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講到德國,誰敢小看?德國是G7成員國,是歐盟中講話最大聲的領頭羊。慕尼黑(BMW總部)、漢堡、Stuttgart(Benz和Porsche總部)、Wolfsburg(VW總部)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Dresden更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國將面臨一場經濟雪崩
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德國不但是全球的汽車製造強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機械設備出口國。
但9月8日,位於Kiel的德國世界經濟研究所發表的經濟報告認為,2023年德國的GDP將下降0.7%,德國經濟今年雖然還有1.4%的增長率,但預估2023年的德國經濟將收縮,通貨膨脹率則將超過今年的8.7%。該經濟研究所副所長Stefan Kooths甚至表示,隨著能源危機的逼近,一場經濟雪崩正在襲向德國:首當其衝的就是能源密集型的產業和與消費相關的各個領域。
是的,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必然的,也沒有什麼反轉是不可能發生的。通過將德國所依賴的天然氣武器化,俄烏戰爭正在弱化這個全球第四大的經濟體和第三大的商品出口國。與此同時,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經濟也在嚴重放緩。去年,中國購買了價值1000億歐元的德國商品,今年數量大幅度減少。德國梅克爾時代那種建立在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和中國豐富需求基礎上的商業模式,正在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嚴峻考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德國企業來說,過程難以想像,後果則是錐心之痛:德國藍籌股在今年的市場動盪中比其他地區遭受了更大的損失,以美元計算,它們今年以來下跌了27%,幾乎是英國FTSE 100指數和美國S&P 500跌幅的兩倍。上個月,德國工業協會BDI的主席Siegfried Russwurm警告說:德國產業正在遭受實質上的威脅,對許多企業來說,這種情況充滿毒性,因為通過全球化建立的供應鏈,正在將整個毒性擴散到嚴重依賴德國製造的所有工業化國家路上。
能源成本急速攀升 德國企業陷入倒閉危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國最大的問題是能源成本不斷攀升。明年電價已經上漲了15倍,天然氣價格上漲了10倍。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最大。根據諮詢公司FTI Andersch在7月分對德國中部地區100家中型「袖珍跨國公司」的調查,近1/4員工人數少於1000人的德國企業已經取消或拒絕了訂單,相對而言,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的企業則有11%正在面臨這個情況。
在這片擁有3000多種麵包的土地上,大約有10000家麵包生產商在戰後第一次面臨這種前所未有的掙扎。他們需要電力和天然氣來加熱烤箱和運行業務,而麵粉、黃油和糖以及麵包師等高成本也在撲面而來。連柏林擁有127年歷史的Wiedemann麵包連鎖店都決定改由中央廚房烘烤來節約能源。
化工或鋼鐵等更大的能源密集型企業更慘,由於需要與能源成本較低的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競爭,現在的壓力越來越大。BASF已經決定削減產量,另一家大型鋼鐵製造商Thyssenkrupp自1月分以來市值已經縮水了一半。
更特別的是,各個企業正準備與德國強大的工會展開一輪殘酷的年度薪水談判。德國最大的工會IG Metall和強大的汽車行業雇主之間的會議即將開始。汽車研究中心Ferdinand Dudenhoffer預測IG Metall不會接受低於8%的薪資增長。更高的成本越來越難以轉嫁給消費者。衛生紙的大型製造商Hakle在無法將生產成本的巨大增長轉嫁給客戶後,已申請破產。
德國工業企業將減少生產
德國的私人銀行Berenberg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預測,隨著能源價格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2~3%使用能源密集型生產工藝的德國工業公司將遷往國外。今年冬天和明年,更多的工業企業將減少生產。另一家鋼鐵巨頭Arcelor Mittal宣布計畫關閉德國北部的兩家工廠,並讓員工休假。德國最大的氨氣和尿素生產商Stickstoffwerke Piesteritz關閉了其在Saxony-Anhalt的氨氣工廠。
當然,冷眼旁觀絕非正確的選擇,因為不久之後,德國企業的全球客戶,包括台灣,將很快就開始感受到德國工業崩解傳來的陣陣涼風。
熱門點閱》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中時新聞網」,原標題〈德國翻船 全球產業打哆嗦〉。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