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財經】大學生「錢」了沒?

文/Zhongwei Zhao

暑假到了,許多大學生都會找一份兼差,賺些零用錢,有些人甚至在平日課餘時間就在半工半讀,像是超商門市店員、加油站、家教。多了這筆收入,不僅可以支應跟同學們出去吃喝玩樂的開銷,但大部分的學生都對理財規劃毫無所悉,有儲蓄概念的人只是把錢放在銀行定存,有些人甚至會全部花光,因此,隨風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給各位大學生一些關於理財規劃的建議。

▲身為大學生,你有在理財嗎?(圖/記者黃郁棋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支出 = 收入 – 儲蓄?

這是一個老掉牙的公式,它所強調的是,有別一般人是把花剩下的錢存起來,正確的儲蓄觀念應該是先決定存多少錢,剩下的才能拿來花。

有些人為了儲蓄,對自己相當刻薄,這讓我想起一則笑話:

有一天,一位裁縫師遞了一張紙給大學教授,並對他說:「教授,這是最近幾年下來的帳單金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授說:「當然,我不是個賒帳不還錢的人,請問總共是多少錢呢?」

裁縫師說:「總共是 2,000 英鎊。」

教授將手伸進口袋摸了一下,不一會兒,就對裁縫師說:「我明年再還你錢,到時候算兩倍的錢給你,也就是 4,000 英鎊,如何?想想看,這樣你明年會多麼有錢啊!」

裁縫師抓了抓頭,說:「也是有道理,好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裁縫師離開後,學生問教授說:「裁縫師明年拿得到他的 4,000 英鎊嗎?」

教授說:「不!他將會永遠滿足於明年能領到雙倍的錢,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為了 100 % 的利潤多等一年,永遠會是值得的。」

試問,如果永遠只想著儲蓄優先,以為把錢存下來投資、生利息,未來就能購買更多,那跟這位裁縫師有什麼差別呢?所以,隨風認為,一個好的儲蓄計畫,必須同時兼顧生活品質與儲蓄目標,千萬別為了存錢而虐待自己。

零存整付

許多銀行都有「零存整付」的服務,也就是每個月固定存入一筆錢,到期時銀行再連本帶利還給你。對於平日就有在兼差的大學生來說,這是強迫自己存錢的好工具,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終也能存下一小筆財富。

另一項選擇是儲蓄險,好處是實質利率通常比定存高一些,但停繳違約所需負擔的代價也比較高,所以要盡量避免年期較長的產品,且月繳保費不要超過預估儲蓄金額的 50 %,才能保留資金調度的彈性。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多?永遠都今日,誰也逃不脫。(圖/記者黃郁棋攝)

基金

有人說,共同基金的投資門檻較低,不僅讓小額資金也能享有分散投資的效益,還有專業經理人代為操作,所以是大學生理財的首選。

假使大學生聽信這句話,到銀行通路購買基金,到頭來他會發現投資基金的成本頗高,像是手續費、帳戶管理費,還有其他內扣費用。

雖然這些費用通常是以百分比收取,而且根據「使用者付費」原則,請專業經理人代為操作,負擔一些費用也是應該的,但問題出在有些銀行設有手續費最低限制,假如以百分比計算所需支付的手續費未達門檻,就會很吃虧。

舉例來說,假設王大明在大樹銀行購買基金 10,000 元,依手續費率 3 % 計算,則需負擔 300 元的費用 (10,000 x 3 % = 300)。但如果大樹銀行設有手續費最低限制,金額為 500 元,雖然王大明的手續費雖然未達到最低限制,但還是要支付最低限制所規定的金額,也就是 500 元。如此一來,王大明實質上承擔的手續費率將提高為 5 %,相當不划算。

資金較少的大學生,經常達不到申購手續費、帳戶管理費的最低限制門檻,也就被銀行揩了油。所幸,並不是每一家銀行都有最低限制,因此在投資基金前,務必慎選往來銀行,並詳讀契約條款。

股票

有些大學生看了理財雜誌的「存股」心法,決定將打工賺來的錢拿來買股票,希望能仿照理財雜誌上的成功案例,攢下一小筆財富。

然而,股票是個相對複雜的投資工具,就算是穩健如中華電信、中鋼、台塑四寶、台積電,也會有股價過高的時候,此時買進往往會賺股息、賠價差。缺乏投資經驗的大學生,通常沒有能力判斷股價是否過於昂貴,也就提高了這項計畫的執行難度。

如果平日就有在兼差,可以嘗試以「定期定額投資」來解決這個問題,「定期」就是每個月固定一天 (也可以是每季、每半年),「定額」就是拿出一筆固定金額的錢。這種做法,完全沒有判斷股價高低的問題,又因為每次拿出來的錢是固定的,所以在股價高檔時能買到的股數少,在股價低檔時能買到的股數多,有攤平投資成本的效果。

至於想「以小搏大」,把打工賺來的錢拿去買投機股,甚至玩權證的大學生,我只能說,這個市場也是需要肥料的……。

總結

其實,大學生理財最重要的並不是能賺多少錢,因為投資金額不大,想一夕致富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能從投資的過程中,學習到寶貴的投資經驗與金融知識,對於未來的人生規劃將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作者Zhongwei Zhao,清大經濟畢,隨風金融學院站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隨風金融學院」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