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件動搖憲政體制新聞,一件是蘇貞昌要求法務部提供特定案件的證物,要親自看還有哪些人涉案;另一件是陳菊帶隊巡察行政院。兩件事都未被大眾注目,相關人員也都隱而不發。但是看在法律人眼裡,卻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2021-01-04
數日前,司法院大法官首次邀約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以「法庭之友」身分,在司法院表示意見。審理法務部矯正署將罹患精神疾病之受刑人與性侵犯刑後治療均集中於一般監所,且長期無確定期限,其設施與工作處置是否妥當?
2020-11-11
律師界流傳某些公司股東會大戰或內線交易等案件,公司以驚人價目聘用律師。律師等級好壞竟然差這麼多嗎?律師如同所有的專門技術人員都有經驗與訓練的差異,自然有口碑的好壞。但若費用差別的原因竟然在於律師出身的背景,就不正常了。
2020-07-15
檢察署轟轟烈烈地起訴,一審判決後又推給「無罪案件審查會」內部黑箱審議,以「我們沒有上訴會被判有罪的把握!」決定不上訴了。檢察署覺得這樣可以向社會大眾交代嗎?
2019-01-23
八里「媽媽嘴」與頂新豬油案案件偵查期間,都受媒體作大量不當報導,造成嚴重的輿論審判,法院更應拿出膽識,依據事實,妥善適用法律,公正審理,勿以輿論壓力而致出入人罪。
2019-01-14
美國19世紀的禁酒令,憑藉民粹制定法律,卻因無法貫徹而造成社會與法律秩序大混亂。民粹不是司法改革的手段,司法制度牽涉社會控制、國家政策與各社會學科間的整合,目的在保護人權,制度設計必須符合法理,才能說服民眾,產生效應。
2017-05-12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3月23日為浩鼎案出庭,檢方突然當庭表示變更起訴法條,以違反中研院內部的利益迴避規定,從原本起訴的「不違背」職務收賄,改以「違背」職務收賄罪論罪,引起社會軒然大波。
2017-03-27
民間把法官形容成恐龍與娃娃,主要是在形容法官的殘暴與無知。沒有人會認為這是法院的普遍現象,但是法官確是有極少數的該被檢討,甚或汰除。
2016-11-15
纏訟21年多次被判死刑的徐自強案,經歷九次更審、五次非常上訴,判決徐自強無罪確定,從閻王爺面前討回命來。司法怎麼了? 冤、錯、假案,竟如此之多
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