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和習近平於14日,藉出席G20領導人峰會之便,進行雙邊會晤。(圖/路透)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11)月14日,藉出席印尼峇里島(Bali)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之便,進行雙邊會晤。拜登上任20個月來,曾與習近平有過5次通話,但這次將是兩人首度面對面會談。美方先前就已透露這次「拜習會」的訊息,但中共外交部延至11日才正式對外宣布,我判斷這和美國期中選舉有關。因為選舉結果,對於拜登未來兩年的政策作為,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中共或許認為,之前不必急著表態。
美國期中選舉僅現「紅色漣漪」 川普極端路線受質疑
出乎外界的預期,美國這次期中選舉並未出現「紅潮」,共和黨雖在眾議院取得領先,但成績並不理想;參議院看來則是勢均力敵。川普選前來勢洶洶,選後顯得有些氣急敗壞。拜登則表現出一付泰然自若的模樣,準備迎向他第二任的挑戰。
前眾院議長奧尼爾(Tip O'Neill)說過一句名言,即「所有政治都是地方的」。這次選舉的投票率較2018年期中選舉高,年輕族群積極參與,關心的是經濟、婦女墮胎權、槍支濫用、高學費等內政問題,拜登的自由派立場顯然較受青睞。共和黨只知減稅,但沒有提出解決通膨和經濟衰退的辦法。
另外就是今天美國的民主亂象,政治與輿論「極化分裂」嚴重。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民調顯示,美國選民極度擔心此次期中選舉,逾8成選民認為,兩黨鬥爭白熱化將摧毀國家,這讓川普的極端路線受到質疑。選舉結果與其說是拜登的勝利,不如說是川普的失敗。
▲美國此次期中選舉結果與其說是拜登的勝利,不如說是川普的失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藉會面釐清各自立場 維持「鬥而不破」符合雙方利益
這次「拜習會」討論的議題非常廣泛,包括雙方競爭和合作的部分,但沒有人預期會產生具體的成果。僅管如此,雙方把競爭的議題擺在檯面上,釐清自己的基本立場,不僅可以避免誤解誤判,勿使雙方關係螺旋式下降,而且可以透過利益交換,開拓其他議題的合作空間。
不可否認,從今年8月初發生裴洛西訪台風波後,不僅造成中共對台武嚇的「常態化」,而且中斷了與美國原本剩下不多的幾個溝通和對話機制,包括美中軍事對話和溝通管道。美國軍方對此感到焦慮,且不時提出中共武力犯台的「時間表」。但據《南華早報》報導,部分專家認為中美雙方近期的對話,語氣都比先前緩和。這就為「拜習會」創造有利的氛圍,畢竟維持一個「鬥而不破」的中美關係,還是符合雙方的利益。
美中在台灣問題上互不讓步 雙方核心分歧難解
「台灣問題」被認為是「拜習會」討論的重點,會前拜登已公開聲稱,美方「不願作出根本性讓步」;中方也沒有示弱,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把立場說得很清楚,強調美方應該遵守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而不是所謂《台灣關係法》。美方應停止與台灣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停止售台武器,並以實際行動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中美立場沒有交集,也不期待兩國領袖的一次會面,就會產生重大突破。
歐洲未全面隨美抗中 中方可把握良機擔任調停烏俄要角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金沛雅(Patricia Kim)表示,中國關切美國的台灣政策,但對美國來說,最近幾個月的優先事項是警告中國,不要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幫助。因此,俄烏戰爭會是拜習會討論的另一個重點。我認為,只要美國不跨越中國在台灣問題的「紅線」,雙方實際上可以找到處理俄烏戰爭問題的共同利益所在。
在普丁下令出兵烏克蘭後,北京表面維持「中立」,實際上立場偏向俄羅斯。尤其在俄軍久攻不下,甚至威脅動用核武時,中共的處境更是左右為難。因為,2013年12月中烏簽署友好合作條約及發表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時,中共曾承諾一旦烏國遭受核武攻擊,北京將提供烏國安全保證。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北京希望這場戰爭早日結束。
▲普丁下令出兵烏克蘭後,北京表面維持「中立」,實際上立場偏向俄羅斯。(圖/路透)
此外,有中國大陸學者認為,在當前美國加強圍堵中共之際,歐洲各國並未完全支持美國立場。故中共應把握良機避免惡化中歐關係。學者建議,中共可以擔任俄與北約談判之調停要角,如要求北約承諾停止進一步擴張,以換取俄同意不使用核武,如此俄烏都可保全顏面。
蔡政府除寄望美國外無其他選擇 台灣要成為下個烏克蘭嗎?
拜習會觸及台灣的利益,蔡政府當然會備感關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對媒體做例行簡報時表示,美方將在會後向台灣簡報拜習會晤結果。蘇利文相信,對於美方在支持台海和平穩定,以及基於《台灣關係法》承諾提供台灣國防物資的立場,台灣會感到「十分放心與安心」。
我認為蔡政府除關注外,還存有相當期待。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之音》專訪,談到他對「拜習會」的想法時表示,若美國高層或總統、副總統,能夠與中國領導人交談,處理對台海和平與穩定或中國違反現狀的擔憂,他認為這將非常有助於地區和平。吳釗燮認為兩岸之間已一段時間沒有官方接觸,若美國能與中方談及關於台灣的一些關切,對台灣也將非常有幫助。
兩岸沒有直接溝通的管道,蔡政府除了寄望美國傳達訊息外,似乎沒有其他的選擇。但基於拜登政府處理阿富汗撤軍問題的教訓,台灣擔心會成為美中談判桌上的一個籌碼,甚至從「棋子」變成了「棄子」。
小布希總統中心(George W. Bush Presidential Center)日前宣布,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將與蔡英文總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本月16日視訊同台,主題是「為自由奮戰」。聽到這個訊息,讓人不勝感慨。湧上心頭的問題是:台灣要成為下一個烏克蘭嗎?兩岸關係有必要走到俄烏戰爭的地步嗎?美國會為台灣而戰嗎?
▲美國前總統布希16日將與總統蔡英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視訊同台。(組圖/達志影像、ETtoday、路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我們想讓你知道…蔡政府除了寄望美國傳達訊息外,似乎沒有其他選擇。但基於拜登政府處理阿富汗撤軍問題的教訓,台灣擔心會成為美中談判桌上的籌碼,甚至從「棋子」變成了「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