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司改新政「國民法官」將上路 律師、法官激烈交鋒!

我們想讓你知道…審判者的權威,來自他掌握的權柄,而非來自他的出身或組成。

▲ 5月8日民團聚集立法院陳情,訴求陪審、參審一併試行。(圖/記者屠惠剛攝)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宣示:「在未來四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與此同時,卻有150多個民團堅持「陪審、參審一併試行」。究竟陪審、參審哪個好?由資深司法記者蘇位榮主持的網路法律節目《行動法庭》,邀請當過法官的民進黨立委周春米、尤伯祥律師和陳思帆法官,進行參審制和陪審制的利弊分析。

小英司改新政「國民法官制度」 引發150多個民團陳情

在國際上,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大略可分為參審制和陪審制。我國司法院目前擬推動參審制,為此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是為蔡總統口中所說的「國民法官制度」,新政預計要在未來四年內上路。

另一方面,民間司改會等150多個團體發起「陪審參審一併試行推動大聯盟」,5月8日至立法院陳情,反對司法院排除陪審制,期望能陪審、參審一併試行。

法國大革命採陪審制帶來「民粹審判」 律師駁:弄錯重點

對於有民間團體質疑,參審制的法官會帶來權威效應,台北地方法院法官陳思帆認為應該打破這個迷思:「審判者的權威,來自於他掌握的權柄,並非來自於他的出身或是組成。

陳法官解釋,法官握有掌握他人生死的大權,可能會因為偏見而誤判,但當一般人成為審判者,也可能會發生誤判的問題。

陳法官以法國大革命為例,18世紀法國的革命法庭採用陪審制度,結果發生「民粹審判」的悲劇,當年有成千上萬的人經由陪審制被送上斷頭台。

聽到這裡,尤伯祥律師直言說是「弄錯重點」。尤律師反駁說,參審制就沒誤判的問題嗎?蘇聯和中國也有參審制,但他們的「參審法庭也變成加害工具」。所以,重點應該放在「審判是否有經過正當法律程序」?,而非陪審制是否會成為民粹審判的工具。

律師:「人民成為法官背書的工具」 將使人民參審失去意義

為避免人民參與審判的過程中出現「權威效應」,參審制的國家中已有許多研究。

陳思帆法官指出,採陪審制的國家,不僅相關研究較少,且這些國家為了避免不公正審判的問題,發明許多繁複的制度。例如,為了避免陪審團中出現不尊重他人的人,陪審制會在選任陪審員的過程中,將不適任者排除掉,因而誕生「陪審團諮詢」產業。陳法官批評,這類選任程序通常很短,且成本很高,成效卻未知。

此外,陳思帆認為,陪審團會出現權威效應。在小團體中,有些人表達能力特別好,或者教育程度高、經濟程度較優越,這些人會成為意見領袖。而意見領袖跟其他勞工階級、少數族裔的成員,是否站在同一個天平討論?陳思帆對此持悲觀立場。

對於陳思帆法官的擔憂,尤伯祥律師認為是將意見領袖跟職業法官相比擬,「完全搞錯重點!」

尤伯祥解釋說,在陪審制,意見領袖只有一票,如果有人想法跟他不一樣,他就要想辦法說服別人。意見領袖或許是對的或錯的,但在多數決制度下,意見領袖就必須去說服別人。

尤律師指出,引入人民參與審判的目的,是因為認為人民的意見是寶貴的,所以要讓人民能獨立做判斷,使得判決是能讓人接受的。然而,如果權威效應使「人民成為法官背書的工具」,引進人民參審就失去意義,這就是權威效應在國內外引起高度討論的原因。

「國民法官」將上路 司法院粗估至少花兩億

不論是採參審或陪審,立委周春米指出,我國是否要因為人民對法官的不信任,而將千辛萬苦培訓出來的職業法官完全拿掉?將法官在法庭上扮演的角色完全排除?這是民代在思考時重要的切入點。

此外,若要採政府預計要推行「國民法官制度」,司法院去年粗估預算,在硬體部分要花兩千多萬,改變法庭的設計。人事費一年多一億,以及其他相關宣傳費用。換言之,為了啟動人民參審制度,就要花兩億多元的預算!

最後,周春米提醒,在推動人民參審的同時,必須顧及被告的權利,進入參審制的被告必須跟其他沒採新制的被告判的一樣,「這是平等權的問題!」

節目完整內容》

熱門點閱》

► 【離婚財產分配1】跟渣男/女離婚 如何自保?

► 【離婚財產分配2】情感創傷不處理 勝訴還是不快樂

► 【殺警案1】詐病能躲法律制裁?精神科醫師:有難度!

► 【殺警案2】監護上限五年 放出去比一般兇手更危險!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 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