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近視雷射手術3大演進 眼科醫師圖解

▲眼科。(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從1980年代開始,雷射便被應用於近視的矯正。眼睛的水晶體與角膜都具有屈光度,能幫助影像清楚聚焦於視網膜,近視雷射手術便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

為了改變角膜之弧度,早期是利用準分子雷射來進行的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指出,手術過程會先刮除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再用雷射削切角膜之基質層,影響範圍較廣。

後續發展的是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手術過程是切開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翻起角膜瓣,使用準分子雷射削切基質層,最後再將角膜瓣蓋回去。

近年來的近視雷射手術朝向微創手術的方向發展,希望可以降低術後疼痛、減少併發症、並提升視覺品質,張聰麒醫師解釋,所謂的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是先利用飛秒雷射於角膜基質層雕刻出角膜透鏡,然後用飛秒雷射製作一個小開口,再小心取出角膜透鏡。因為傷口較小,術後疼痛較少,且不會出現角膜瓣的併發症。因為保留前彈力層,有助維持眼球結構的強度。

持續優化的微創近視雷射手術

SMILE近視雷射手術屬於微創手術,難度較高,醫師需要累積較多經驗才能夠上手,張聰麒醫師分析,SMILE的手術過程中,包括散光軸度、傷口大小、飛秒雷射的能量,都可藉由醫師的技術與經驗來進行微調優化,改善手術效果。

張聰麒醫師解釋,SMILE近視雷射手術術後有一段時間看東西會有水霧感,水霧感的來源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雷射的能量,第二個就是打完雷射後的組織碎屑,第三個是高度近視的患者,在取出角膜透鏡後,角膜表面出現些微皺摺。

在雷射能量方面,可以於雕刻角膜透鏡時調降飛秒雷射能量,但是調降飛秒雷射能量後,就會需要比較多的技術去克服較難以取出狀況。

在組織碎屑方面,張聰麒醫師分享,「我的看法是不要去沖洗,讓身體自然吸收碎屑就好。因為在沖洗的過程可能將一些看不到的東西沖進去,反而會殘留在裡面。」

持續優化的微創近視雷射手術

對於高度近視的患者,在取出角膜透鏡後,角膜上方會變得比較鬆弛,張聰麒醫師舉例,「就像抽脂完後,原本被撐開的皮膚會變得比較鬆弛。所以在取出角膜透鏡後,我們會稍微按摩,將角膜弄平一點,有助縮短視力恢復的時間。」

透過各項手術技術的優化,能幫助術後水霧感盡快恢復,張聰麒醫師說,因為得從一個2-4公厘的小開口取出角膜透鏡,熟練的醫師便能夠將傷口調小,降低術後疼痛與乾眼症發生的機會。

預防近視請你這樣做

近視雷射手術持續在進化,張聰麒醫師提醒,但是我們都一再強調,預防近視才是根本之道。

「近視度數大多在18歲以前就決定了,」張聰麒醫師說,「近視的嚴重度,大概就是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所有看近物的時間累積的總量、再加上先天體質的影響。我們無法改變先天體質,但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調整,養成用眼好習慣,預防近視惡化。」

用眼好習慣包括適當的用眼距離與用眼時間,無論是看書、看樂譜、看螢幕、畫圖、寫作業,請務必保持40公分以上的距離;而且每用眼30分鐘,請休息5-10分鐘。另外,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有助維持視力健康。

預防近視請你這樣做

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近視大於50度的比例在幼稚園小班約6.9%、幼稚園大班約9%、小學一年級約19.8%、小學二年級約38.7%、小學六年級約70.6%;近視大於500度高度近視的比例在小學六年級已達10.3%、國中三年級達28%、高中三年級達35.7%。

近視的發生速度很快,稍不留意便會進展為高度近視,張聰麒醫師說,建議每三個月到眼科定期檢查,除了以視力檢查表測量視力外,還要追蹤散瞳前近視度數、散瞳後近視度數、及眼軸長度。

「眼軸長度對近視的追蹤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在散瞳後測量近視度數也可能沒有完全精準。」張聰麒醫師解釋,「眼軸長度就是從眼睛的前表面,到最後面黃斑部之間的長度,近視會越來越深,便是眼軸長度持續拉長的結果。」

檢查重點不只是當下有沒有近視,更重要的是眼軸長度的變化,張聰麒醫師強調,「即使現在檢查沒近視,但卻發現他的變化是從遠視100度,降到遠視50度,再降到遠視0度,可就要提高警覺了,否則很快就得戴上眼鏡。」

根據實證控制近視,減少併發症

近視是一種疾病,可能增加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的危險,張聰麒醫師叮嚀,目前已有幾項具有實證的方法可以幫助控制近視,包括配戴足度眼鏡、按時使用散瞳藥水、以及使用角膜塑型片。

每天睡前點一次散瞳藥水有助於控制近視,過去是使用濃度約1%的散瞳藥水,張聰麒醫師說,為了降低畏光的現象,可以使用低濃度的散瞳藥水,基本上使用濃度0.05%以下的散瞳藥水就不太會有畏光的現象,若與1%的散瞳藥水做比較,0.05%的散瞳藥水還可以維持約一半的控制效果,建議要持續控制直到成年。

根據實證控制近視,減少併發症

角膜塑型片是種硬式隱形眼鏡,配戴一段時間後,可以暫時改變角膜弧度,原本是設計讓小朋友睡覺的時候戴,起床後拿掉,張聰麒醫師解釋,當角膜被塑形後,可以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但是隨著角膜漸漸恢復原狀,到了晚上視力會漸漸變差,而需要每天配戴。後來有研究在追蹤使用角膜塑型片的孩童一段時間後,發現角膜塑型片能發揮控制近視的效果,所以角膜塑型片也被納入控制近視的方法。

若欲使用角膜塑型片,記得挑選透氧係數高的材質,而且每天都要做好角膜塑型片的清潔與保養。

貼心小提醒

在尚未近視時,請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以預防近視,並定期至眼科追蹤。張聰麒醫師提醒,罹患近視後,請與醫師詳細討論,根據近視狀況與需求,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SMILE近視雷射手術,術前檢查、術後照顧STEP BY STEP,眼科醫師圖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家族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引產!35歲女人工生殖順懷2胎

家族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引產!35歲女人工生殖順懷2胎

葉小姐因家族性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自然懷孕皆忍痛引產,進而尋求人工生殖協助。醫師指出,此類罕見疾病基因攜帶者而言,傳統自然受孕存在50%的遺傳風險,甚至可能無法活產,帶有色素失調症基因的胚胎,在發育時會出現結構...

2025年03月30日 15:16

羅志祥母罹阿茲海默症 醫推1飲食法「大腦可年輕7.5歲」

羅志祥母罹阿茲海默症 醫推1飲食法「大腦可年輕7.5歲」

藝人羅志祥透露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引外界關注。醫師指出,失智其實早在症狀出現的十年前,身體就已經在悄悄發出訊號,介入的時間點不是等病情發生,而是從還來得及的現在開始,其實能透過飲食讓大腦年輕7歲半,而根據研究顯示,...

2025年03月30日 13:37

不是坐完月子就好了!醫曝「第五孕期」5大困擾 恐害產後憂鬱

不是坐完月子就好了!醫曝「第五孕期」5大困擾 恐害產後憂鬱

女性從懷孕到生產的孕期,不是月子坐完就結束了!其實現今還有所謂的「第五孕期」。婦產科醫師陳保仁指出,第五孕期主要是「產後延伸照護」,時間在產後7週至6個月,這時期的產後媽媽會陸續遇到包括「皮膚頭髮、身心壓力、體態身材、...

2025年03月30日 10:00

五十肩和年紀沒有絕對關係!醫曝致病原因 妙招分享緩解疼痛

五十肩和年紀沒有絕對關係!醫曝致病原因 妙招分享緩解疼痛

為提升社區長者健康意識,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積極媒合玉里鎮193縣及富里鄉共11個文健站推動社區衛教,114年度規劃19場衛教活動,結合院內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及藥師等多位專業人力,深入社區傳...

2025年03月30日 09:37

吃五穀粉當早餐養生藏陷阱 醫揭1特性「血糖狂飆升」

吃五穀粉當早餐養生藏陷阱 醫揭1特性「血糖狂飆升」

73歲陳先生有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前期病史,長期服藥控制穩定,然而過去一年卻糖化血色素持續上升,從5.8一路上升到6.3,就醫才發現飲食出現大問題,不僅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少,更重要的是每天早上飲用沖泡五穀粉作為早餐,...

2025年03月30日 09:32

每年增2.5萬糖尿病患!糖胖症死亡風險飆7倍 醫:減重5%都有用

每年增2.5萬糖尿病患!糖胖症死亡風險飆7倍 醫:減重5%都有用

糖尿病盛行趨勢勢不可擋,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且BMI> 27的「糖胖症」患者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7倍。門諾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俊麟強調,「糖胖...

2025年03月30日 08:50

寶寶出生緊抓台大醫 「小手牽大手」珍貴影片曝

寶寶出生緊抓台大醫 「小手牽大手」珍貴影片曝

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分享接生時,寶寶緊緊握著小兒科醫師的手,「小手牽大手」的溫馨影片獲得超過1.6萬人按讚。

2025年03月30日 07:41

「蠔油」是什麼?已有百年歷史 營養師解答關鍵用處

「蠔油」是什麼?已有百年歷史 營養師解答關鍵用處

蠔油是一個台灣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調味醬料,不常購買但又時常聽到蠔油,到底蠔油怎麼用?到底蠔油是什麼?為什麼講到蠔油就會想到李錦記?這麼多種蠔油怎麼挑?讓好食課專家來告訴你!

2025年03月30日 01:53

長庚感恩器捐者大體老師 家屬:媽媽教會我勇敢

長庚感恩器捐者大體老師 家屬:媽媽教會我勇敢

長庚大學與林口長庚醫院今(29)日下午舉辦「2025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近千人齊聚長庚大學國際會議廳。追思會上由心臟受贈者謝女士代表受贈者,向器官捐贈者家屬獻花表達感謝,捐贈者彭惠蘭女士的女兒彭千芸說,「媽...

2025年03月29日 18: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