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吳瑟致/拜登當總統會延續「圍堵中國」路線?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國內部由上至下的反中意識根深蒂固,相對剝奪感呈現對中國的不滿,拜登將難以延續過去民主黨的模糊策略。

● 吳瑟致/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幾乎開票完成,但是白宮的主人是誰仍有變數,主要原因在於這次非傳統投票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尤以密西根州為例,拜登最後以相當相當些微的差距(台灣/香港時間11月5日上午9點時開票比率99%,拜登領先2.2%)勝過川普(港譯「特朗普」)。

「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制度設計,該州「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有16張選舉人票,按理應當要投給拜登;只是,以目前兩人已確定拿下的選舉人票來看,密西根州的16張選舉人票是本次大選的決勝點,換言之誰拿下密西根州誰就幾乎篤定跨越270張票,因此各方都相當關注密西根州的開票結果。

然而,對川普陣營而言,這2.2%的差距就是通訊投票造成的,認為這恐怕有選舉舞弊的問題,所以川普在開票當日仍處於領先的態勢下便打下預防針,強調要求最高法院停止計票,並將啟動選舉訴訟,讓這場選舉投下了變數。

換言之,拜登是否能順利入主白宮,恐怕需要一段時日方能確定,而這關鍵在於川普陣營的後續作為而定,法律戰會否翻轉選情?或是導致美國政治發展更為不穩定?已受到各界的關注。

無論如何,這場大選確定進入延長賽。

變與不變 美國社會結構與世代的衝突

回顧美國憲政發展的歷程,以及美國聯邦主義的精神來看,無論如何,美國總統不可能因為法律問題而缺位。換句話說,川普採取的法律戰,除非有罪證確鑿的關鍵性證據,以及取得美國社會大眾的認同,不然要翻轉卻有難度。

直言之,拜登入主白宮是必然的結果,差別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只是若川普拉長戰線不願接受敗選結果,那犧牲的代價將不會是誰失去總統寶座,而恐怕會是美國社會結構進入扭曲的失序情勢,這有損民主老大哥的顏面。

其實,美國這場大選已出現社會結構與世代轉變的現象,拜登與川普的競爭背後代表著「社會多元」與「保守秩序」之間的相互拉扯;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國內的政治議題將會出現具關鍵性的改變,表面上則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對於新任總統而言,也必須面對如何修復美國的社會對立,其中對於「保守主義」與「多元社會」平衡互補,更是關鍵;簡單來說,如果兩黨在選後仍持續選戰模式的分野碰撞,那麼所謂價值趨中的「美國夢」將會快速重塑意涵。

▲ 學者認為,拜登與川普的競爭,代表「社會多元」與「保守秩序」間的拉扯。(圖/路透)

川規拜隨:拜登面對根深蒂固的反中情結

回顧美國自1980年以來的國家路線,在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全球化又可稱為「美國的全球化」,許多美國傳統工業的「鐵鏽區」(Rust Belt)仍舊呈現社會轉動跟不上產業轉型的速度與步伐,而對外直接反應在對「中國全球化」的憤怒。

也就是說,美國內部由上至下的反中意識早已根深蒂固,這會搖擺美國民眾的政治認同與投票情緒,縱然這些選民有著敏感且不輕易表態的傾向,但這樣的相對剝奪感已呈現對於中國的不滿,拜登將難以延續過去民主黨的模糊策略

與此同時,假若川普數日後不再堅持,共和黨也不會容許拜登採取過度親中的政策,畢竟三權分立下的美國,國會仍有主導法案通過的權力,縱然美國總統有否決及拖延簽署的作法,但親中與模糊策略已不符合當前的國家利益。

或許川普在2016年的當選可視為是歷史的偶然,但這次大選的差距相當接近,與美國諸多主流媒體的民調結果有相當之落差,這或許是民調的缺陷,但也許多美國民眾的「不表態」,「蓋牌效應」將會是未來大選的變數,任誰都不敢輕忽。

其實,選舉過程中,川普與拜登在「中國議題」上幾乎是站在同一陣線,美國朝野兩黨對於「中國威脅」已形成共識,未來拜登對於「美中關係」的擘劃與對策幾乎沒有可以模糊的空間,拜登上任後,應當也會延續「圍堵中國」的路線

 

 ▲  學者預估,拜登(Joe Biden)若成為美國總統,將難以延續過去民主黨的對中模糊策略。(圖/路透)

經濟、疫情、種族是新總統走馬上任的首務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5月爆發的BLM(Black Lives Matter)抗爭運動,這完全體現過去美國長久以來的政治問題,種族敏感情緒在警方執法不當導致非裔男子George Floyd死亡而被挑起,這也是拜登支持度持續上揚的關鍵因素之一。

畢竟民主黨過去在少數民族與人權議題上比共和黨更具優勢,尤其對於川普的白人保守勢力來說,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同溫效應與同情作用,果不其然,這確實影響了大選的結果;不過,拜登不是民主黨的總統,如何恢復社會秩序與縫合族群的對立,這是身為美國總統的責任,拜登無法迴避。

此外,COVID-19疫情的肆虐也是極具重要的變數,在生命健康的威脅及衍生出的經濟衝擊仍未解決,無論是要帶領美國經濟走出幽谷,恐怕也不是簡單的平權政策便可達到,疫情也將會縮短新任總統的甜蜜期,能立即提出有感的經濟紓困政測,以及讓美國經濟得以在短期內復甦,這是拜登必須面對的首要之務。

然而,拜登在選前曾表示將與中國進行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然而這恐怕不容易,且難以獲得美國民眾的認同。

畢竟拜登能贏,並不代表美國民眾支持改變中國政策,尤以「中國病毒侵害了我們的健康」的國內氛圍仍相當濃厚,如果疫情所產生的政治代價川普無法連任,那躁進與中國進行公衛合作,若無法緩和美國的疫情,那拜登勢必更如履薄冰。

▲ 學者認為,疫情會縮短新任總統的甜蜜期。(圖/路透)

特定親中的路線,強化弱勢族群的相對剝奪感

疫情、種族、經濟等議題的發酵,反應出美國政治的深層意義,比較選前民調與投票結果之間的差異,其實「通中門」起了一定的作用,甚至差點讓拜登翻船,拜登之子Hunter的醜聞,差點掀起美國國內對於「中國所偷走的經濟利益」轉嫁到「特定親中的美國人身上」的質疑,這是對拜登而言,恐是一大警訊。

許拜登不會高舉「反中」的旗幟,但美國國內對於「中國威脅」的危機意識也不會有「彈性疲乏」的現象,反而是「內化」成為兩黨針對不同議題的度量指標;換句話說,也是因為這樣,拜登必須表現出政策執行力的一面,來穩固新官上三把火的執政氣勢,才能一掃選舉時一再被貼上的「親中」標籤。

總而言之,美國總統是美國民眾投以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想像與期待,在經過經歷選戰的洗禮後,美國社會除了需要縫合社會的分裂,同時也必須快速找出讓美國重回族群融合的美麗境界,而「多元」與「保守」之間的擺盪,拜登如何帶領美國未來的政治發展,這還需要持續的觀察與評析,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政治抉擇將會影響美國夢的概念重塑。

► 聽Podcast掌握美選及國際局勢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熱門點閱》

►  美國大選》陳方隅/川普得票遠超預期 但無法確定贏家

►  美國大選》翁履中/恐懼牌逼出川粉 資訊戰再發威

►  美國大選》高浩恩/川普可能被翻盤的原因:選舉制度+郵寄投票

►  美國大選》林韋地/川普痛失亞利桑那州 密西根+賓州是連任關鍵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關鍵評論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吳瑟致專欄

吳瑟致專欄 吳瑟致

自認為是四處遊走、逐漸不再年輕的學術冗員,長期觀察政經情勢、產業經濟議題,認為青年世代的觀點不但可以突破傳統的盲腸,也能凸顯台灣多元民主、年輕活力的價值。

吳瑟致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