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開餐廳玩自媒體 瀕倒小酒廠變全台第一

圖/商業周刊提供

▲身為集團編號001的釀酒師,葉冠廷拍攝時要求極高,不斷審視泡泡高度,為此重複倒了好幾杯酒,鏡頭下這一杯仍是不完美,倒掉重來。(圖/商業周刊/攝影楊文財)

文/李雅筑

走進全家便利商店,在琳瑯滿目的飲品中,竟有一家啤酒廠擁有獨立專屬冰箱,這是金色三麥集團旗下的啤酒品牌,今年1月,草莓口味一上市,就造成搶購風潮,不到一週銷售破萬瓶。

一度睡鐵皮屋研發
做出蜂蜜、九層塔差異口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產精釀啤酒品牌竄出,已是啤酒市場新勢力。」全家便利商店商品部部長吳雅卿說,這是台灣連鎖超商首度針對國產啤酒釋出獨立貨架,該品項在假日和特殊節慶,銷量翻倍成長。

近年,相較他廠花至少一年洽談大型通路,金色三麥陸續吸引好市多(Costco)和全家主動上門談合作,成業界首例。

創立14年,金色三麥從一間瀕臨倒閉酒廠,翻身全台最大民營酒廠。事實上,根據中華民國酒類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台灣開放民營酒廠16年,高達7成酒廠關門大吉,僅剩100多家。北台灣麥酒廠創辦人溫立國說:「現在僅存的酒廠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金色三麥能勝出關鍵,是一連串的大膽創新嘗試。

「我們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有五成把握就要衝,不然timing(時間點)就不對了。」今年37歲的金色三麥集團執行長葉冠廷,原本在加拿大念音樂,之後因父親買下朋友的酒廠,回台協助經營,他從釀酒師做起,遠赴德國學習,引進歐式現釀啤酒釀造技術。

當時他花4年睡在台北汐止的鐵皮屋酒廠,每隔三小時起床檢查,還曾在釀酒時遇停水,鍋爐溫度過高,差點引發爆炸危機。他一步步摸索,仿造德式純麥啤酒,更陸續結合在地食材,研發蜂蜜、九層塔等有別於市場的差異口味。

鋪貨連連碰壁
索性自創通路開啤酒餐廳

但首先要面對的是通路戰。葉冠廷說,初期鋪貨時碰壁連連,最慘時被十多家通路和餐廳拒絕,成功率幾乎是0。「我們沒有任何籌碼去跟別人談,我父親那時候就說:『不要依靠別人,我們自己開通路!』」他們決定反其道而行,打造啤酒餐廳。

2004年,啤酒餐廳在台灣不盛行,更有熱炒店和居酒屋等競爭者,根本沒人看好,他們開啟市場之先,投資百萬元在環亞百貨中庭打造首家餐廳,由曾開過餐廳的爸爸研發菜色、服裝設計師出身的媽媽負責空間設計,營造出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歐式餐酒氛圍,吸引周邊上班族嘗鮮,單月營收就創下300萬元佳績。

酒類專家王鵬解釋,啤酒重保鮮,必須建立迅速銷售的循環機制,才能有健康財務。「餐廳是保證銷售渠道,而酒廠成為餐廳營運所需酒水的強大後盾,形成良性循環。」

一夕暴紅讓金色三麥更勇於冒險,當時只要賺100元,就花100元投資,但也曾付出代價,2006年因缺乏市場調查、團隊也未成熟,高雄店慘賠近2千萬元,不到一年就退出。大膽前行的背後,他們開始學習快速調整,葉冠廷坦言:「我們早期(餐廳)沒有做很好,但一直進步,能生存的條件就是不斷檢視自己。」

對待餐點設計,他用釀酒精神找新方法。「水的含量和溫度,都會關係到料理的結果。」對此他針對不同食材特性,研發獨家SOP製程,保持餐點穩定度。同時,他持續更改配方,光是一道雞翅料理,至今調整超過50次。從釀酒業跨足餐廳,現在金色三麥還跑在其他餐廳之前,主動要求五星級飯店才會做的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審查,成為台灣連鎖餐廳品牌中,首度拿到認證的公司。

設30人自媒體團隊
自製內容打造品牌高度

金色三麥的另一個創舉,是發展自媒體。

4年前,葉冠廷正式接班,當時金色三麥餐廳穩定成長,淨利率達15%,「但如果循著舊有模式,啤酒餐廳能開多久?」葉冠廷說,自己不甘於只是框架在傳統的餐廳思維,他找來動畫師、設計師等人,成立30人的品牌事業部,這些非餐飲背景出身的人,開始做內容網站,發表文章。

「這才是未來,消費者已經沒有辦法只在餐或酒產生認同感,要透過軟性和知性內容來創造。」金色三麥品牌事業處副總經理李怡明說,同時要以品牌高度來訂定集團方向,包含餐廳採購、員工訓練、自媒體內容等都要統籌規畫,讓行銷能夠更精確,「這才能走進消費者生活。」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院長林豐智分析,金色三麥透過自媒體,瞄準更廣大的生活風格產業,未來如何能串聯各事業體、降低成本,是最大挑戰。對此,它正在研發大數據和物聯網科技,將提供快速且客製化服務。這家不按牌理出牌的釀酒廠,正準備衝擊市場。

【更多報導】

媽媽小學畢業當工友,我讀完研究所,賺的跟媽媽差不多...台灣走向一胎化的元凶在這裡

扮人妖、露乳溝...曾幾何時,「尾牙表演」變成台灣勞工「無限責任制」的一份子

有錢人家飯碗難捧?國際婚戀顧問告訴你:「豪門媳婦」全年無休,都在忙些什麼

多花20元就能投資!「賺外快」方式被看不起...7年級女生無奈:他們不知道我賺了10幾萬

吃素、生機飲食,還是得大腸癌?台大醫師:●●才是影響腸癌發生率的重要因素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576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啤酒金色三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太重要!法人「翻倍加入」擠爆 法說會直播罕見當機

台積電太重要!法人「翻倍加入」擠爆 法說會直播罕見當機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8)日舉行法說會,不過卻出現小插曲,由於4月3日地震影響,台積電第一季也繳出超亮眼成績單,因此此次法說會也吸引比往常更多的法人及投資人參與,不過卻發生有史以來首次法說會因斷線而暫停的狀況,台積電法說會斷線原因也曝光,據了解,台積電官網收到此次法說會的的申請加入要求比往常「翻倍」,因此造成塞車當機情形。

2024-04-18 16:07

國泰投信經理人炒股跟單 公司挨罰120萬、禁募ETF等4大業務

國泰投信經理人炒股跟單 公司挨罰120萬、禁募ETF等4大業務

金管會今(18)日公告新增裁罰,國泰投信全權委託帳戶一名吳姓前經理人,發生全權委託投資經理人期間違法利用他人帳戶炒股「跟單」,被金管會金檢發現,今(18)日重罰120萬元,解除該經理人職務,並限制4項業務,不得募集新基金(包括指數型基金ETF),該案未來金管會會將該案移送給檢調。

2024-04-18 18:01

史上最旺Q2! 台積電預測單季營收衝破200億美元

史上最旺Q2! 台積電預測單季營收衝破200億美元

台積電(2330)18日召開法說會,預測2024年第2季營收有望衝破200億美元,季增均值6%,上看8%,為史上最旺第2季。

2024-04-18 15:39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不變! 惟魏哲家下修2024全球半導體展望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不變! 惟魏哲家下修2024全球半導體展望

台積電(2330)今(18)日召開法說會,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指出,今年資本支出目標280-320億美元。維持先前1月時法說的說法,也符合外界預期。

2024-04-18 15:15

台積電首曝地震、漲電價衝擊 影響Q2營收1.3%

台積電首曝地震、漲電價衝擊 影響Q2營收1.3%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8)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4 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台積電首季繳出優異成績單,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也針對4月3日強震以及4月調電價表示,可能影響台積電第二季營收1.3%。

2024-04-18 14:28

2檔月月配ETF拼場!00936首配息一日達陣 00929下周接棒

2檔月月配ETF拼場!00936首配息一日達陣 00929下周接棒

月月配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在4月是上市以來第10次配息,預計下周二(23日)除息,此次配息拉高至0.2 元,近日股價拉回,有利投資人在除息前上車,另本月亦迎來另一檔月月配ETF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在昨(17)日首除息,配發0.11元,一天完成填息。

2024-04-18 12:11

準經長郭智輝馬不停蹄! 親曝上任後提水電政策報告

準經長郭智輝馬不停蹄! 親曝上任後提水電政策報告

準經濟部長、崇越集團前董事長郭智輝520上任前馬不停蹄!郭智輝今(18)日表示,前幾天就開始對企業主、供應鏈和專業教授等展開訪問,針對台灣缺水電或需要多少電才夠的問題進行了解,上任後會有一套完整的報告。他同時指出,核電延役與否的議題尚待民間多方溝通,必須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才能延役,目前無法提出報告。

2024-04-18 11:19

中鋼紀念品出爐!送抗菌砧板 126萬股東嗨翻

中鋼紀念品出爐!送抗菌砧板 126萬股東嗨翻

126萬股東注意!中鋼(2002)股東會紀念品今(18)日揭曉,為感謝股東長期支持與愛護,考量國人重視食安衛生,並搭配近年超夯戶外露營及野餐風潮,中鋼今年度股東會紀念品推出「砧(ㄓㄣ)心有您」抗菌多功能不鏽鋼砧板組,持股1000股以上股東,即可憑委託書兌領股東會紀念品一份。

2024-04-18 08:34

快訊/台積電首季大賺2254.9億! EPS 8.7元、毛利率達53%

快訊/台積電首季大賺2254.9億! EPS 8.7元、毛利率達53%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8)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4 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 5926.4億元,稅後純益約2254.9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8.70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 1.38 美元)。

2024-04-18 13:38

特斯拉裁員玩真的!紐約廠285名員工電郵爆 「做到7/15」

特斯拉裁員玩真的!紐約廠285名員工電郵爆 「做到7/15」

特斯拉全球裁員,美國紐約工廠開第一槍!《彭博社》揭露特斯拉向紐約州提交的文件,特斯拉公司將在其位於紐約州布法羅(Buffalo)工廠裁員14%,有員工已收到電子郵件,通知「做到7月15日」。

2024-04-18 11:0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