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武忠(博)
在台灣想堅持理念不隨波逐流,注定孤獨一生。多年來運用專業透過國內外報章媒體公開評論監督海洋漁業相關事務引起諸多迴響,其中有認同鼓勵也有惡意批評,既然是公開言論就要有接受批評的雅量,若能因而引起大眾對漁業界多年存在的派系壟斷、黨同伐異等問題的關注,讓許多阻礙漁業前進的人為因素能夠攤在陽光下接受檢驗,避免漁業的未來持續為少數大老、派系、學閥所壟斷,讓不願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漁業專業人才能夠出頭,引領台灣漁業朝正向發展,也不枉此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容否認政府部門在推動漁業發展上一向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包括:惠漁政策的擬定推動、獎勵補助、國際漁業談判與合作、水產品食用安全管控、漁業資源管理復育、漁村經濟繁榮與建設、漁船作業安全保障、漁業科技研發推廣等等。過去面對不公不義多數人為五斗米選擇明哲保身,未能好好監督政府施政,放任派系惡鬥,使得漁民從快樂出航滿載返航轉為今日的憂心出航落寞返航,若非民間業者自立自強,冒著生命危險勇闖五湖四海,台灣漁業恐怕早已經走向衰敗一途。
台灣四面環海資源豐富,海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而健康的海洋更是台灣永續經營的保證。儘管國家領導人一再強調開發海洋的重要性,但是在國內漁業受到重視程度遠不如其他產業,始終依附在農業之下,無論人員編制、預算經費都遠不如產業發展需求,而歷年來農委會主委多為農業領域出身,對漁業相對陌生,施政的重心往往擺在糧食安全,農業補貼,農村再造、農產運銷、提高農業所得等,漁業相對不受重視。漁業長期存在基層漁工嚴重不足、漁業作業暨船上生活環境惡劣、假漁民充斥、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養殖病害叢生、產銷經常性失衡、公海捕魚面積與國際漁業配額限縮、出海捕魚屢遭國外軍警騷擾扣押、海上喋血事件不休……等困境未獲得有效改善,官員習慣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而執政高層被刻意安排參訪樣板漁戶所呈現富足假象下,落入世界第一的數字迷失,對漁業的認知與實際狀況產生極大落差,無法苦民所苦,此種作法雖然歷經藍綠政黨輪替卻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不僅漁民怨聲載道,也讓台灣漁業從國際舞台鎂光燈焦點逐漸淡出。
值此台灣經濟發展正積極尋求新動能之際,新海洋時代適時提供我們一個絕佳的發展契機,期盼未來的國家領導人能真正體會到海洋的價值和對台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從人事革新做起,打破大老派系壟斷,杜絕政治酬庸,讓陽光穿透漁業陰霾;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的事,相信台灣漁業與漁民的未來會重現生機,昔日漁船滿載漁家歡唱聲將再度響徹漁港。遺憾的是目前還看不到一絲曙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