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吵到睡不著!脈動性耳鳴怎麼辦? 血管介入專家圖文解說

▲脈動性耳鳴。(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你一定要幫幫我,」四十多歲的張小姐一臉愁苦地說,「我的耳鳴好吵喔,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好好睡覺了…」

這一年多來張小姐過得相當辛苦,因為每天從早到晚,右耳都會聽到規律的耳鳴聲,持續不斷的「咻…咻…咻…咻…」,白天還好,但是到了夜晚,張小姐總是被這惱人的耳鳴吵到睡不著,必需使用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

耳鳴就是患者會聽到環境中沒有的聲音,如果耳鳴與心跳同步,就稱為脈動性耳鳴。因為懷疑是腦部血管的問題,便安排了進一步檢查,並發現患者腦部有動靜脈廔管,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指出,她的耳鳴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所以替她進行了血管介入治療,利用導管在腦部動靜脈廔管的位置放置線圈,堵住異常的血流。

「當時用了5個線圈便擋住這些異常的血流,」蘇亦昌醫師回憶,「手術完成後,她的耳鳴便立刻消失,讓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持續不斷,非常擾人的脈動性耳鳴

你可能有過耳鳴的經驗,耳朵會聽到應該不存在於外界環境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有些人的耳鳴相當特別,會與脈搏同步,有點像潮汐或節拍器。「咻…咻…咻…咻…」類似水流的聲音持續出現,稱為「脈動性耳鳴」。

脈動性耳鳴的可能原因

除了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之外,脈動性耳鳴的患者還會發現一件特殊的狀況,蘇亦昌醫師說,當患者壓住一邊的喉嚨,或是壓住耳後的區域,耳鳴聲就會消失。然而手一放開,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便再度出現。

一般的耳鳴可能是偶爾出現,然而脈動性耳鳴因為與血流有關係,所以24小時都會出現;白天周遭較吵雜時較不明顯,但是到了夜闌人靜時,脈動性耳鳴會特別明顯,擾人清夢。蘇亦昌醫師補充,「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脈動性耳鳴也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的聽力,造成聽力部分損失,」

與腦部血管病變有關的脈動性耳鳴

為什麼會出現脈動性耳鳴呢?蘇亦昌醫師解釋,我們的耳朵與附近血管之間由骨頭隔開,骨頭的一邊是耳朵,另一邊是血管,就像是「隔牆有耳」。假使這堵牆很薄,耳朵就容易聽見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又或者,血管內的血流很強,造成比較大的聲響,牆壁另一邊的耳朵也會聽到原本不該聽到的聲音。

脈動性耳鳴的可能原因

當患者描述類似脈動性耳鳴的狀況後,醫師會先幫忙患者壓住單側的喉嚨或耳朵後方,看看耳鳴聲是否消失。也可以用聽診器貼近患者耳朵,聽聽看是否有異常的血流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明,若懷疑有脈動性耳鳴,還需要安排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檢查來確定耳朵附近血管與骨頭的狀況,才能了解患者的真實病因。

當患者的脈動性耳鳴來自於異常的血流增加,可能就是附近有不正常的血管存在。蘇亦昌醫師表示,常見的狀況包括「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

原本血流應該從動脈流往微血管後,再流向靜脈。然而「動靜脈廔管」代表動脈與靜脈不小心接錯線,變成動脈與靜脈不經過微血管就接在一起,靜脈因此需要直接承受較高的血流壓力,而造成「咻…咻…咻…」明顯的血流聲,讓隔著一層骨頭的耳朵不斷聽到脈動性耳鳴。

「動靜脈畸形」是腦部微血管發育異常,而形成一團糾結的血管,高壓動脈血液湧入,除了讓靜脈血流量增加,還可能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腦血管病變的介入治療

若要治療因異常血流增加而導致的脈動性耳鳴,重點就要治療不正常的血管。尤其是狀況已經大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讓人睡都睡不好,或是這些不正常血管會增加未來腦部中風的危險時,就要考慮處理不正常血管。蘇亦昌醫師說,現在通常是利用血管介入性治療,透過導管來處理動靜脈廔管。

醫師會從股動脈穿刺,在X光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腦部,蘇亦昌主任解釋,仔細評估血管構造與血流狀況後,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或栓塞劑來填堵異常的血管。處理完異常的血流後,脈動性耳鳴也會跟著消失。

倘若患者的血管構造都正常,但血管與耳朵之間的骨頭太薄,所以會聽到血流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若想改善這種狀況,就得增厚耳朵後面的骨頭,但是這種手術已經很少見。通常會讓患者嘗試使用藥物讓血壓變得平順、心跳減慢,以改善脈動性耳鳴的症狀。」

貼心小提醒

脈動性耳鳴是在單側耳朵聽到「咻咻、呼呼」等聲音,而且會與脈搏同步,蘇亦昌醫師說,透過非侵入性的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可以評估腦部是否有「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狀況。

如果已嚴重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或是血管異常的狀況可能增加中風的機會,便要考慮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進步,目前已可經由導管來處理腦部病變的血管,解決患者的困擾。




原文連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家族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引產!35歲女人工生殖順懷2胎

家族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引產!35歲女人工生殖順懷2胎

葉小姐因家族性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自然懷孕皆忍痛引產,進而尋求人工生殖協助。醫師指出,此類罕見疾病基因攜帶者而言,傳統自然受孕存在50%的遺傳風險,甚至可能無法活產,帶有色素失調症基因的胚胎,在發育時會出現結構...

2025年03月30日 15:16

羅志祥母罹阿茲海默症 醫推1飲食法「大腦可年輕7.5歲」

羅志祥母罹阿茲海默症 醫推1飲食法「大腦可年輕7.5歲」

藝人羅志祥透露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引外界關注。醫師指出,失智其實早在症狀出現的十年前,身體就已經在悄悄發出訊號,介入的時間點不是等病情發生,而是從還來得及的現在開始,其實能透過飲食讓大腦年輕7歲半,而根據研究顯示,...

2025年03月30日 13:37

不是坐完月子就好了!醫曝「第五孕期」5大困擾 恐害產後憂鬱

不是坐完月子就好了!醫曝「第五孕期」5大困擾 恐害產後憂鬱

女性從懷孕到生產的孕期,不是月子坐完就結束了!其實現今還有所謂的「第五孕期」。婦產科醫師陳保仁指出,第五孕期主要是「產後延伸照護」,時間在產後7週至6個月,這時期的產後媽媽會陸續遇到包括「皮膚頭髮、身心壓力、體態身材、...

2025年03月30日 10:00

五十肩和年紀沒有絕對關係!醫曝致病原因 妙招分享緩解疼痛

五十肩和年紀沒有絕對關係!醫曝致病原因 妙招分享緩解疼痛

為提升社區長者健康意識,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積極媒合玉里鎮193縣及富里鄉共11個文健站推動社區衛教,114年度規劃19場衛教活動,結合院內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及藥師等多位專業人力,深入社區傳...

2025年03月30日 09:37

吃五穀粉當早餐養生藏陷阱 醫揭1特性「血糖狂飆升」

吃五穀粉當早餐養生藏陷阱 醫揭1特性「血糖狂飆升」

73歲陳先生有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前期病史,長期服藥控制穩定,然而過去一年卻糖化血色素持續上升,從5.8一路上升到6.3,就醫才發現飲食出現大問題,不僅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少,更重要的是每天早上飲用沖泡五穀粉作為早餐,...

2025年03月30日 09:32

每年增2.5萬糖尿病患!糖胖症死亡風險飆7倍 醫:減重5%都有用

每年增2.5萬糖尿病患!糖胖症死亡風險飆7倍 醫:減重5%都有用

糖尿病盛行趨勢勢不可擋,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且BMI> 27的「糖胖症」患者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7倍。門諾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俊麟強調,「糖胖...

2025年03月30日 08:50

寶寶出生緊抓台大醫 「小手牽大手」珍貴影片曝

寶寶出生緊抓台大醫 「小手牽大手」珍貴影片曝

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分享接生時,寶寶緊緊握著小兒科醫師的手,「小手牽大手」的溫馨影片獲得超過1.6萬人按讚。

2025年03月30日 07:41

「蠔油」是什麼?已有百年歷史 營養師解答關鍵用處

「蠔油」是什麼?已有百年歷史 營養師解答關鍵用處

蠔油是一個台灣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調味醬料,不常購買但又時常聽到蠔油,到底蠔油怎麼用?到底蠔油是什麼?為什麼講到蠔油就會想到李錦記?這麼多種蠔油怎麼挑?讓好食課專家來告訴你!

2025年03月30日 01:53

長庚感恩器捐者大體老師 家屬:媽媽教會我勇敢

長庚感恩器捐者大體老師 家屬:媽媽教會我勇敢

長庚大學與林口長庚醫院今(29)日下午舉辦「2025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近千人齊聚長庚大學國際會議廳。追思會上由心臟受贈者謝女士代表受贈者,向器官捐贈者家屬獻花表達感謝,捐贈者彭惠蘭女士的女兒彭千芸說,「媽...

2025年03月29日 18: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