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華民國國防政策、中華民國南海政策、中共軍事改革與中共強制外交專題等。
共軍也確實在此波軍演於4日中午12時開始後的五個小時內,依照我方國防部所公布的訊息,共對台灣周邊演習區發射11枚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在飛彈試射結束後,海峽兩岸的官方與民間也紛紛做出說明與解讀,但很少人注意到,共軍飛彈部隊在這次備受國際矚目的實彈射擊中,似乎未展現非常高效的飽和攻擊能力。
2022-08-05
烏克蘭部隊雖能在不同地區發動局部反擊,但因烏克蘭迄今仍無法組成一支組織良好的總預備隊,且多數的地面已因融雪而泥濘不堪,不易實施較長距離的機動作戰。此外,俄羅斯已掌握空中優勢,對烏克蘭地面部隊的長距離運動造成威脅,短期內恐怕還不具備將俄軍逐出國土的能力。
2022-03-28
「戰略研究必須以歷史經驗為基礎」,是已故戰略研究宗師鈕先鍾教授在其著作《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中,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道盡戰略研究與歷史間緊密關係。這本《全球戰場》的作者,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退役陸軍中將麥馬斯特就是這樣一位歷史學家和優秀的戰略學者。
2022-01-22
110年國防報告書已於11月9日發布,雖然在「軍事戰略」方面還是維持先前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不過,在實踐軍事戰略指導的「防衛作戰構想」部分,國防部首度以比較完整的文字,說明在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卸任後,相關的調整內容。那要如何看待國軍新版「防衛作戰構想」?
2021-11-23
自今年年初以來,台海安全與穩定已成為國際間、特別是華府關注的焦點。為回應外界、尤其是華府對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的「關切」,國防部近年除持續增加國防預算並擴大對美軍事採購,還向立法院提出五年2400億特別預算,用於採購各式國造武器系統。然而,國防部這些強化措施,是否能產生足夠的效果?
2021-11-06
國防部已在8月底將111年國防預算與相關書表送抵立法院,一如預期引起媒體的廣泛報導,特別是涉及多項美製及國造武器系統採購的軍事投資預算。然而,除武器採購外,111年國防預算書表其實也透露了若干重大的政策調整。
2021-09-16
17日上午共軍的演習雖然在內容方面無太多特殊之處,卻出現一個值得我方警惕的危險訊號;就是共軍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可能太過強調演訓的實戰性,嚴重低估在我防空識別區內進行類似行動所隱藏的風險。
2021-08-20
共軍軍機進入我西南空域演訓雖然已經常態化,但3月底以來卻出現幾個值得關注的變化。像是:「體系化作戰機群的比例大幅增加」、「共軍單位執行『體系化作戰』的能量明顯提升」等特點。
2021-04-13
國防部應該務實地將這些單位的人力與資源集中,編成數量較少、卻有可能在啟戰時派上用場的後備旅,擔任「縱深及城鎮守備」任務。因為只有在啟戰時能形成戰力的後備部隊,才真正有意義。
2020-10-28
若共軍發動「聯合火力突擊作戰」時,國軍的後備旅還未完成與常備部隊的交接;就意味著當共軍發動「聯合登島作戰」時,國軍地面部隊「常備打擊、後備守土」的戰術構想將無法實施,造成極大的混亂。
2020-10-27
隨引進「海上衛士」所創造的「未來性」,可能會被北京解讀為華府與台北聯手衝撞、甚至跨越北京的紅線。縱使北京還奈何不了華府,卻絕對有辦法透過多元的手段,讓台北在某些領域感受壓力。
2020-08-10
2月9日、10日共機繞台與穿越海峽中線,可能是中共再度使用既定、年度計畫性的演訓,搭配經過設計的訊息釋放,有傳達「儘管疫情棘手,但北京在兩岸問題上不會鬆手」的訊號給華府與台北的意味。
2020-02-24
2019年版中國國防白皮書《新時代的中國國防》反映出中國高層對當前兩岸情勢的發展、尤其是台灣問題逐漸與華府抑制北京的舉措連動,感到不滿與不安。
2019-07-25
或許北京認為華府不排除片面採取行動,改變「華府-北京-台北」三方在互動上行之有年的默契;因此決定採取行動傳遞「若華府執意改變默契,則北京也有決心片面改變默契」的訊息。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