的話,與其說「蕃薯男」,倒不如說「珍珠奶茶男」還來得有效果吧?而後者「鬼島人」則是在於台灣國內對自己的嘲諷(雖然,在某一個角度而言,「鬼島人」這個稱號,切中台灣文化的面相—即,「鬼」是沒有實體的,唯有「借」屍還魂才有可能,猶如台灣目前的主體性)。那麼究竟,韓國有「歐巴」?那麼,台灣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仁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仁哥,於2011年由八大電視台自制的台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妳》出現的一位名叫李大仁的角色,與他認識十四年的好友程又青的愛情故事。故事內容很簡單,可簡述如下:「強勢女性程又青一直跟李大仁保持著朋友關係,即使在劇中,可以看到程又青又再一次遇到前男友,又跟前男友翻天覆地,心情不好,無聊的時候,隨時都可Call個大仁哥喝啤酒、吃東西,吃完之後,又回去跟前男友翻天覆地大戰幾回合,之後餓了又叫大仁哥買宵夜。而大仁哥也無怨無悔,在劇中,永遠看到大仁哥沒有太大的表情,在強勢女性程又青底下,一一順從,就這樣,程又青跟前男友又分手,在最後一回跟大仁哥在一起了」。
每個女生夢想中的理想型,都想要有個:「大仁哥」。但是,反過來想,哪個男生不想有個「大仁妹」嗎?但我想,「大仁妹」是不可能發生在台灣的。只有台灣男生甘願當「大仁哥」,而沒有台灣女生甘願當「大仁妹」的。
而這樣的「大仁哥」的形象,在筆者的日韓女性友人中,也多為稱讚,認為台灣的男生「溫柔」,但其實是個「誤會」,誤會的原因在於,台灣作為「移民島國」的歷史下,不得不產生「大仁哥」的形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成為漢人移民的地區,根據文獻記載,始於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獎勵,而這實有著大批的漢人來到台灣居住,在此之前,台灣島沿岸上並不是沒有漢人居住,而有的是商人與海盜的駐腳地。到了明鄭時代,移民到台灣的漢人人口約有十二萬人,數量已經可以跟當時台灣主住民族十到十二萬人相衡,而到了清朝統治前期,早期「禁無照渡臺」,大多數的移民為了生計、工作,而以偷渡的方式來台,當然在前來台灣的海路上,死傷無數;那麼,合法來台的漢人,在清朝統治前期又得受到一條法令限制,那就是「禁止攜眷」,導致來到台灣的多數男子無法結婚成家,就如同俗語說的:「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就在指出早期台灣移民社會,許多漢人找不到結婚對象,甚至娶平埔族女子為妻的現象,當然光棍,「羅漢腳仔」的男子也更為可見,而這樣的「羅漢腳仔」在台灣老一輩人的嘴上,還可以聽到這一詞的。
而形容「羅漢腳仔」男性的特徵,在台灣台語歌手—陳雷,名為《羅漢腳仔》一曲中表達最為貼切,歌詞完完全全與韓國「江南風格」內的歌詞,強調自己是「男子漢」的歐巴,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我們先來看看《羅漢腳仔》歌詞內:「歲頭吃甲三十外,無某無猴羅漢腳,暗時欲睏找無伴,頂被下被也畏寒,阮那會無某通好娶,想著怨嘆搥心肝,姻緣錯過幾落攤…上早熟悉李小姐,二人戀愛三年外,嫌阮無厝也無車,嫁給別人做娘子;後來熟識張小姐,伊甲社會在流行單身貴族較快活,無愛嫁尪受拖磨;最近相親許小姐,伊厝的人歸大托牽來牽去是親戚,伊老爸是阮表兄,寶貴青春去一半…期待姻緣無嫌晚 不信阮是獨身仔命,各位朋友甲弟兄您厝若有查某子,不可抹記才來甲阮結親戚」。
歌詞內容簡單易懂,說明羅漢腳仔追求了三位女性,都是失敗告結,總歸而言,透過內容,都可以看到羅漢腳對於女性的渴望。
換句話說,就如同移民社會形成的早期台灣,來到台灣打拼的男性,對他們而言,在這個島上最為珍重、珍貴的願望,就是莫過於是想要娶到一個老婆,成家立業,而這時,「女性」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資產,來到21世紀,這樣的意識還是沈澱於台灣社會中、台灣人的生活世界內。
大仁哥的原型,就是「羅漢腳仔」。
只有無怨無悔,即使心儀的女性的程又青跟前男友翻天覆地幾百回合,大仁哥還是無怨無悔的包容,台灣男生尚未擺脫「羅漢腳仔」的陰影。行文至此,讓筆者想起,在大學中,常常有朋友說,要成為女生的男朋友,必須經過:「駝獸」、「工具人」、「好人卡」才有可能晉級到「男友」的階段。
簡單地說:「駝獸」就是要有交通工具,如上大學父母親買給小孩子的入學禮物,就是台摩特車,除了象徵小孩子出外獨立求學之外,在大學聯誼,男生可不能少的就是機車,女性隨Call隨到,當司機;「工具人」,就是男生要必備著修電腦的技能,女生電腦壞了,男生才有機會來到家裡幫忙修電腦,更加親近心儀女性;「好人卡」是所有台灣男性在告白時,最怕聽到的心儀的女生說:「其實你人不錯,是一個很好的人,但是我只把你當朋友!」--婉拒的「好人卡」;而這時,只有不斷的堅持,不斷的「大仁」,才有可能成為對方男朋友。
或者在日本、韓國,2月14日情人節,本當應該是女性送男性的節慶,到了台灣,變成男生要買禮物送給女性,這種「逆轉」的關係,讓筆者的韓國女性友人,聽得嘖嘖稱奇。
而女性的地位,在台灣之崇高,猶如在1905年,日本人--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志》一書內所觀察到的:「猶如英國男女間的關係,到殖民地自然一變,呈現女尊男卑的現象,中國本土家庭的倫常,到男多女少的台灣殖民地,不得不產生若干變化」,而來到21世紀,就是「大仁哥」的登場了。
沒錯,的確,大仁哥是台灣男性的代表,也只專屬於台灣男性的象徵。
可惜的是,這位大仁哥沒有唱出「大仁哥是東區Style」,來打響大仁哥的名字到全世界。
而當韓國或者是日本女性誤會台灣男生如是「溫柔」著,恐怕是個誤會。我也只能說,在日韓國家,男生呈現出相對強勢的「大人哥」面貌,而當這些國家女性來到台灣,遇到「大仁哥」,無一不傾心的。
聽說,最近在韓國要開拍台灣版的「我可能不會愛妳」一劇,但讓筆者好奇的是,在普遍男性地位比較高的韓國社會,如何出現大仁哥呢?也許,拍成「大仁姐」還比較適合韓國人的生活世界吧?當然,也必須要等待韓版編輯過後的,才可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