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隨著美國選舉日的逼近,選情愈加緊張。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投入三大搖擺州進行密集行程,致力於透過經濟與民生政策吸引中間選民。與此同時,川普(Donald Trump)藉拜登的「垃圾」言論掀起情緒風暴,試圖借此引發基層選民的不滿情緒。這場選戰不僅攸關白宮之位的歸屬,更揭示當前美國政治分裂的現實。雙方的競選策略截然不同,呈現出各自對選民心理的深刻解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賀錦麗深入搖擺州 經濟民生策略吸引選票
賀錦麗這次深入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和威斯康辛等搖擺州,透過具體的政策訴求穩住中間派和溫和選民的支持。她在賓夕法尼亞強調,拜登政府致力於重振製造業,並強調民主黨的政策旨在改善工人階層的生活條件。賓夕法尼亞的工業基礎深厚,這種針對藍領勞工階層的政策能增強民主黨在當地的支持度,也傳達出拜登政府重視經濟穩定與就業成長的立場。
密西根的行程同樣緊扣產業發展,尤其是汽車產業的轉型。賀錦麗提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推動計畫,並承諾提供支援,以確保傳統汽車製造工人在產業轉型中不被遺棄。密西根是美國汽車產業的重鎮,當地選民對於就業穩定充滿需求與期待。賀錦麗的承諾不僅展現出她對工人需求的關注,也為拜登政府在此一產業的政策執行力增添信心。
在威斯康辛,賀錦麗的策略則側重於中產階級家庭的福利和教育支持,這些議題直接關係到當地大多數選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她強調拜登政府將優化教育資源,推動兒童早教計畫,並提出減輕稅負的方案,幫助中產家庭在經濟負擔上獲得緩解。這些針對民生需求的政策,旨在贏得中產選民的信任,使民主黨在威斯康辛擁有更為堅實的支持基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利用「垃圾」言論攻勢 激發基層情緒反應
川普在選戰中選擇放大拜登的「垃圾」言論,將此事件塑造成拜登陣營「輕視基層」的象徵。他在威斯康辛的集會上穿著高亮背心站在垃圾車旁,通過誇張的視覺效果強化其「拜登輕視基層」的形象,試圖引發基層選民的反感與反叛情緒。川普的這一行動意在強化其「與基層站在一起」的形象,使選民對拜登的領導能力產生懷疑,形成情緒化的選戰氛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拜登的「垃圾」言論源於近期他在一次私人籌款活動中的評論,該活動對記者公開,拜登提到部分共和黨支持者存在「垃圾資訊」,指這些人受到反移民陰謀論的影響,尤其是在新聞來源選擇上被誤導。他的話被解讀為批評選民資訊來源的可信度,而非選民本身。不過,川普立即將其擴大為「拜登輕視基層」的證據,並在多次集會上強化這一印象,以吸引支持者情緒。
川普陣營的宣傳機器迅速推動這一話題的擴散,以強化拜登及其支持者與基層群體之間的分歧。川普利用情緒操作擴大話題影響力,將拜登定位為脫離基層、服務於精英利益的象徵,並暗示其政策未能惠及廣大工人階層。這種情緒操作的策略顯示出川普陣營在吸引基層選票方面的靈活性與熟練操作。
此外,川普強調拜登的「垃圾」言論背後反映了民主黨對基層群體的疏離感。他將民主黨描繪成一個服務於精英利益、忽視基層需求的政黨,這種策略在川普堅定的支持者中引起共鳴,也為其競選活動增加了更多的情緒張力。川普希望借此情緒性操作,讓選民對拜登失去信心,並進一步凝聚支持者,為其爭取更多的搖擺選票。
副手候選人華茲與萬斯 政策訴求各異
除了主將的激烈競爭,副手候選人也扮演關鍵輔助角色。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華茲(Tim Walz)積極投入競選活動,並針對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提出具體政策。華茲以其務實、穩重的形象吸引中間選民,他重點強調民主黨對於交通網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視,希望通過基礎設施提升和科技投資,贏得年輕選民與中產階級的支持。華茲的政策輔助形成了對賀錦麗的有力支撐,體現出民主黨在技術創新和社會進步方面的政策決心。
另一方面,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萬斯(JD Vance)則以激進的保守立場拉攏川普的基層支持者。他強調移民限制和邊境安全,並強烈批評拜登政府的經濟政策,主張「美國優先」,試圖將自己與川普的「保護美國」形象緊密聯繫。萬斯的立場迎合了共和黨支持者對外來移民和全球化的疑慮,使其在保守派選民中獲得更大的吸引力。萬斯強硬的立場增強了川普選戰的侵略性,也讓共和黨陣營的選民對其政策更加堅定。
情緒操作與政策訴求的對比 選戰策略大解析
此次選戰中,賀錦麗和川普在競選策略上展現了顯著的對比,折射出兩陣營對美國政治現狀的不同解讀。賀錦麗的行程注重細緻的政策推廣,以期通過民生福利、經濟穩定等實質訴求吸引溫和中間選民。她的政策訴求集中於具體的產業和經濟議題,試圖將民主黨塑造成「實務主義者」的形象,以展現出民主黨對當前經濟挑戰的應對能力。她希望通過穩定且具體的政策,傳遞出民主黨是一個有能力引領經濟復甦的政黨。
相對而言,川普則選擇以情緒操作為核心策略,通過拜登的「垃圾」言論激起基層選民的情緒反應,刻意強化其「反精英」形象,迎合美國深層的社會文化分裂。川普透過強烈的情緒渲染,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與基層同在」的領袖,試圖使基層民眾對拜登的領導產生強烈的抗拒心理。這種策略利用美國現存的文化分歧來動員選民,使選情進一步陷入極端對立的態勢。
川普和賀錦麗的競選策略反映了當前美國選民的不同需求與期望。賀錦麗通過政策吸引溫和選民,試圖穩定並擴大拜登的支持基礎;而川普則訴諸情緒和文化,凝聚保守派選民,形成一個強大的支持圈。這種策略對比使得選戰更具戲劇性,選民們必須在政策與情緒之間做
選戰進入高潮 未來美國方向待揭曉
隨著選戰進入最後倒計時,雙方的激烈競爭已達到白熱化。賀錦麗透過政策細節打動中產和搖擺選民,力圖呈現穩定的改革者形象;川普則聚焦於基層支持,通過激發情緒操作來維持高漲的支持率。選舉結果將揭示美國未來四年的方向,不僅決定了白宮的主人,也反映出美國當前的社會文化分裂程度。選民們將在這場充滿對立與激情的選戰中,做出影響深遠的選擇。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作者授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