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竣民/「史上最硬教召」就決定靠「露營」嗎

● 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主編

隨著新制教召(5天延長至14天)即將在下個(3)月正式展開試行,先前衍生出熱議的話題卻不會因此而終止,只怕會產生另一種民怨的蔓延。

雖然有鑑於近日國內疫情再次的升溫,軍方也已經表示受教召的教召員一旦在入營時,都會提供快篩試劑進行篩檢,若出現陽性將會立即送醫複驗;且無論複驗的結果是否確診,該教召員都會立即遭解召,但仍視同完成該次教召,以杜絕疫情進入國軍營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民防衛動員署在去年年底已由總統揭牌,希望在後備動員整備上能有全新風貌。(圖/總統府)

這些國防部針對疫情升溫後的措施,當然必須越謹慎縝密越好,畢竟教召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工作職場與生活環境,加上軍方長期以來連坐法式的領導統御,入營前若有漏網之魚在召訓期間染疫,除了惹來高層的「震怒」,就連民眾恐怕也無法接受,可別忘了2020年的「磐石艦」案,殷鑒不遠矣。

先前歷經風風雨雨,全民防衛動員署在去年的年底已高調掛牌正式營運,而我國後備動員在整個組織結構與運作實效性上,是否就能脫胎換骨,大改先前動員教召訓練的思維窠臼,並結合新型態的全民防衛現實情況,妥善完成各項後備動員勤務,這樣巨大的改造工程,絕不是放放大話,就能取信於民,恐怕還是得做出一些實績,才能讓社會大眾及輿論改變觀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招牌卻是同批人作業

這其中最大的關鍵問題在於整個組織人員根本是換湯沒換藥,雖然換了一塊新招牌,卻依然是同一批人在作業,少了外界的資訊注入與反饋,要讓軍方改變沿襲已久的作法,在現在漸趨保守的軍風下,基層的想法其實很難能夠上達決策高層,而決策高層卻又常是活在上個世紀他們所熟悉,卻落伍的思維中,這才是國軍所要嚴正面對的問題。

▲新制教召射擊訓練提升至28小時、射擊總發數增為183發,但現實的硬體靶場設施卻充滿變數。(圖/總統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坊間從去年新制教召傳出後,不管是選員以「後退先用」為原則、訓練課程延長(包括:專長複訓、射擊訓練、組合訓練、戰鬥教練、災害防救…等),期能加強戰備及戰鬥能力,而社會上早就氾濫著「史上最硬教召」的名詞回應。

但是,如果再認真檢視所公佈的召訓課程內容,其實對於服役過的社會人士而言其實是充滿著破綻與不切實際,這也就是後備教召的部隊難以會在幾天的召訓中獲得戰力的原因。

雖然國防部高層早就放出教召營得「全程野宿」住帳篷、現地野炊、不能訂便當、叫外送……藉此訓練後備部隊機動紮營、拔營的能力,同時熟悉戰時所賦予的戰術位置、落實戰場經營,藉此達到「平戰一體」要求……的訊息,實際上卻也暴露出國軍在整體後勤整備上的空虛程度,要真想應對實際的戰爭威脅恐怕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動員教召不僅是人力召集的業務,後勤能量能否支持才是部隊能否作戰的關鍵。(圖/屏東縣後備指揮部)

當後備動員教召的部隊在任務型態上反覆修正,高層只幻想把動員部隊當作是「全能戰士」,一會要能海灘守備、一會要能打城鎮戰,現在又統一施訓只有單一型態,整個決策過程的變化幾乎令人眼花撩亂來形容,下級的接訓營在這樣的準備下能不有怨言?如果再面對不是專長代用,就是驢混當馬的應召員所臨時拼湊而成部隊,不管是上層的作戰企圖是什麼,恐怕在那兩週的訓練當中都無法呈現出啥戰力。

▲關於後備部隊的運用與施訓課程一再改變,很難讓國人知道重點任務所在。(圖/軍聞社)

光是被吵翻天的野外宿營,便能看出後備部隊在訓練邏輯上的荒誕,因為在有限的時數下,後備動員在教召訓練的內容上當以專長複訓為主,野外宿營之類的訓練,別說是後備部隊,甚至連目前的野戰部隊有辦法參與的比例亦不高,這也難怪會讓現役或軍事訓練役感覺到搞不清重點!

軍方裝備真夠搞「全程野宿」?

加上軍方長期以來漠視後勤發展的窘狀,有關部隊真的要宿營、野炊、帳棚睡袋、沐浴機…的裝備其實遠遠不足,最擅長的伎倆不就是東調西借,光是應付全台北、中、南三個作戰區,同時才一個步兵營級單位的教召訓練都已經焦頭爛額了,國人真能想像我國一直號稱的2百萬後備大軍?

再者,不要再有將教召員搞很累,就是達到所謂精實的迷思!這年頭已經是科技練兵的時代,訓練講求的是效果,而不再是無厘頭的胡搞亂整、土法煉鋼,只為了讓兵晚上好睡覺,別亂跑,不作亂,這招對教召員而言根本不太適用,因為消極抵制的招式也很多。

究竟部隊要訓練哪些科目,也不是為了湊足長官的天數/時數,那種先射箭再畫靶的套路只會讓人感到軍方是真的在玩,並非在玩真的!從公佈射擊訓練自12小時增至28小時、射擊總發數從86發增至183發(手槍35發、步槍45發、機槍69發、迫砲34發)的數據看來,便能讓應召員充滿疑惑。

▲陸軍已規劃後備動員教召的部隊將實施野外宿營,然而這樣的訓練科目是否能結合台海實戰所需卻引發爭論。(圖/中華民國陸軍)

其實後備動員的教召訓練,除了國人的「心態」必須先導正以外,過多智庫或研究機構高談闊論的改革藥方,其實對一般人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如果應召員的心態對於專長複訓是認為沒必要;而且是浪費時間,這在訓練實效上就已經未訓就先打上折扣了。

其次,這些早已與軍隊生活脫節的社會人士,在生活管理上不會融入短暫的召訓建制單位內,向心力低落的團隊,只會造成接訓單位幹部的沈重壓力,讓這些應召員過得平安、妥適,反而還遠比嚴格施訓來得重要。

▲全國動員3個步兵營級宿營時,即能驗證出軍方在整體後勤整備上的能量不足之處。(圖/ETtoday資料照)

當大家都睜大眼睛看軍方如何操練這首波教召新制下的白老鼠時,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樣的制度會有效的被執行多久?或許此新制教召也只是另一個為挽住長官顏面的「艾森豪小夾克」版。可能沒多少人認真去思考新制教召能讓應召員恢復多少軍事專長,但如果能帶動國內另一股露營風,應該也算是另類教召績效!

熱門點閱》

► 顏慧欣/國際判決後 韓國擋福島水產有理?日韓WTO爭端案非台灣擋箭牌

► 顏慧欣/核災區食品將進口 日韓WTO爭端案非台灣擋箭牌

► 李沃牆/春節過後民眾「蛋蛋的」哀傷 「凍漲補貼」救急不救窮

► 藍弋丰/奧運從來都離不開政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