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筆搜尋

搜尋結果:

符合關鍵字「虐童」的查詢結果共15筆。

許哲銓/省思凱凱之死 法律只保障惡魔不保護孩子?

許哲銓/省思凱凱之死 法律只保障惡魔不保護孩子?

把1歲寶寶綁起站著睡覺、牙齒打掉只剩8顆、頭部多處瘀傷、雙腿被毆打骨折、吃餿飯冷羹、身體多處菸頭燙傷的虐嬰保母姐妹收押,竟傳好吃好睡有冷氣,..

4/9 12:27

邱曉鈴/不只虐童案 公部門績效制存在極大道德風險

邱曉鈴/不只虐童案 公部門績效制存在極大道德風險

制度的設計應該規避人性上的風險,特別是涉及金錢的情況。筆者不理解為何台灣習慣使用績效獎金、檢舉獎金的做法。雖然這種做法在企業上被廣泛採用,但..

3/29 07:47

周大年/保母虐童、蘇丹紅都有徵兆 掩蓋問題必釀災禍

周大年/保母虐童、蘇丹紅都有徵兆 掩蓋問題必釀災禍

中壢事件、少年槍殺,以及最近爆發的蘇丹紅、保母虐嬰(童)等,在這些事件發生之前,往往都出現了異常徵兆,暗示著可能的問題或危機。如果我們面對這..

3/19 11:29

沈政男/上銬社工責任推第一線警察 社會流行未審先判

沈政男/上銬社工責任推第一線警察 社會流行未審先判

台北市等待出養幼童遭虐死案,涉嫌過失致死的社工在媒體被上銬收押的畫面引發輿論反彈,結果民進黨的官員與民代趕緊出來罵說:「上銬不符比例原則!」..

沈政男 3/14 10:23

呂秋遠/獵巫社工撇清高層責任? 手銬擠出助人者的淚

呂秋遠/獵巫社工撇清高層責任? 手銬擠出助人者的淚

社工讓我們,不是只有一個人,但是我們現在卻讓這位社工,在沒有任何確定判決前,變成一個萬民聲討的罪人。然後我們都要求社工有愛心、有耐心,愛心是..

呂秋遠 3/13 17:43

祁立峰/惡保母稱若非錢根本不想顧 喊道德過時結果呢?

祁立峰/惡保母稱若非錢根本不想顧 喊道德過時結果呢..

保母虐童致死案,檢警在問訊時,保母理直氣壯供稱:「要不是為孫中山(錢)根本不想照顧他」。這個虐童保母是兒福聯盟轉介,每個月有三萬的補助,但鄉..

3/13 17:05

蕭彤雯/保母姊妹虐死1歲嬰 沒愛心就別照顧國家幼苗

蕭彤雯/保母姊妹虐死1歲嬰 沒愛心就別照顧國家幼苗

台北市一名1歲半男童疑似慘遭保母虐死。男童去年12月被送醫急救時,雙手指甲全被拔光、多顆牙齒被打斷、全身包括頭部都有傷、雙腿甚至嚴重變形骨折..

3/11 16:34

呂秋遠/小兄妹虎媽形同虐童 「我是為你好」最可怕

呂秋遠/小兄妹虎媽形同虐童 「我是為你好」最可怕

有些人會說,小孩怎麼照顧,是人家父母的事,價值觀不同,有什麼好批判的?欸,不是啊!有人想這麼「照顧」小孩,如果不知道,那也不好說什麼。但是媽..

呂秋遠 2/22 11:11

蕭彤雯/不得揭露少年犯情報 兒少法該扮演什麼角色?

蕭彤雯/不得揭露少年犯情報 兒少法該扮演什麼角色?

每當有虐童、傷害、性暴力等等相關案件,媒體必須抹去所有足以辨識出受害者是誰的相關資訊,所以加害者絕對不會、也不能被辨識出是誰。所以當民眾大罵..

12/29 10:38

真正貧民恐是政府數據的十倍 台灣社會變得又老又窮

真正貧民恐是政府數據的十倍 台灣社會變得又老又窮

台灣貧窮問題一直未受足夠重視,以致於數字失真。貧窮是社會不安的溫床,而且惡性循環,社會負擔成本盤旋直上,終將成為財政與經濟破口,催生更大的社..

郭振鶴 7/5 12:30

廣告小妹/5大雷點王力宏別再犯 蕾神閨蜜好過三名大漢!

廣告小妹/5大雷點王力宏別再犯 蕾神閨蜜好過三名大..

職業吃瓜群眾追求吃得有營養,本宮又來分享營養了。近期有兩起離婚事件值得關注:理科太太VS理科先生、力宏寶寶VS蕾神。倒不是八卦成份有多少,而..

1/12 14:55

許宜如/隱形霸凌的思辨

許宜如/隱形霸凌的思辨

霸凌,在西方世界最早從1970年代開始由一群教育學者研究和收集兒童被成人傷害的案例,但一直到2004年才被西方學者正式提出「霸凌」一詞的由來..

12/1 18:58

王如玄/追思羅瑩雪部長 完成未竟的社會改革運動

王如玄/追思羅瑩雪部長 完成未竟的社會改革運動

令人悲傷的四月天!太魯閣事故的天倫夢碎、悲痛莫名。為弱勢婦女、兒童權益奔走的戰友前法務部部長羅瑩雪女士辭世,令許多在兒少福利、保護及性別平等..

奔騰思潮 4/14 00:00

何真維/別讓幼稚園成為孩子的地獄 處理兒虐不能只從罰則下手

何真維/別讓幼稚園成為孩子的地獄 處理兒虐不能只從..

近日各大報章媒體關於兒虐的新聞層出不窮,受害者年齡層小至0歲嬰兒,大至10歲兒童,加害者可能是托嬰中心、幼兒園的教保員或老師,或是親生父母、..

10/23 07:00

洪仲清/當媽媽之後的幸福再也不同?

洪仲清/當媽媽之後的幸福再也不同?

可是比起孩子,她更想要維繫這個家,有家在,孩子才有個安穩的歸屬地方。要維繫這個家,她不能步步退讓,退讓成習慣,會被當理所當然。最後,就是講的..

6/17 15:38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