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
拜習會在14日下午舉行,這是拜登在2020年當選總統之後,首次與習近平面對面,當然是歷史性的一頁。全球都在關心的是兩人究竟談出什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中在烏俄、氣候議題上達成共識
首先,這次會談比原訂時程還要長,共花了3小時12分,這是中美雙方從川普到拜登一路發動經濟「圍堵」到政治「圍堵」,有意形成「新冷戰」架構,不斷激化雙方緊張氛圍之下,首度舉行高峰會談,部分議題當然是需要多一點時間來相互說明與澄清。俄烏戰爭是個焦點,台海議題更是重中之重。再加上雙方經貿爭議,原則性與政策性的對話顯然是不可避免,自然會談時間會超出原本預期的時程。而此次會談,達成兩項具體成果,一是美中達成共識,俄羅斯不能在烏克蘭使用核武,二是雙方將重新進行氣候談判。此外,美方期望北京緩和北韓的飛彈及核試行動。
拜、習在國內底氣更足 習近平外交政策更具雄心
其次,對拜登來說,8日才舉行的美國期中大選,結果出乎拜登與國際的意料之外,民主黨雖然失去眾議院的多數,但是卻維持住參議院的優勢,讓拜登避開「紅潮沒頂」的跛腳窘境而更有信心,甚至還有意尋求連任。美國國內政局底定,拜登底氣更足,自然會對過去兩年來的外交政策更有信心;相對地,習近平在上月中旬中共二十大,確定他在中共領導的地位,直追毛鄧。進入第三個五年任期,習近平的底氣更足,不過,在策略上,習近平顯然有著比拜登更大的國際政治謀略與視野,並且善用當前國際外交與經濟的新趨勢(歐盟、日韓等國紛紛與中國接近),讓北京對國際影響力日漸增強。氣勢與策略上,習近平顯然比拜登還要來強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中盼和盼穩 雙方認知仍存落差
再者,中美雙方表達了希望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這一基本意願。習近平向拜登表示,中美三重共同利益,包括不衝突、不對抗、和平共處這一最基本的共同利益,及雙方需要從對方發展中獲益,和全球經濟疫後復甦、應對氣候變化、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也離不開中美協調合作等共同利益。拜登的回應是將美方以往所提到的「四不一無意」的承諾擴大成「五不四無意」,包括:尊重中國的體制、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援「一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雙方看似和諧,但是「希望對方」和「雙方現況」明顯是有落差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中在台海議題上各執一詞 埋下未來「最大爭議」伏筆
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台海兩岸關係,拜登表示,雖然說北京目前沒有立即入侵台灣的計畫,但美國反對北京對台灣採取「脅迫和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動」。習近平的回應是「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台獨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總統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持『台獨』,無意將台灣作為謀求對華競爭優勢或遏制中國的工具。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明顯地雙方對於台海議題上的分岐性可以說是各說各話,各自表述自己最強硬的立場,同時也「期待」對方應該尊重彼此的承諾。等於埋下雙方未來「最大爭議」的伏筆。
台美中難達共識 放任情勢惡化將助長台海緊張情勢
對此蔡政府表示,「欣見拜登總統重申美國政府的一貫政策,並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和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行為。這也再次充分展現,台海的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重申持續站穩「四個堅持」、持續強化「四大韌性」,就是台灣的立場。堅持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而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的責任。
本質上,台美中三方都有所表述也有各自的堅持,但是對於「一個中國」、「台獨」與「台海維持現狀」的定義根本沒有共識,也沒有認真坐下來坦誠對談的誠意。放任情勢惡化,等於助長台海緊張氣氛。
美中重啟對話機制 北京:美中關係目標不應僅是避免衝突
最後,拜習會還達成了具體與積極的修復關係承諾,像美中正朝著重啟更多定期對話的方向前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明年訪問中國大陸等作為;然而儘管王毅表示拜習會「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以及世界和平發展前景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戰略性溝通。」「為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係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將有利於推動兩國關係逐步重回健康穩定的正軌。」但是正如北京官媒《環球時報》社評指出:「這次元首會晤的結束,將成為中美進行更廣泛溝通、並通過溝通尋求務實合作的一個新起點。……而處理好中美關係的目標,也不應該僅僅是避免衝突。」看來北京所期待的比華府還要多啊!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