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賢明/政大財政學系教授
我對發放現金這種紓困方式其實很保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臺灣儲蓄率一直很高,不像歐美的儲蓄率偏低,基本生活維持應該沒問題。
第二,臺灣這波面對疫情並沒有封城,基本的經濟活動沒有消減。
第三,目前臺灣面對的不確定性並不是必要性消費(飲食健康),而是非必要性消費(觀光旅遊)。
第四,這些非必要性消費的振興關鍵不是在缺乏動能,而是大家覺得消費有風險不願意(或被勸阻)外出,採用現金發放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幾個前提下,發放現金的用途作什麼?2008年發放消費卷都沒達到刺激消費的功能,有什麼理由相信發放現金會更能振興消費?要幫助弱勢族群,怎麼去確定這些人有銀行帳號收取現金?怎麼確定他们能收到錢?若要重複一次消費卷的流程(但不給卷給現金),整個行政流程有可能快速發放現金?
最後,臺灣經濟目前最大不確定性來自於歐美,歐美封城後消費動能降低有可能引發進一步的失業,但這個失業的影響幅度還要觀察,緊急發放上千億現金很可能是在浪費子彈。
建議幾點政府可以作的措施。
第一,針對中小企業補貼健、勞保費用,降低營業成本來確保不會裁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政府可以帶頭降低租金,並要求大型保險公司同時降低租金,減低廠商的營運成本。
另一個比較有創意作法是政府可以利用疫情時候鼓勵非假日休假,這樣避免群聚效果又同時振興這些觀光旅遊。一個可能作法是將旅遊業紓困金額來低價購買這些飯店的「平日」住宿或觀光額度,將這些額度便宜販賣來推廣平日的觀光旅遊,同時也要求這些旅館當日不能超過六(或七)成的住房率。這種作法可振興經濟,也降低了群聚感染的風險。
有這麼多政策可以想,不要動不動發現金吧!
熱門推薦》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