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美引爆國際減稅戰 德、中淪輸家

▲▼川普簽署1.5兆美元稅改法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1.5兆美元稅改法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楊少強

不論用什麼藉口減稅,我都贊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如是說。美國總統川普搶在耶誕節前通過稅改,引發各國減稅大戰,對台灣來說,降低企業法定勞動成本,才不致在這場制度競爭中淪為輸家。

美國稅改首要問題是效益如何?賓州大學預估,未來10年美國因稅改每年增加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1個百分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因為稅改並未觸及核心——減少政府支出。政府每1元支出都是來自稅,如傅利曼所說:「民眾真正負擔不是稅,而是政府花的錢。」

目前美國政府的支出(從聯邦到地方政府)占GDP比率達35%,處於歷史最高水準,2018年度政府支出將比上一年增加2,300億美元。表面上減稅,政府支出不減反增,這是稅改為德不卒之處。

此外,稅改亦有多處「精神分裂」,如繼續提供民眾購買每輛電動車7,500美元的補助。姑且不論此舉對財政的衝擊,既有政府補助,業者缺乏誘因減成本,人們買電動車將花更多錢,減稅提高可支配所得、振興經濟的美意也蕩然無存。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RFB)的結論是:「減稅得不償失。」

德汽車零件進美,多2成稅

雖然稅改效益有限,卻已在國際掀起減稅大戰。因稅改除了調降企業稅率,也取消對美企海外獲利課稅,企業投奔美國的誘因大增,各國因此減稅以留住企業。
在這場國際減稅大戰中,高稅率國家將淪為輸家,主要就是德國和中國。

德國有效企業稅率原本比美國低,但美國稅改後,德國稅率將比美國高出逾7個百分點。德國智庫Ifo估計,稅改將使德企對美國直接投資增加390億歐元,是美企對德直接投資的逾六倍。該智庫主席福斯特(Clemens Fuest)說:「投資和工作機會將因此外移美國。」

此外,美國稅改規定美企業向海外採購,將被課徵20%消費稅,此舉是希望企業在美生產。這會影響德國汽車集團,因為它們雖在美生產,零組件卻是從德國進口。德國批發、外貿與服務協會(BGA)主席賓曼(Holger Bingmann)對《德國之聲》表示:「我們對此憂心忡忡。」

中國人力優勢反成出走原因

對外企來說,美國的吸引力不只是減稅。研究機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經濟學家艾金斯(Gavin Ekins)說,企業投資還須考慮政府管制等「制度成本」,這在美國皆低於歐洲,如今加上稅改,美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將更大。

這也正是中國的軟肋。中國的企業稅表面上占稅前利潤僅11%,比美國稅改後還低,實際上企業負擔卻不只此,因為當局要求企業須繳「5險1金」,也就是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

這大大增加企業的用人成本。據世界銀行資料,2016年中國企業總稅項負擔,占利潤比近7成,遠高於美國及世界平均,加上中國企業還要繳17%增值稅,實際稅負高於美國。

目前各國大多在增值稅與所得稅擇一課徵,中國卻是少數兩稅均徵的國家,結果是不能走的企業以自動化取代勞力,以規避「5險1金」,能走的企業就外移。

像中國「玻璃大王」福耀集團2016年赴美投資,原因正如該集團主席曹德旺說「中國稅率太高。」美國稅改後,中國企業外移之風只怕更盛。

台灣恐留不住人才、企業

德、中的借鏡離台灣並不遠。美國稅改後企業稅率降為21%,與目前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率17%相去不遠;稅改後美國個人所得最高稅率甚至比台灣低。這對台灣留住企業或吸引人才都有消極影響。

台灣企業處境亦和中國類似,據台大教授辛炳隆研究,台灣企業包括勞保、勞退新制等法定成本,占整體勞動成本比率逾18%,比美、日、韓都高。此外台灣的社會保險以薪資為基礎,雇主若為員工加薪,支付的保險負擔也增加,因此加薪意願低落。

美國稅改引發各國制度競爭,人才與企業都會「用腳投票」,台灣若不想淪為輸家,首要就是降低法定勞動成本。

市場競爭下,勞資間議定的契約各有不同,有的薪資低保險高,有的薪資高福利少。若政府硬性拉高法定勞動成本,除了增加企業經營難度,提高他們出走誘因,「羊毛出在羊身上」,雇主增加的成本也會從勞工身上撈回來,勞工也得不到好處。

「每一種稅都應盡可能少從人民口袋裡掏錢。」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之言,仍是與各國進行制度競爭的台灣不可或忘之關鍵。

【更多報導】

全球華人心中的最佳媳婦,是台灣人!國際婚戀顧問:4個理由,台灣人先加30分

「領26K又怎樣,爸媽以後會留房子給我,餓不死就好...」這樣想的人,以後會死得更慘

被要求和直播辣妹一起「原地胸部彈跳」...御姊愛:這輩子最屈辱的一刻

仗著帥氣多金,害多少女人墮胎...最後卻栽在飛機上鄰座女孩!花心富少用錢買來的教訓

早餐吃麥片,是最糟糕的選擇!牛津臨床生化權威:還原早餐的真相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572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稅改美國減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瑞銀調升陸港股評等 砍台、韓股因「半導體估值在高點」

瑞銀調升陸港股評等 砍台、韓股因「半導體估值在高點」

瑞銀(UBS)罕見將中國股市評級調升至「增持」(Overweight),也調升香港評級,但下調台灣、韓國評級至中性,主要是晶片股在內半導體股估值過高。

2024-04-23 13:09

2檔高股息ETF除息!00929秒填息 0056貼息暗垂淚

2檔高股息ETF除息!00929秒填息 0056貼息暗垂淚

4月2檔人氣最夯高股息ETF、月月配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季配息元大高股息(0056)均已完成除息,前者今(23)日除息伴隨台股反彈秒填息,但後者在上周除息碰到股災,目前仍深陷貼息。

2024-04-23 10:53

全台震不停! 台積電:未達外部疏散標準、人員均安

全台震不停! 台積電:未達外部疏散標準、人員均安

地牛翻身全台震不停,24小時內已發生上百起地震,其中包含規模6.0的地震,新竹、台南、台中等科學園區所在地也都有2、3級震度,對此,台積電(2330)表示,目前系統皆正常、人員均安,對營運無影響。

2024-04-23 09:38

謝金河嘆特斯拉恐大勢已去 「馬斯克跪地求饒也找嘸藥方」

謝金河嘆特斯拉恐大勢已去 「馬斯克跪地求饒也找嘸藥方」

中國電動車市場節節進逼,特斯拉(Tesla)股價不斷下跌,市值狂瀉,馬斯克也持續縮減人力,甚至降價求促銷,不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以「Tesla恐大勢已去!」為題撰文,指出特斯拉在中國恐怕愈來愈沒有容身之地,即便馬斯克跪地求饒,恐怕也找不到藥方。

2024-04-23 11:54

聯詠董事改選不見聯電 外資:拓展晶圓夥伴、ESG有加分

聯詠董事改選不見聯電 外資:拓展晶圓夥伴、ESG有加分

驅動 IC 大廠聯詠(3034)5 月31日將舉行股東會並全面改選董事,此次公司提名的董事候選名單罕見大股東聯電(2303)未入列,市場震驚;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表示,影響有限,且拓展多元晶圓廠,反而對ESG有加分,唯一不確定性是聯電持股2.7%是否會進一步拋售持股。

2024-04-23 13:34

蘋果台鏈!南電入列漲逾6% 嘉澤遭剔除創一個月低點

蘋果台鏈!南電入列漲逾6% 嘉澤遭剔除創一個月低點

蘋果公布2023會計年度供應鏈名單,台廠總計2進4出,其中4家在台上市櫃掛牌,IC載板大廠南電(8046)重返行列,股價今早盤一度漲逾6%,至於褪去蘋果光環嘉澤(3533)開高走低,下跌逾1%,早盤最低來到1270元,創1個月低點。

2024-04-23 10:38

囤房稅2.0子法!低價免稅房限3戶 12類房屋免納入

囤房稅2.0子法!低價免稅房限3戶 12類房屋免納入

財政部昨公告俗稱「囤房稅2.0版」的房屋稅修正條例子法的「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明定12類房屋免納囤房稅計算,適用免稅3戶則須於每年3月22日前擇定,若未於期限內擇定,由稅捐機關按稅額由高至低從優擇3戶免徵。

2024-04-23 09:30

台積電漲19元至761 台股反彈大漲近280點

台積電漲19元至761 台股反彈大漲近280點

美股周一(22日)全面反彈,台股今(23)日也開高,以上漲153.16點、19564.38點開出,漲勢擴大,指數大漲近280點,重回19600點,台積電(2330)上漲19元至761元。

2024-04-23 09:03

台積電漲12元收754 台股大漲188點來到19599點

台積電漲12元收754 台股大漲188點來到19599點

受到美國股市上揚表現激勵,台股也有不錯表現,今(23日)台股開高走高,終場大漲188點來到19599.28點,漲幅0.97%,成交量3448.65億元。

2024-04-23 13:35

康霈新藥CBL-514注射劑二期臨床 改善大腿中重度橘皮組織解盲有效

康霈新藥CBL-514注射劑二期臨床 改善大腿中重度橘皮組織解盲有效

康霈生技22日發布重訊公告,新藥 CBL-514 注射劑用於改善大腿中重度橘皮組織二期臨床試驗取得最終統計結果,其試驗主要療效與次要療效指標在臨床與統計上皆達到顯著有效意義。康霈也將於4月29日下午15:00召開本試驗完整數據線上法說會,詳細說明臨床統計結果。

2024-04-23 05: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