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玫玲/《Missing:他們存在過》失蹤讓思念永不止息

我們想讓你知道…《Missing》一劇揭櫫死亡的不可預知性,因為不可預知,更應珍惜每一個與我們相遇的人。

▲《Missing:他們存在過》劇照,下同。(圖/LINE TV提供)

林玫玲/影劇評論、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韓劇《Missing:他們存在過》結合懸疑、推理、驚悚、魔幻等元素,探討失蹤人口的問題。

此劇由兩條主線構成:一條是男主金旭因目睹崔麗娜被綁架,意外捲入謀殺案,誤闖斗溫村;另一條則是張判錫為尋找失蹤多年的女兒玄芝,幫助斗溫村村民尋找屍體。兩人陰錯陽差成為找尋失蹤者屍體的同伴,揭開亡者背後感人的故事。

失蹤,永遠是現在進行式

首集一開始,新聞報導「根據南韓警察廳透露,過去5年來的失蹤人口案件數,持續呈現增加趨勢。目前仍無法回到家人身邊的失蹤者,已累積7千人左右。」

南韓失蹤人口問題嚴重,台灣亦然。據警政署統計,失蹤人口通報受理,民國100年,有35,608件;101年,有32,765件;102年,有28,909件;103年,有26,940件;104年,有25,882件;105年,有25,278件。

儘管逐年遞減,108年,仍有25,759件;109年1月至8月,已有16,524件。 當年度受理且在當年度尋獲,尋獲率有8成4至8成7。因人口老化問題,65歲以上的失蹤者急遽增加。96年,2073件;101年,3453件;106年,突破4千件; 108年,達4191人。

相較於刑事案件,失蹤人口的尋獲更為艱鉅。此劇寫實描繪失蹤專案組鍥而不捨的尋人精神。親人一旦失蹤,雲翳瞬間籠罩。7歲那年,玄芝失蹤,就在兒童樂園的冰淇淋車前。15年來,判錫駐足斗溫村,除了幫助村民尋找屍體,最大心願就是再見女兒。他覺得村裡的人都像玄芝,深信女兒一定焦急等著他找到她。

當徐藍天奔向母親,判錫傷心地想著「懷裡抱著死掉的小孩,爸媽的心情一定很痛苦吧!但是啊,我很羨慕藍天的媽媽。

雖然我知道說這種話會遭天譴,但她就算那樣,還是能抱抱孩子。」(第3集)當金旭見到分開27年、已死的母親時,判錫失落地面對生死交界之門,低吼「還沒輪到我嗎?你還真倔強!要是你能讓大家看到看不到的東西,那就把孩子送來啊!至少該送個見過玄芝的人來吧!我就是因為這樣,才一直待在這裡,一步都沒離開過。」(第7集)

女兒失蹤不久後,判錫的太太自殺。為了尋找玄芝,散盡家產,從一個中小企業老闆變成一無所有。劇中的張判錫,面對這個世界,只有深沉的無力感。當抓到殺害玄芝的兇嫌姜明振時,只能申請被接見。終於見到明振,只換來一句「你一點也沒變。」(第12集)現實再次無情地重擊他,兇手在獄中自殺身亡。

失蹤,永遠像上一秒才發生,但這一秒卻無止盡地再現。對親人而言,失蹤永遠是現在進行式,等待的心情複雜且煎熬。得不到消息,繼續等;得到消息,往往令人悲傷。

正如判錫對金旭說的,等了15年,終於接到失蹤專案組的電話後,就開始度日如年,「時間怎麼都沒在走啊!我明明去了警察局門口,茫然地搭上公車,還跟朴警官一起喝了酒。但是……一天還是沒過完。」(第11集)

靈魂暫棲的旅館──斗溫村

斗溫村,一個與世隔絕、靜謐恬淡的村莊,宛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村裡有溫文儒雅的湯瑪斯、嫉惡如仇的朴英浩、一心保護孩子的金現葦、身材高大但內心像孩子的朴範秀,還有一群善良的村民。韓文「旅館」,音同「客死」,故,斗溫村是失蹤的死者暫棲之旅館,亦是客死異鄉的靈魂聚集之地。

一開始金旭誤進斗溫村,編劇以失蹤兒童藍天出現在村裡形塑懸疑氛圍,讓他直覺藍天被誘拐至此。直到朴秉恩告訴他這裡的人都死了,海邊的景物浮動起來、秉恩的身體漸漸消失、藍天突然出現在身邊時,頓時明白這裡是個超乎想像的世界。當他離開村子,帶警方到斗溫村附近,卻只是一片樹林時,跟〈桃花源記〉的漁人經歷如出一轍。

斗溫村的村民都是死了不知道屍體在哪的可憐人,故,每個人都有隱情。藍天就是被繼父家暴、殺害棄屍的孩童。儘管母親知道他被家暴,但死去的藍天並不怪母親,反而惦記著母親。在花朵搖曳的草原上,滿懷喜悅朝母親飛奔,燦爛笑容讓人忘記他生前的悲劇。

生固然喜,死未必悲。兩個世界的對照,透顯現實世界之可鄙與死亡世界之溫煦。被男友毆打致死的玫瑰,希望永遠不要找到她的屍體,因為想跟村民在一起。生前,母親對她予取予求,男友家暴她,朋友勒索她,讓她以為每個人都是人渣。

直到來這裡,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6歲的藍天就這樣結束生命,金旭感嘆他的人生很可憐,但湯瑪斯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這裡的太陽照常升起,也會吹著溫暖的風,人們都一起生活,是個很驚人的地方。」(第2集)

記憶日是村民記住彼此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拍照、吃飯、互道祝福。瞥見村民參加派對的歡樂場景,金旭不禁感到諷刺,「處境最哀傷的人們,看起來卻那麼幸福。」(第6集)村民跟生之世界完全隔絕,找到屍體又旋即消失,但也因為如此,記憶日有了特殊意義。逝去的人雖然會一天天遠去,但在記得彼此的期間,還是會留下來。

斗溫村是全劇最純樸、最真摯、最美好的所在,讓那些經歷黑暗與痛苦的亡者得以安息。這是對被殘害的靈魂給予之最深厚溫暖。

因為思念與遺憾,生者得以見死去的人

金旭永遠記得母親的話:「你不只是金旭,是旭日東升的旭,你是照亮世界的人。」(第6集)那年,他7歲,母親留下紙條說很快就回來,結果一去不回。

27年來,他一直以為母親拋棄了他,但一個項鍊墜子讓真相大白。老是跟他針鋒相對的現葦,就是他的母親。現葦依然戴著有金旭小時候照片的項鍊,總笑著說「我兒子很帥吧。」她被殺害,卻從未遺忘對金旭的愛。她將俊秀視如己出,其實是源自對金旭的歉意與呵護。她責怪自己突然離世對兒子造成的傷害,擔心他是否好好長大。

自從現葦離開,金旭被送進育幼院,從此帶著對母親的恨意,一個人活下來。多年來,他深信自己恨著母親,但事實上,非常想念她。因為思念,瞥見死者的世界。

然而,15年來尋找玄芝的判錫,卻無法看見死去的女兒。當玄芝的屍體被找到,判錫瞬間見不到斗溫村,是否暗示宿願已了?最終回,金旭撿到一個小女孩的足球,小女孩盯著站在金旭身旁的判錫,然後轉身跑走。

判錫說「那孩子有點眼熟,我在哪看過她啊?」小女孩跑到天橋下,對同伴說「我剛才看到玄芝爸爸。」然後一群小孩跑著跑著,消失了。

金旭和判錫再度碰觸死者的世界。小女孩,就是判錫在尋人啟事中瞥見的失蹤者。小女孩與同伴的出現,間接證實湯瑪斯的揣測,那就是失蹤的亡者住的地方不會只有斗溫村。只是玄芝死後住的地方,判錫不曾來過。

思念、遺憾,在金旭與判錫身上,從未結束。即使再見現葦,跟她好好告別,但失去母親的漫長歲月,是難以彌補的遺憾。而判錫,不僅當初無法跟玄芝道別,15年後也難以跟女兒說再見。此生,將擁抱這份思念活著。

利用家人對失蹤者的思念詐取財物的黃斗澈,為何可以看到斗溫村村民?是否意味著他也有關於思念的故事?倘若思念可以令生者瞥見亡者,那麼深愛麗娜的申俊昊為何難以相見?即使麗娜坐在他身邊,聲嘶力竭地哭喊「俊昊哥!」他都感受不到她的氣息。兩人在斗溫村的原野重逢,卻形成最遙遠的距離。

天命難知。能否再見依戀的已故者,上天的垂憐成為無法預測之因素。

我們是否忘記好好道別?

由於思念,金旭意外打開陰陽眼,見到亡母。儘管當年無法好好道別,但終在斗溫村重逢,互訴思念之情。

然而,苦尋女兒卻一再失落的判錫,道出人與人的緣分異常脆弱。他跟玄芝的父女情誼只有短短7年,餘生只能在思念中度過。他跟斗溫村村民生活了10年,但就在玄芝的屍體被找到的剎那,他看不到村子,從此跟村民斷了線。

全劇有一條令人動容的愛情線,那就是俊昊和麗娜的愛。俊昊是名精英刑警,大學初次見面會,邂逅並愛上麗娜。麗娜從小在育幼院長大,俊昊的母親敏順不喜歡她也反對兩人結婚。由於俊昊忙於工作,故,婚禮由麗娜一手包辦。結婚前,兩人發生衝突,陷入冷戰。這次冷戰,竟成永別。

麗娜被綁架、棄屍在海裡,只因為疑似最勝建設負責人韓汝姬的血脈。貪婪,讓汝姬的親信李東民策畫一場長達27年的連續殺人案。1995年,藍色陽光育幼院10多位孩童死於大火,倖存下來的3個孩童張明奎、麗娜、金南局,長大後陸續死亡。

這些人的死,原來都跟汝姬的女兒金秀妍有關。27年前,秀妍在家跌倒,以失血過多結案。當時調查此案的刑警英浩,離奇失蹤。在秀妍家幫傭的現葦也同時消失。

倘若汝姬死前找不到秀妍的孩子,她的3個親信韓尚吉、柳誠浩、東民就可各拿到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隨著誠浩因收受回扣而請辭、尚吉自殺等事件,真相呼之欲出。一個自以為為汝姬鞠躬盡瘁30年就應得到整個公司的人,將每一個阻礙他成功的人視為障礙物,認為自己的野心只是比一般人大一點。

謎團解開,秀妍的孩子就是俊昊。死於非命的育幼院孩童,都是東民為了滿足私欲的犧牲品。這些人的死亡都在彈指間,來不及跟所愛的人告別。如果知道判錫不會再回斗溫村,英浩說一定會提早跟他道別。敏順覺得對不起俊昊,因為麗娜在世時,對她很壞。當年汝姬忙於事業而未好好保護秀妍,更不知自己的遺產引來殺機,讓這麼多無辜者喪命。

《Missing》一劇揭櫫死亡的不可預知性,因為不可預知,更應珍惜每一個與我們相遇的人。

熱門推薦》

►林玫玲/焦慮世代該何去何從?《三十而已》的從容與勇氣

►《鋼鐵雨2》軍武迷能看過癮 日本人看了會不爽

►看劇人生》2020必看職人劇《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

林玫玲專欄

林玫玲專欄 林玫玲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自2015年,以筆名發表時事評論,後以本名發表戲劇評論。犀利的文字是為了直視世界之黑暗面,溫暖的筆觸是深信人類需要希望。期盼每個字都充滿正義與光明的力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