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壽全/別汙名化隔離!確診康復者比接種疫苗者更安全

●施壽全/馬偕醫學院兼任教授

新冠肺炎從前年年底肆虐迄今,已在全球造成將近兩億人感染,390多萬人去世的重大災難,著實讓人感到震驚與難過。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僅有約2%的死亡率,也代表著還有98%的存活率,這不能不說是面對這個世紀性的劇烈風暴,還堪可讓人覺得「不是那麼絕望」的訊息。

那麼,這麼多能存活下來的個體,未來的景況會是如何呢,當然也是個值得關心的議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重後遺症非「通例」

雖然新冠病毒十分頑強刁鑽,為求「生存」與持續擴散,不斷的自我改造與突變,也的確一直有一些「個案報告」,描述感染了病毒之後,會在一段時間之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陽性反反覆覆,也可能在身體引起心肺、神經乃至於生殖與血液等等方面機能障礙的後遺症,但這些個案只是少數或極少數,絕非「通例」。

新冠肺炎基本上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意思是說,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堅實證據(solid evidence),證明說這個病毒會普遍造成「慢性帶原」的狀態,若是慢性「帶原」,則感染過後的某些人,就將會在社區中成為長期的隱形傳播者,使疫情的控制增添極多變數,但所幸狀況並不是如此。

▲新冠肺炎疫情。(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確診康復者 比接種疫苗者更安全

感染了新冠病毒而成為所謂「確診者」,經過「相當時間」之後康復了,則絕大多數的人,其身體具備的抵抗力,若放在一致性的基礎上比較,則一定是比打過疫苗的人要增強許多;因為感染了「整隻」病毒的人,身體免疫系統啟動的反應是「全面性」的,絕對比疫苗產製,只能針對病毒部分構造的相對「選擇性」,要更周延與綿密。

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抵抗力可以維持多久?是否一段時間後要再打疫苗補強?這個瘟疫會不會「流感化」,所以眾人每年或定期都須要施打疫苗?目前還沒有完全肯定的答案,但對於當下的情形,依據科學的原理可以說,「確診過康復」的人,會比打過疫苗的人「安全」,當然也比貌似健康,但其實我們根本不曉得是否是急性「無症狀帶原」者的人,顯然更可以讓人放心的接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當然是相當危險的事,但若結局是可以依據科學的規範「解除隔離」,消極面來談,無論狀況是否是還有些微但無臨床意義的核酸反應,或身體已產生了足量的抗體或其他防禦機制,都代表著這個人已「不具傳染力」,職場就不能排斥他的回歸。

積極面看,歷劫抗疫成功,「大難不死」,則社會不僅不該將其污名化,還應當做「英雄」般的給予「必有後福」的接納,才是正確的態度。

▲台中北屯家族群聚,造成21人染疫,其中李先生(右2)康復出院,淚謝醫護。(圖/台中醫院提供)

熱門點閱》

► 林忠正/東元經營權父子之爭 揭露大眾資金被私人濫用

► 李沃牆/大陸「滴滴出行」突遭審查 揭開美中數據安全冷戰面紗

► 單驥/「反殖民主義」外加「一帶一路」 中國如何重塑全球新秩序?

► 鍾文榮/醫療口罩價格 是不是該「解錨」了?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轉載自「蘋評理」。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