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人物 看企業老闆的管理藝術

▲書架,書櫃,居家,佈置。(圖/unsplash)

▲俗語說「管理是一門藝術」,本文試圖透過歷史人物之介紹,提供給企業主管們,進一步了解為何「管理是一門藝術」。(圖/unsplash)

● 余祖慰/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副教授

管理起源就西方文獻「Maneggiare」(義大利語)是指騎士駕馭馬匹朝向特定目標的過程。中國古書《周禮》又稱《周官》指「管」,鎖匙、門戶起開之掌握為手段;「理」,紛亂中整理出頭緒,原理原則之建立為目的。換言之,「管理」乃以「管」為手段,而達成「理」之目的;「管」居先,「理」步後,並稱「管理」 。管理實務大多將「管理」定義為「群策群力,以竟事功」 (Getting thing done through people)。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淺談春秋五霸的管理藝術

俗語說「管理是一門藝術」,過去傳統管理學教科書大多以西方為例介紹管理案例,本文試圖透過歷史人物之介紹,提供給企業主管們,進一步了解為何「管理是一門藝術」。首先,我們以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淺談這五位霸主的管理藝術:

1. 齊桓公 (形象第一):

齊桓公,姓姜,名小白,齊國第十五位國君,為了實現理想,能完全拋棄自己的偏見,大膽又絕對的信任,重用有「一箭之仇」的管仲為宰相。光憑這一點,便足以證明齊桓公是一位了不起的老闆;一個長於分析與企劃(管仲),一個長於決策、富有想像力及創意(齊桓公),歷史上千古難逢的企業最佳拍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特別注重企業形象,率先以「尊王攘夷」作為當時的霸權代言人及天下共主。因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 主管(我)敢用能力比我強的部屬嗎? 管理學理總是鼓勵主管要雇用比你(妳)聰明或能力強的人,但是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做到呢?特別是初任管理職務的菜鳥主管,鞏固自己地位都來不及了,更遑論去找個比自己優秀的部屬來威脅自己。

管理學理一再強調要善用比自己聰明或能力強的人,這難道有錯嗎?在理論上的主張當然是合理的,但是任何理論與實務探討時,都必須將其原始假設予以還原,也就是說,你(妳)應該要、也應該會喜歡善用比你(妳)聰明或能力強的人,不過只有當你(妳)是老闆時,因為只有老闆是無可取代的,也只有老闆是最終的受益者。例如齊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業;秦始皇利用韓非、李斯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劉邦有張良、韓信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謀,而成為西漢的開國之君;劉備以「隆中對」識得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勢等皆是。

2. 宋襄公 (悲劇英雄)

宋襄公,姓子,名茲甫,宋桓公次子,其人長於企劃、工作認真、卻拙於執行,無法控制情緒、 缺乏耐心,其性格導致於管理上有極大的缺陷。《史記》及《東周列國志》曾記載「宋」、「楚」兩國泓水之戰,其大意是說「宋襄公為了與楚軍決戰,特別製作了一面寫有『仁義』兩個大字的軍旗,當楚軍渡河時,上大夫公孫固請趁其半渡時擊之,宋襄公指著大旗說,你沒看到仁義二字嗎?寡人以堂堂之師,哪有趁人之危,半渡而襲擊之道理。結果等到楚國軍隊完全渡河,宋襄公所率領之大軍被擊得大敗」,後世譏之為「宋襄公之仁」。由此可知,缺乏決策判斷的企業經營者,須負企業經營成敗之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 晉文公 (大器晚成/時勢造英雄)

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晉獻公之子,43歲為避驪姬之亂,流亡翟國,55歲流落曹國,投奔衛國,顛沛流離在外19年,62歲時得力於秦穆公之助,回晉國取得君位, 67歲時以城濮之戰擊敗楚國,登上中原霸主之寶座,69歲病逝,結束其戲劇化的一生。

從現有史料中,似乎看不出晉文公有鴻鵠之志,其性格缺乏鬥志、安於現狀,沒什麼政治野心及積極規劃能力。他不像齊桓公雄才大略,決斷力強,也不像宋襄公富理想,工作認真。尤其是流浪各國期間到處有美女垂青,因此,即位後第一件大事便是處理美女們的問題,充分實現中國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

嚴格來說,以現代管理的角度來看,晉文公並不符合一位優秀的企業經營者條件。然而,他對待部屬熱情寬厚、拿得起、放得下、不懂得懷疑部屬、重感情、隨遇而安是與其他領導者不一樣的地方。因此,晉文公的成就霸業,與其說他努力,不如說是其獨特的性格反而成為其優點,造就了昔日的部屬與妻女硬把他推上這歷史舞台。

4. 秦穆公 (西部拓荒英雄)

有一句話是「怕老婆的男人,重感情而且度量大,較能忍受挫折,約束情緒,比較容易成就大事業」來形容獨霸西戎地區的一代雄主-秦穆公。尤其是經過長達16年兄終弟及的等待,秦穆公即位時已是近30歲的君主了。為實現其稱霸天下的雄心,用五張牛皮,向楚國贖回曠世良才-百里奚。

由於秦國位居西陲,離中原各國甚遠,有如花蓮或台東的公司一樣吸引人才不易。因此,「用人唯才」是秦穆公作為君主值得稱許的地方,經營策略上不與中原各國為敵。秦穆公作為西部拓荒英雄,稱霸於西戎,促成了250年後秦孝公變法的成功,日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基礎。

5. 楚莊王 (忍耐與沉潛)

楚莊王其人思慮周密,城府極深,忍耐力相當強,重用孫叔敖做為智謀諫士。做為一位君主,可以三年不發任何命令,察言觀色部屬行為及審時度勢內、外在環境。「三年不飛,一飛必沖天,三年不鳴,一鳴必驚人」,正是顯示出他獨有的耐性及過人的智慧。

▼從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淺談這五位霸主的管理藝術。(圖/翻攝自網路)

結語

歷史是一面鏡子,由以上五位霸主的不同的經營管理似乎對於企業經理人的啟發,齊桓公的「形象策略」;宋襄公的「宋襄公之仁」;晉文公的「拿得起、放得下」;秦穆公的「用人唯才」;楚莊王的「忍耐與沉潛」,都是寓意深遠的經營管理。現代的企業經營者,在做管理決策時當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其實,從管理的思維俯瞰,作為企業經營者在管理上仍存在有看不到的「盲點」。宋代蘇東坡〈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就是因為「身在此山中」,所以才有「不識廬山真面目」,正是企業經營者必須突破之處。

另一則是有關「燈下黑的故事」,中國大陸央視《雍正王朝》裡,曾有一段敘述,其大意是說,年羹堯擔任西北撫遠大將軍要平定青海和碩特蒙古羅卜藏丹津叛亂時,用大軍把當地團團包圍住,確定叛軍就在圈子裡,但是卻怎麼找也找不到,每天派出去的探子,沒有回報消息就殺掉,越殺越手軟,消息還是沒有。鄔先生看著地圖,問年羹堯說「我們在哪兒啊」,年羹堯手指著一個地點說「我們在這兒」。

鄔先生就把手上的油燈,放在那個年羹堯所指的那個地點上面,然後又問「現在我們在哪兒啊」,年羹堯說「已經看不到我們了,被油燈的陰影給擋住了」,鄔先生說「這就叫做燈下黑,叛軍就在這兒」,其故事隱喻人們往往對於離自己越近的地方,越意識不到其危機。

本文以言簡意賅的方式闡述這五位霸主領導風格,五位霸主皆有其性格上的獨特風格與長處。然而,是否也有其「身在此山中」及「燈下黑」的經營盲點呢? 因此,本人抱著以「野人獻曝」的精神,提供給現代的企業經營者,在做管理決策時當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現代的企業經營者,在做管理決策時當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新青安2026退場 搶貸潮再現?專家預測房價與租金走勢

►回不去了! 民眾黨的光頭黨主席

►不按牌理出牌 台灣不要成為川普的政治足球

►稅審法草案公聽會 我思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