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二二八的戰鬥面

傅雲欽

想到台灣的二二八事件,就會聯想到猶太人的大浩劫(the Holocaust)。

有關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壓迫的報導或戲劇,大多是描寫猶太人悲情的一面。我們常常看到的畫面是:成群的猶太人在德國納粹軍人的吆喝下,默默地聽從命令。他們搬離住處,走在街上,上下火車,進入集中營,然後進入毒氣室,像乖順的綿羊聽牧人的指揮一樣。六百萬被屠殺的猶太人,好像沒有人反抗。

其實,猶太人不是全無反抗。例如,1943年納粹想將在波蘭華沙的猶太區(ghetto)內殘存的五、六萬個猶太人強制遷移到集中營。猶太人於是「竹篙鬥菜刀」,負隅頑抗,持續五天。納粹軍隊除用砲轟,又用火燒,使七千個猶太人死於戰鬥,七千人死於火災之後,才將猶太人繳械。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2003年得獎的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對上述這個猶太人的反抗事件有約略的描述。這是難得一見有提及猶太人反抗的電影。

台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也大多是強調悲情的一面,說國民黨政府如何可惡,台灣人如何可憐。有人甚至把二二八事件叫做「二二八大屠殺」,就像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大屠殺一樣。

有多少台灣人在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黨政府殺害?獨派學者有人說一、二萬人,也有人說不止,應超過十萬人,彷彿不說多一點,不足以證明國民黨政府的可惡和台灣人的可憐。

因為獨派學者「希望」二二八事件的受難人數越多越「好」,所以統派學者就想盡辦法證明受難人數不多。例如統派學者朱浤源在「二二八事件真相還原」一文中說,根據行政院二二八基金會關於受難者的家屬領取補償金的統計資料,受難者死亡的是673人,失蹤的是174人,傷殘及其他情形的是1,237人,總共2,084人。他說:「原來死亡人數這麼『少』,若非我積極探訪,全國人民都將被矇蔽。」

朱浤源除了說明受難的台灣人人數,不如一般所說的那麼多之外,又說: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前後有一個星期,政府與全省人民,特別是外省人,成為被批判與毆打的對象。突然出的一大群有組織、有武裝、有計畫的『暴徒』,迅速在全省串聯,並且搶奪軍隊武器,同時在台北、台中、嘉義、高雄、鳳山等地展開攻擊,致使政府人員、軍隊以及人民傷亡慘重。被劫掠的武器相當的多,財物方面也有重大損失。根據當時各單位事後報給警備司令部的資料,計有470人死亡或失蹤,2,131人受傷,總共2,601人。也就是說2月28日開始的短短幾天之內,政府及民眾被暴徒傷害的,高過後來3月6日之後較長的時間中,政府軍『被迫』出兵『平亂』,所造成傷亡的人數云云。

假定上述朱浤源提出的數據都正確,這些數據當然會降低國民黨政府的罪惡,也降低台灣人民的悲情,似乎對獨派較不利。但其實不然。

被壓迫的人民一味「唱哭調」,控訴統治者的殘暴,並不適當。控訴統治者的殘暴,可讓世人唾棄暴政,勿重蹈覆轍,固然不是沒有意義,但揭發了統治者的殘暴,也同時揭發了受壓迫者的軟弱。貶低統治者,只是「負面宣傳」,受壓迫者不會因此而變得偉大。受壓迫者無辜受難,固然值得同情,但不會因此變成英雄。

受壓迫者拿要出自己的「牛肉」來!那就是反抗、戰鬥。

對抗不義,不只是受壓迫者的權利,也是義務。面對不義,受壓迫者不能一直逆來順受,必須採取反抗的行動。否則,活著沒有尊嚴,等於喪失靈魂。受壓迫者如果都沒有人出面反抗,雖然可憐,但也是咎由自取。

因此,我們紀念二二八事件不能一直強調台灣人受害的、悲情的一面。因為那樣往往會使我們陷入「台灣人的悲哀」之中,太消極了。我們要有新的價值觀。我們要積極的強調台灣人反抗的、戰鬥的一面。二二八事件應定位為一場抗暴戰爭。既是戰爭,哪有一味強調我方的死傷,甚至「希望」我方死傷越多越「好」的道理呢?除了控訴國民黨政府殺了多少台灣人之外,我們也要相對的報告台灣人的戰果,說台灣人在抗暴中也奮勇戰鬥,殺了不少國民黨政府的人員。沒有什麼好忌諱的。

國民黨政府把二二八事件定位為暴民作亂。有些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陷在國民黨政府的價值觀中,聲稱其父兄不是『暴徒』,沒有拿武器『叛亂』,被抓純粹是冤枉的云云。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冤枉受害,不是好漢,積極反抗,才是英雄。父兄果真拿武器抗暴被抓而受害,他們要引以為榮才對,有什麼好否認的呢?

為了表彰抗暴義行,我認為二二八受難補償金的發放,應分等級。有反抗行動而犧牲的烈士才全額補償,無反抗行動而無辜受害的,減半補償。

看到統派學者朱浤源的上述報告,說二二八事件中國民黨政府的人員的死傷比台灣人多,我不但不洩氣,反而為台灣人不做待宰的羔羊,能勇敢抗暴,殺敵不少,而感到安慰。台灣人畢竟不是日治時代的日本人所譏笑的那樣,全都愛錢怕死的。

二二八的悲情面,像是一面照妖鏡,照出祖國的真面目,讓台灣人有所警惕。二二八的戰鬥面則是一座燈塔,散發「台灣之光」,指引台灣航向獨立建國。我們不要忽視了二二八的戰鬥面。

●傅雲欽,律師,建國廣場負責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您的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