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大罷免艱難路 賴清德得正面迎戰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出席新莊造勢晚會。(圖/記者林敬旻攝)

▲未來還有約五個月漫長時程要走,能否讓運動維持熱度、甚至升溫將是大罷免成敗關鍵。(圖/記者林敬旻攝)

●顧爾德/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經過一個春節假期,「大罷免」已在全台各地被煽動起來,二月三日發動罷免的民團已將第一批十九位達標的遭倡議罷免立委聯署書、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聯署書送交中選會;接下來二月十日還會提交第二批聯署書。不到一個月有這樣的動員成效頗可觀,但未來還有約五個月漫長時程要走,能否讓運動維持熱度、甚至升溫將是大罷免成敗關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進黨總團柯建銘 倡議大罷免行動

大罷免案是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主導倡議的。一月四日他召開記者會宣稱要罷免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副院長江啟臣及四十一席國民黨區域立委時,包括民進黨黨籍立委在內,許多人覺得這個主張太瘋狂。

總統賴清德雖沒有阻止,府與黨卻也未積極推波助瀾,黨中央還宣稱這是各地方公民的自主行動,民進黨並未涉入。

可以理解民進黨立委與賴清德的顧慮。對賴清德而言,他的鬥性雖強過前總統蔡英文,但畢竟當家不鬧事,他得站穩超越五院的國家領導人高度,並保持與在野領導人協商的迴旋空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民進黨籍立委則清楚,在野黨必定也會發動罷免反制,一旦大罷免戰全面開打,民進黨方面也會有人落馬,到時候朝野勝負還說不準。而就客觀情勢來看,很多選區是藍營穩固地盤,根本撼動不了,例如花蓮、苗栗和金馬外島,發動全面罷免似乎徒勞無功。

柯建銘發動大罷免之後,一向挺綠的年輕政治學者陳方隅公開批評此舉、要「柯建銘總召或許應該要考慮休息了」。之後柯建銘還對民進黨立委發動「超甲級動員」、「請求並令命」綠委們在自己選區成立罷免服務站,民進黨同志林濁水還笑「柯建銘已經抓狂」,因為台灣選制是單一選區,民進黨立委的選區中就不會有現任國民黨籍立委,要他們回選區動員,難道是要罷免自己不成?

此外,柯建銘在朝野協商中,言不及義地冗長發言,被立法院長韓國瑜形容是「一個人在跳水上芭蕾」,老柯也惹毛了民眾黨總召黃國昌,痛罵他「目中無人」;柯總召在協調會上根本不提正事,一些行政部會負責人再三拜託總召要與在野黨溝通的案子,老柯卻根本不在協商中提出,也讓各部會心急如焚。

「老柯」是否真的太老 該休息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柯根本是故意的。」在立法院與柯建銘共事多年的戰友指出,朝野協商時老柯是在裝瘋賣傻,他知道協商根本沒用,去要求黃國昌和傅崐萁高抬貴手只會自取其辱,如果立法院目前藍白綠的結構比例不改變,未來三年民進黨政府就只有繼續被吃得死死、一點反制能力也沒有。因此發動罷免、是改變立法院朝野優劣結構的唯一途徑。

即使不少民進黨人同意罷免是改變目前國會結構的利器,但也認為應該重點罷免而非全面開戰。不過就戰術思考,只挑幾個成功機率高的選區發動罷免,難以讓其他非選區的民眾有參與感,更無法掀起全國性政治高潮;即使台灣現在是單一選區制,柯建銘還會要求選區立委要設置(被林濁水嘲笑的)罷免服務站,目的就是想掀起全國性的罷免熱潮。

老柯提出大罷免主張有其戰略思考,但也有盲點。就像陳方隅批評的「喊出全面罷免,固然可鞏固支持者,但對於各地公民團體間的聯繫、策略制定,不確定是否是合適的時機,更何況全面罷免的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

陳方隅點出一個重點,民進黨一方面宣稱罷免是地方公民自主發動的,但高居廟堂已久的民進黨事實上與公民團體的互動已漸生疏。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立法院預算審查到最後階段,民進黨團一度有意「放鳥入議場」,也就是複製太陽花模式,讓在場外在抗議野黨「三大案」亂修法的青鳥們衝進議場。

不過,民進黨黨團和立法院外組織抗爭的公民團體並沒有深入互動,甚至連場外青鳥代表已開會決議不進入議場都不知道。也由於民進黨與公民團體生疏,在地方動員也只能靠立委、議員與黨部,因此總召才會要求立委回自己選區動員罷免,而被笑是要「發動罷免自己」。

這裡頭一個弔詭是,要罷免藍委的選區沒有在地民進黨立委區,地方政治聲勢自然相對弱小,如果又無法動員公民團體參與,運動力道必定更微弱。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圖/記者李毓康攝)

黃國昌在咆哮什麼?

不過柯建銘的大罷免策略的確在春節期間發酵,第一波罷免初步聯署還算成功,也讓兩個在野黨不敢輕忽。黃國昌以民眾黨代理主席身分向賴清德喊話,要他在民進黨中常會表態不支持大罷免,否則將會反制發動罷免綠委。

被他點名的一位是屏東立委鍾佳濱、一位是高雄立委許智傑,不知道黃國昌是被大罷免的氣勢嚇到才胡亂點名,居然是挑兩個綠油油選區的立委宣稱要對他們開刀。

其實民眾黨最不需要擔心罷免,因為他們八席都是罷不了的不分區立委。即使大罷免再怎麼成功,頂多就是淨贏(扣除國民黨反撲可能罷免的綠委)兩、三席、讓國民黨從第一大黨變成老二,但很難一次罷掉十席以上藍委,所以民眾黨還是可以當他的「關鍵少數」,悠遊藍綠之間獲利。

即使民進黨要自己發動倒閣讓國會提前改選,民眾黨也不會支持──以民眾黨現在政黨支持度,改選後不分區席次一定不會有八席那麼多。雖然席次會減少,但依美麗島電子報發布的國政調查顯示,民眾對民眾黨的好感度,在去年六月柯文哲弊案爆發後急速下挫,但八月到十二月間已止跌上下浮動,今年一月更明顯回升。這也代表著民眾黨關鍵第三黨的地位還不至於消失。

▼其實民眾黨最不需要擔心罷免,因為他們八席都是罷不了的不分區立委。(圖/記者周宸亘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完全的統治無能

倒是大罷免讓國民黨得頭疼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新北市黨部新春團拜時批評大罷免說,總統賴清德就任至今字典只有「鬥」,想鬥垮在野黨和對手,但以力服人只會造成對立;民進黨搞惡「罷」不問是非,他要求國民黨員勇敢「以戰止戰」。

其實朱立倫沒資格說上述這些話,就是因為他這個黨主席無能,駕馭不了黨鞕傅崐萁,讓不想溝通、只想以力服人的花蓮王殺紅了眼,亂修法、亂刪預算,讓整個政府失能停擺,彷彿要拿台灣當成奉送給北京的貢品,最終搞到天怒人怨,激發出大罷免的能量。

即使朱立倫還有問鼎之志,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有逐鹿之心,但這個國家若繼續被傅崐萁、黃國昌聯手搞爛,誰接大位都會是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大罷免也不能因為第一階段聯署的順利而過於自信。畢竟第一階段提議只需要1% 的選舉區選民簽署;約一個月後進入第二階段提議則需要10%聯署,挑戰更大;而從聯署過關到投票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如何讓議題持續發酵、罷免運動不會冷卻是更大考驗。

目前推動罷免的公民團體之一經民聯已發表他們對罷免運動的立場,他們認為:青鳥公民運動承繼黨外民主運動的自主精神,不受特定政黨的指揮。「我們基於對台灣民主化歷史的了解,認定中國國民黨此一舊黨國親中政黨應是台灣公民運動驅逐的對象」。

相對於公民團體祭出大罷免檄文,賴清德與民進黨中央也需要對罷免做出堅強論述,不能再只推說是「公民團體自主發動」。相對於選舉,罷免畢竟不是個常態性民主政治手段,這更需要一個建基於民主原則的強力論述,才能說服更多公民支持。

▼賴清德與民進黨中央也需要對罷免做出堅強論述,不能再只推說是「公民團體自主發動」,才能說服更多公民支持。(圖/賴清德競選總部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川普大砍國務院開支 240萬美元「台灣學人計畫」恐不保

►民進黨發動大罷免、大陸推出AI大模型 台灣好自為之!

►蛇年年假 一個總統的武林與兩個人的比劃

►大罷免浪潮 真能改變「朝小野大」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