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全台單日確診數跌破0.12% 學者揭「大流行→地方流行」5關鍵

▲陳秀熙提出大流行走向地方流行的5大關鍵。(圖/翻攝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陳秀熙推估,全台各縣市的單日新增個案數下降至0.09%~0.12%。(圖/翻攝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下同)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預估,全台各地6月底單日確診數,將分別下降至0.09%~0.12%,已符合世界走向地方流行開始的數值,直言「台灣可以考慮地方流行時代到臨。」只要達成5大條件,就有望恢復新常態生活。

陳秀熙今(29日)在「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分析本土疫情,預估6月底後,各縣市疫情便已走向地方流行。北北基桃以及台中、台南、高雄地區單日新增個案跌至0.11%~0.12%,相當於萬例以下;竹竹苗宜花東及雲嘉屏地區則跌至0.09%~0.10%,換算下來每日新增不到4000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6/24為止,國內抗病毒藥物治療使用率65%,中症率降了73%、重症率降了45%、死亡率也降了42%。整體而言,陳秀熙建議,台灣已可走向地方流感化監測。

▲陳秀熙提出大流行走向地方流行的5大關鍵。(圖/翻攝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陳秀熙提出大流行走向地方流行的5大關鍵。

不過,陳秀熙也說,要從大流行走到地方流行須注意5大關鍵:

1. 社區免疫保護

陳秀熙表示,由於國人施打的皆為第一代疫苗,對於Omicron或BA.4、BA.5已無法再達成群體免疫。不過台灣在經疫苗追加劑施打率高的情況下,仍會形成免疫防火牆,尤其年輕族群為替整個社區提供免疫保護力,有助於疫情曲線下降。

2. 追加劑及次世代疫苗

若追加劑及次世代疫苗能夠發展,讓疫苗失效者再度得到疫苗保護,社區防火牆也會逐漸加強,有機會從大流行變地方流行。

3. 新型變種病毒交叉保護

在走向地方流行的過程中,新型變種病毒如BA.4、BA.5是最大的變數及難題。不過陳秀熙說,只要追加劑施打速度夠快、快速形成免疫防火牆、加上次世代疫苗的提前部屬,就可交叉保護防止新型變種病毒侵襲,並減低中重症、幫助疫情下降,「這點跟全世界趨勢都一樣。」

4. 中重症監視

若要降低中重症比率,就要靠良好的社區監測流感化,配合社區監測流感化,回歸到正常的通報體系,可使中重症及超額死亡數減少。

5. 抗病毒藥物及醫療照護

陳秀熙表示,若再配合適當的抗病毒藥物及醫療照護措施,逐漸調整醫療量能,讓大家能漸漸適應,就有望減低中重症和超額死亡的問題。

陳秀熙認為,若能達到上述5大條件,就可讓防疫能力正常化、進行地方流行監測。如此,才有機會使醫療能量回歸正常,減少超額死亡情形,讓民眾恢復新常態生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