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疲憊易飽 骨髓纖維化警訊

▲骨髓纖維化。(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40多歲的李先生平時身體大致健康,沒有慢性病史,最近因為皮膚癢、肚子脹、體重減輕、夜間盜汗而多次至診所就診,卻一直沒有改善,後來到腸胃科檢查,發現有脾臟腫大的現象,於是安排抽血檢查,發現李先生不僅有貧血,而且血液裡有非常多不成熟的紅血球與白血球,轉診至血液科透過骨髓檢查後確診是骨髓纖維化,且還是中高風險等級。新竹臺大醫院血液科魏兆宏醫師說,李先生在接受藥物治療後,定期評估的MPN 10 症狀評估表的分數顯著下降,症狀顯著改善,脾臟也回復正常大小。

後續也因為有順利找到合適的捐贈者,診斷半年後李先生接受異體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復原良好,血球數已恢復到正常,追蹤骨髓也發現纖維化程度有明顯改善,是一個治療相當成功的案例。

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簡稱MF)是因為病友骨髓內的造血細胞基因突變,異常分泌細胞激素,刺激骨髓內的纖維母細胞增生及分泌纖維組織,導致骨髓的環境纖維化,使得造血細胞無法正常複製與成熟。疾病好發在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的發生率差不多,每100萬人中約有4至7人,台灣每年新發生的骨髓纖維化大約是100至200人。

骨髓纖維化警訊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可能不是很明顯,魏兆宏醫師指出,常見的表現有吃東西容易飽、疲憊、發燒、腹脹、食慾不振、骨頭疼痛、皮膚搔癢、夜間盜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為不具特異性,所以病友常常經過很久才確定診斷骨髓纖維化,從症狀到診斷可能達數個月到數年不等。骨髓纖維化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有機會進展為急性白血病而危及性命。

骨髓纖維化症狀評估很重要

臨床醫師會幫病友做理學檢查,觸摸脾臟是否有腫大,同時抽周邊血液評估血相,看看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否有增加或減少,是否帶有異常的血球。

若是疑似病友,血液科醫師則會安排骨髓檢查以確定診斷,並評估骨髓纖維化的程度。魏兆宏醫師表示,很多病友聽到骨髓檢查就非常擔心,其實只要由合格的血液科醫師執行骨髓穿刺,從髂骨取得骨髓切片,是安全性很高的檢查。

魏兆宏醫師說,因為骨髓纖維化的症狀都不具特異性,也很難量化,因此臨床上會藉助「MPN 10 症狀評估表」,請病友針對骨髓纖維化常見的10個症狀,從最輕微到最嚴重,給一個客觀的分數,每個項目都是0至10,最後將分數加總起來,得到MPN 10的總分。

MPN 10 症狀評估表

MPN 10 症狀評估表的總分,能夠幫助評估治療的成效,但是病友在填寫MPN 10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魏兆宏醫師說:「病友常常問說,什麼叫10分?什麼叫1分?以骨頭疼痛為例,10分是最痛、最無法忍受的程度,如果症狀是最痛的一半左右,大概就可以填到5分。至於發燒的部分,定義是體溫達到37.8°C以上,稱為發燒,病友可以依據發燒的頻率,以及發燒的程度做一個較客觀的描述。」如果在填寫上有疑慮,可以和醫師、個案管理師一起討論,針對各種症狀給一個客觀的分數。

魏兆宏醫師進一步說明,一般會請病友每1至3個月填寫MPN 10 症狀評估表,再根據評估的結果,來調整治療的劑量,以及安排後續的檢查。

根據風險治療骨髓纖維化

根據風險等級治療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會影響造血功能,治療方式非常複雜。魏兆宏醫師說,臨床上會依據風險等級,分成「低」、「中低」、「中高」、「高」風險這四個族群。

針對低風險以及中低風險的病友,主要是以症狀治療為主。臨床上可使用藥物治療,減緩病友的症狀,以及改善脾臟腫大的狀況。魏兆宏醫師提醒,即使症狀不是很嚴重,還是要配合醫師的指示,定期追蹤、治療、抽血評估,才能避免疾病惡化。

中高風險以及高風險的族群較容易進展成急性白血病,因此醫師會整體評估,選擇最適合病友的治療方案,若經醫師判斷病友的身體狀況允許且有合適的捐贈者,也許會安排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對於無法接受移植的病友,則有機會選擇標靶藥物治療。

貼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骨髓纖維化病友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魏兆宏醫師指出,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潔,因為免疫力較差,須避免生食。

近年來,骨髓纖維化治療藥物的發展與骨髓移植技術的進步,讓病友的生活品質及存活率都有顯著提升。魏兆宏醫師說,若出現吃東西容易飽、疲憊、發燒、腹脹、食慾不振、骨頭疼痛、皮膚搔癢、夜間盜汗等症狀,務必提早就醫,與醫師密切配合,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原文連結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家族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引產!35歲女人工生殖順懷2胎

家族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引產!35歲女人工生殖順懷2胎

葉小姐因家族性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2度自然懷孕皆忍痛引產,進而尋求人工生殖協助。醫師指出,此類罕見疾病基因攜帶者而言,傳統自然受孕存在50%的遺傳風險,甚至可能無法活產,帶有色素失調症基因的胚胎,在發育時會出現結構...

2025年03月30日 15:16

羅志祥母罹阿茲海默症 醫推1飲食法「大腦可年輕7.5歲」

羅志祥母罹阿茲海默症 醫推1飲食法「大腦可年輕7.5歲」

藝人羅志祥透露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引外界關注。醫師指出,失智其實早在症狀出現的十年前,身體就已經在悄悄發出訊號,介入的時間點不是等病情發生,而是從還來得及的現在開始,其實能透過飲食讓大腦年輕7歲半,而根據研究顯示,...

2025年03月30日 13:37

不是坐完月子就好了!醫曝「第五孕期」5大困擾 恐害產後憂鬱

不是坐完月子就好了!醫曝「第五孕期」5大困擾 恐害產後憂鬱

女性從懷孕到生產的孕期,不是月子坐完就結束了!其實現今還有所謂的「第五孕期」。婦產科醫師陳保仁指出,第五孕期主要是「產後延伸照護」,時間在產後7週至6個月,這時期的產後媽媽會陸續遇到包括「皮膚頭髮、身心壓力、體態身材、...

2025年03月30日 10:00

五十肩和年紀沒有絕對關係!醫曝致病原因 妙招分享緩解疼痛

五十肩和年紀沒有絕對關係!醫曝致病原因 妙招分享緩解疼痛

為提升社區長者健康意識,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積極媒合玉里鎮193縣及富里鄉共11個文健站推動社區衛教,114年度規劃19場衛教活動,結合院內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及藥師等多位專業人力,深入社區傳...

2025年03月30日 09:37

吃五穀粉當早餐養生藏陷阱 醫揭1特性「血糖狂飆升」

吃五穀粉當早餐養生藏陷阱 醫揭1特性「血糖狂飆升」

73歲陳先生有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前期病史,長期服藥控制穩定,然而過去一年卻糖化血色素持續上升,從5.8一路上升到6.3,就醫才發現飲食出現大問題,不僅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少,更重要的是每天早上飲用沖泡五穀粉作為早餐,...

2025年03月30日 09:32

每年增2.5萬糖尿病患!糖胖症死亡風險飆7倍 醫:減重5%都有用

每年增2.5萬糖尿病患!糖胖症死亡風險飆7倍 醫:減重5%都有用

糖尿病盛行趨勢勢不可擋,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且BMI> 27的「糖胖症」患者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7倍。門諾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俊麟強調,「糖胖...

2025年03月30日 08:50

寶寶出生緊抓台大醫 「小手牽大手」珍貴影片曝

寶寶出生緊抓台大醫 「小手牽大手」珍貴影片曝

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分享接生時,寶寶緊緊握著小兒科醫師的手,「小手牽大手」的溫馨影片獲得超過1.6萬人按讚。

2025年03月30日 07:41

「蠔油」是什麼?已有百年歷史 營養師解答關鍵用處

「蠔油」是什麼?已有百年歷史 營養師解答關鍵用處

蠔油是一個台灣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調味醬料,不常購買但又時常聽到蠔油,到底蠔油怎麼用?到底蠔油是什麼?為什麼講到蠔油就會想到李錦記?這麼多種蠔油怎麼挑?讓好食課專家來告訴你!

2025年03月30日 01:53

長庚感恩器捐者大體老師 家屬:媽媽教會我勇敢

長庚感恩器捐者大體老師 家屬:媽媽教會我勇敢

長庚大學與林口長庚醫院今(29)日下午舉辦「2025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近千人齊聚長庚大學國際會議廳。追思會上由心臟受贈者謝女士代表受贈者,向器官捐贈者家屬獻花表達感謝,捐贈者彭惠蘭女士的女兒彭千芸說,「媽...

2025年03月29日 18: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