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

人稱「洋蔥醫師」,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理性的獅子座,就像《湯姆歷險記》中的湯姆隨時充滿活潑能量,對事情總能有條理、有邏輯性的分析處理。

楊聰財/林千又家暴冰山一角 幫助擺脫家暴夢魘

家暴後遺症可能會對受害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才能恢復身心健康。支持者需要保持耐心和理解,不斷為受害者提供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擺脫家暴的困境。

2024-02-19

楊聰財/務必要重視警察不斷輕生事件

媒體報導「10年來平均每年5個警察輕生」,讓人看了難過又驚訝。所謂的國民保母,為何會有人陸續想不開而自殺,而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警察不顧生命,選擇自戕結束生命,是不是堆疊了工作、感情、家人、經濟等多重壓力,表示在台灣擔任警察是個苦差事。

2024-02-06

楊聰財/為何一直囤積東西?囤積症的心理精神健康障礙

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一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類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中的一種。這種行為通常導致居住環境的過度擁擠,使得正常的生活功能受到干擾。囤積症可能對個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包括焦慮、憂鬱、社交隔離和自尊心下降。此外,囤積行為可能對家庭關係和社交關係造成壓力和問題。

2024-01-30

楊聰財/讓批評有正面意義 學習唐太宗廣納諫言三明治做法

1、要讓批評進行的有正面意義,並且能夠正確的改正錯誤,這便是要學問以及人生智慧的! 2、學習唐太宗廣納批評的美德! 3、採取溫和的作風,善用三明治的表達方法,讓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4-01-22

楊聰財/選舉體驗人生 結交真心好友 創造健康人生

選舉剛落幕,我們從不同政黨間是否要誠實合作,見識到爾虞我詐,感慨交到好友和壞友,境遇可以友天差之別;講義氣的好朋友,信守承諾、二肋插刀在所不惜;相反地,壞朋友是機關算盡,永遠為自己著想,踩著別人的鮮血和痛苦,步步高升。

2024-01-17

楊聰財/避免選舉傷腦筋 找出利己利人的預防失智好方法

所謂選前焦慮、選後憂鬱,開票結果公告、又是會有幾家愁。要知道,這些衝擊可都是具有破壞性,真的會傷害腦筋,可是會有惹上失智症的大麻煩。筆者看到2024年1月7日ETToday新聞雲新聞報導「快報名!長照機構開徵「打麻將志工」陪打條件曝光」,覺得非常有意思。

2024-01-16

楊聰財/避免選舉症候群上身 保持正面思考是解方

台灣2024年1月13日即將進行總統與立法委員的選舉時刻,所謂投票前緊張焦慮,因為各個有希望、人人沒把握;選後一定會有人落選、有人當選,很容易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場面會發生。要避免選舉症候群上身,真的是有心靈的功課要修練!

2024-01-09

楊聰財/廢死讓加害人有恃無恐 執行死刑彰顯公義

執行死刑,彰顯公義,死刑是要人明白生命可貴,並尊重別人的生命。當自己面臨死刑時,就知道生命是何等的寶貴,也許才能體會受害人的生命也是同樣的寶貴,但可惜已不能挽回了。

2024-01-04

楊聰財/法律和預算保護加害人甚於被害人 再犯率居高不下

最近台灣不平靜,陸續發生許多兇殺命案。令人氣憤與難過的是加害人沒有任何懺悔之心,殺人一點也不以為意。這種不合乎人之初性本善的亂象,立法院眾委員和政府制定的法律一定要負極大的責任。講得直白點,這些法律考慮「加害人」的人權,多於考慮「被害人」的人權。

2024-01-03

楊聰財/李善均事件標準「曾參殺人」

李善均事件真是「曾子殺人」的現代版。犯罪必須要罪證確鑿,否則應該以無罪推論。但是在韓國,不管是網路輿論或者警察偵訊時,擺出來的資訊都是「重大嫌疑」。韓國的自殺死亡率很高的國家,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在居所附近自殺身亡,被解讀為「以死明志」。這樣的想法實在太激烈悲壯。面對生活壓力、挑戰、挫折時候,應該要懂得「說、唱、做、寫」的適切紓壓方法。

2023-12-28

楊聰財/國三生割頸命危 面對暴力能做什麼?

2023年12月25日聖誕節,應該是個喜樂祝福新生命的好日子,但聽聞新北某國中發生割喉案的消息,真是讓人感到怵目驚心!因為這件事情就發生在校園中,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下發生的兇殺案,要關注的身心健康議題真是太多了。

2023-12-26

楊聰財/談防自殺日劇引共鳴 「三心二一」拉住帕帕基諾

最近你如果上Google搜尋「帕帕基諾」,你會發現一部這陣子很流行的日劇《不去上班的那天》,這個影集以正面的態度去探討自殺防治的議題。本人身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專業社會心理學教師,十分樂意藉此來談談如何面對人生心靈的低谷以及想輕生。

2023-12-20

楊聰財/健保再不改革 國家安全就完蛋!

醫療資源不可能是無限的,如何在有限經費中讓台灣健保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目前的健保問題太多,作者隨手舉例,「誰要繳保費」的議題,你就可以知道了。全民健保屬於社會保險,有能力者分攤愈多,但現今台灣社會低薪加上少子化,過去以薪資為保費徵收基礎,受薪階級將無法扛起,健保將失量能徵收基礎。

2023-12-18

楊聰財/一再發生長照弒親人倫悲劇 除了修法還要有積極作為

近年台灣家庭照顧者自殺或殺害被照顧者的事件激增,2023年上半年媒體報導7起事件;在 2017-2022年 5 年間,有關「照顧者殺害身心障礙家人」的新聞,至少有44 起案件。可見,長期照顧議題對社會、家庭與個人的影響,不容忽視。

2023-12-14

楊聰財/你不想得失智症吧 秘訣「三高兩動」

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會達到20%,到那時,每五個人台灣人就會有一個是老人。男性平均壽命是80歲,女性則是到86歲,都很長壽;人壽命長,便要預防失智症上身,因為年齡老化便是失智症的最主要危險分子之一。

2023-12-12

楊聰財/2023年度代表字「缺」 社會瀰漫無力感

2023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顧過去一年經歷的種種,不少人心中皆有自己認定的「代表字」,而今年已邁入第16年的「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由民眾進行投票,7日也正式公布票選結果,榮登第一名的字為「缺」,第二名則為「蛋」,第三名為「詐」。

2023-12-08

楊聰財/COVID新冠後遺症多 腦霧最棘手!

日前一則新聞報導長新冠後遺症中,屬腦霧最棘手,從健保署的8,862名在「長新冠整合醫療門診」就診的患者來看,精神科是就醫五大科之一。本人是精神科專科醫師,特別撰寫此文,提醒民眾不可輕忽這個很重要的健康議題。

2023-12-06

楊聰財/屁孩玩火燒掉家樂福 現代中二病延到出社會

位在桃園市中壢區的家樂福中原店2023年12月3日淩晨3時59分發生火警,當時20歲郭男在友人20歲黃男及24歲周男的慫恿下,於賣場清潔用品區用打火機和賣場商品殺蟲劑噴灑火源,引發火警。

2023-12-04

楊聰財/受到性騷擾 不能委曲求全

女性常常因為從小到大被教育不要破壞場面,遇事多忍讓,彷彿圓場是女性天生的功能,被告知應該抱著「自己的委屈不重要,大局為重」的態度。到現在,還有不少女士抱持著委屈求全的理念。告訴各位善良的被害人(女生居多),「千萬不要隱忍,因為這樣是姑息養奸」!

2023-11-28

楊聰財/藍白破局後 注意選舉症候群

政治氛圍的對立和分裂可能使人感到壓力增加,因此在選舉期間,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對話和理解,以促進建設性的政治參與。

2023-11-24

楊聰財/睡八小時死亡風險增! 要改變的五個睡眠迷思

睡眠是健康的第一根柱子,睡眠有養顏、美容、減肥、增智、排毒等多項功能;又加上睡眠障礙在台灣已經成為國病之一,現代人與人見面不再是問「吃飽沒?」,而是問「有沒有睡好覺?」,所以對於到底要睡多多久才可以真正的有助身心健康,本人要加以說明,並且提出要睡好覺的策略建議。

2023-11-23

楊聰財/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 救生育率別再只靠補貼!

筆者身為華人情感發展協會理事、台灣性教育常務理事、精神科專科醫師、公共衛生醫學博士,覺得責無旁貸,必須要將危機嚴重程度說明清楚,也呼籲國人:務必要共同面對、接受、處理這牽涉到你我國家生產力,以及後續你我年邁時候生活要靠誰打拼的嚴肅議題!

2023-11-22

楊聰財/打呼真的會打死人? 鼾聲恐是健康警訊

睡覺是健康的第一根柱子,睡眠有養顏、美容、減肥、增智等多項功能,睡不好覺百病生。本文將針對要如何睡好覺、不要受打呼/打鼾干擾、避免猝死,提出說明以及解決的呼籲。

2023-11-21

楊聰財/醫護控血汗發起黑十字運動 醫療人員站起來!

由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本土小牙醫聯盟、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等醫中牙護團體發起組成的「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組成的「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因為不滿醫護工作環境長期血汗,2023年11月19日將到總統府前廣場舉辦「黑十字運動」。

2023-11-18

楊聰財/別效法泰國讓大麻合法化 一成癮就難回頭

擁有259萬訂閱、從YouTube擔任遊戲實況主出身的享有高人氣的知名網紅Joeman翁雋明與蕾菈夫妻因持有大麻,2023年11月6日遭到警方逮捕。泰國開放娛樂用大麻,讓台灣也對大麻合法化討論熱烈。

2023-11-15

楊聰財/肺癌殺進頭號癌王 設國家肺癌辦公室勢在必行

肺癌已擠下大腸癌,成為國內發生率最高的新癌王。為強化肺癌防治,就第二級的預防概念來看,使用補助等相關措施,強化提高LDCT的檢查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這需要以國家層級來處置,設立國家層級的肺癌辦公室;此外,政府務必要重視預防空氣汙染!

2023-11-13

楊聰財/炎亞綸、宥勝遭起訴! MeToo帶社會邁向平等

MeToo運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讓我們反思和改進我們的社會和個人行為。它教導我們要支持受害者,意識到權力不平等,提高對性別問題的認識,負責任的使用媒體,訂立更嚴格的政策和法律,並促進對話,以實現更平等和尊重的社會。

2023-11-10

楊聰財/樂見開放代理孕母 體現多元成家減緩少子化

現行《人工生殖法》的生育權侷限於傳統異性夫妻,異性夫妻才可實施人工生殖技術。長期以來,不少團體指出,《人工生殖法》這1項限制已侵害了單身者、異性未婚同居伴侶及同性伴侶,藉由實施人工生殖,體現繁衍後代的權利。

2023-11-09

楊聰財/家庭照顧者互助喘息 長照2.0可以更精進

行政院統計,截至2023年6月,台灣住宿式機構本國、外籍照服員人數,共計35,417人,但實際人力需求數量則為37,507人。依長照2.0居家喘息服務,每天最多十小時,政府幫付3,850元,民眾負擔16%,但是照服員人力吃緊,或是家屬因不放心、省錢等因素,以致使用率偏低。

2023-11-07

楊聰財/選戰打得難分難解 注意選舉前症候群

選舉前症候群(Election Preparations Syndrome)是一種心理狀態,通常在重大選舉前出現,伴隨著焦慮、不安、擔憂等情緒。這種情緒反應可能是由於對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政治爭議、媒體報導等因素引起的。

2023-10-24

楊聰財/人有旦夕禍福 預立醫療決定保障善終

預立醫療決定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工具,可以確保患者的意願得到尊重,減少家庭糾紛,提高醫療決策的質量,並提供安心和尊嚴的結束生命方式。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考慮制定預立醫療決定,特別是當他們已經有明確的醫療偏好或處於高風險的情況下。

2023-10-17

楊聰財/跟騷加害者以熟人最多 無動機犯罪尚處灰色地帶

新法中,性或性別相關,是跟騷案件相當重要的構成要件,這個篩選條件雖然讓案件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不過也可能讓部分不具備喜愛或追求動機的跟蹤騷擾行為,處在無法成案的灰色地帶。期待新法上路後,可以隨著實際施行狀況進行相關調整,讓法案更加完善。

2023-10-05

「Linbay好油」林裕紘被恐嚇 台灣是理想民主國家?

進口雞蛋事件,傳出爆料者之一的農業專家「Linbay好油」林裕紘全家遭人恐嚇,有生命安危,為顧及家人,林裕紘已關閉臉書。台大前校長管中閔在臉書上發文怒問,誰在網軍攻擊,到公然威脅別人身家性命。台灣真的是理想的民主國家,讓人民愉快平安,自由的發揮自由意志嗎?

2023-09-26

錢能買到一定的幸福 平衡金錢與生活目標的追求

金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貢獻到幸福,但它不能獨自確保幸福。幸福是一個複雜的主觀體驗,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精神健康、自我價值感和個人目標的實現。因此,追求金錢應該與追求其他生活目標和價值觀相平衡,以實現更全面的幸福感。

2023-09-15

厭世代情緒風暴 「憂鬱症年輕化」和「就醫率低」成隱憂

年輕族群的憂鬱症常被貼上「抗壓性太差」或「只是叛逆期」的標籤,而錯失諮商與第一時間治療的良機,而家人也可能認為他們只是一時心情不好,而忽略其他的徵兆。衛福部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鼓勵年輕人勇於求助!

2023-09-07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未能有效設立推動

回顧我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之發展脈絡,從早期的醫療模式發展為社區模式,從結合醫療機構資源,逐步拓展至連結社區資源,期望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就近作為整合社區多元服務體系與連結責任區域內各網絡單位之醫療、衛政、就業、教育、社會福利等資源窗口,並建立以個案管理為基礎之精神病人社區照護團隊。

2023-09-06

建立合宜合法進程解決跟騷 治療加害者更要保護受害者

跟蹤騷擾行為通常需要經過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或法律專家的評估,以確定是否與精神健康狀況有關。無論如何,跟蹤騷擾行為都是不合法的,可能需要採取法律行動來保護受害者的權益。如果您或有人您知道正受到跟蹤騷擾,應儘快聯繫當地執法機構或法律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2023-09-01

山道猴子揭人生而自卑 「 超越自卑」而非被自卑控制

YouTube爆紅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中,男主角喜愛騎重型機車跑山,為了在車友圈、社群FB、IG上「有面子」,不斷信貸借款,更新設備、借錢給女友,更為了獲得粉絲喜愛,在擋車壞掉時,不願意認賠殺出,反而向親友借錢籌款,「 打腫臉充胖子」。

2023-08-18

台灣販毒者都在放鞭炮 恐龍大法官:判刑太重違憲!

今天是2023年8月11日,對於台灣販毒者而言,真是可以開心放鞭炮的日子!因為一群恐龍大法官「拯救了」他們,販賣一級毒品可以輕判。

2023-08-11

從李玟之死談世間情為何物 真心付出的愛有益健康

如果二個人能誠心誠意的彼此相愛,體內的社交激素、有助於活動力和注意力的多巴胺、改善負面情緒與睡眠的血清素、加強反應能力的新腎上素、以及讓人淡定愉悅的腦內啡都會增加分泌,讓人健康延年益壽。

2023-08-14

楊聰財/不要再輕生!李玟殞命造成更多親友情緒障礙

世界巨星李玟驟逝的消息除帶來莫大的震驚與遺憾外,也提醒了世人,憂鬱症如同「心」的感冒,它不分性別、年齡、個性、財富狀況與地位,甚至不會管你是陽光、充滿活力或是內向不擅表達,其實都有可能罹患的一種疾病。

2023-08-10

台灣人陷柬埔寨詐騙煉獄 注意被害者身心重建

急性壓力障礙是在事件發生後1個月內會產生的身心障礙,如果沒有處理緩解,病況容易慢性化,超過1個月,成為創傷後壓力障礙,更易惡性循環,合併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酒精和震驚安眠藥物使用障礙。所以本人呼籲:受害人應該被關心,接受精神醫療團隊的介入協助,進行評估和處置,才不會真的人財兩失!

2022-08-15

老虐暴增!75歲嬤送兒房卻被趕到陽台睡 多關懷周遭長輩

根據媒體在西元2022年8月7日報導,台灣地區持續對抗疫情數年來,隔離使家人相處機會增加,但也讓家暴案件創下新高,其中以「虐老」案件成長驚人。其中「直系血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最令人痛心,此類型為子女對父母或孫子女對阿公、阿嬤虐待。

2022-08-08

楊聰財/《精神衛生法》修法 別將犯罪問題醫療化

台灣近期《精神衛生法》的修正提議,主要來自於2016年小燈泡案件時,輿論質疑精神疾病病人強制住院要件過於嚴格,致使部分病人無法收治,亦有論者認為缺乏社區支持體系,社會安全網絡不足,衛生福利部因此有修法之動議。本人擔任精神專科醫師30多年,特別藉由此文,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

2022-07-28

知名精神病學家大腦竟有精神變態病理結構! 從槍案談病態性人格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7月8日遭不滿他的人槍殺。台灣則在7月14日於南投草屯康建生技公司發生駭人的行刑式槍殺,釀4死1重傷。據悉,兇手一直懷恨案發8年前的殺人未遂案,被害者出庭做證。這二起兇殺案的兇手,若從犯罪心理學以及司法精神醫學角度來看,必須談談病態性人格(Psychopath)的特徵和可能性。

2022-07-25

楊聰財/性侵犯「刑後治療」若違憲 放出來出事誰負責?

台中男子盧恩本犯下3次乘機猥褻罪、2次幫助詐欺罪及5次侵入住宅罪,入監服刑3年5月,但因被鑑定出仍有再犯性侵高風險,遲遲無法出監,他質疑《刑法》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未設定治療年限,違反比例原則,與另外2名性侵犯與2名法官聲請釋憲。大法官2020年12月2日宣布,將於31日作成解釋。

2020-12-30

紐機師跟廣達妹被酸CCR 醫師:難修成正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12月22日宣布新增1名本土個案為廣達女員工(案771),她是確診紐西蘭籍機師的接觸者(案765)。網友說,「你們有想過嗎?要不是案771犧牲自己一個人的健康,把案765綁得死死的,讓案765沒有時間到處趴趴走,不然依案765的個性,肯定有更多的CCR會中鏢」

2020-12-24

楊聰財/彰化女童失蹤12年獲救 需避免「病態性互相依賴」循環發生

彰化縣林姓婦人2008年與謝姓男子離婚,帶走當時11歲、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女兒消失無蹤;她為了躲避丈夫和警方追查,不僅沒讓女兒繼續上學,連看醫生都是自費。本文提出,應該要關切失蹤者的身心狀況,因為按照「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2020-12-10

防再現「婆婆殺我」悲劇 婆媳可試試「三明治表達法」

近日台灣社會傳出「我的婆婆殺了我」憾事,再度點起輿論對於婆媳相處議題的關注,而精神科醫生認為,除了「丈夫」是化解婆媳問題的關鍵之外,藉著制定「姻親專法」,或許能夠減少家庭內某些具過強控制欲者的言行。

2020-12-01

單親媽殺子判死》楊聰財/精神疾病不是護身符!

新北市吳姓單親媽今年2月在摩鐵勒斃2名子女後,吞安眠藥後傳簡訊給前夫,稱要與孩子共赴黃泉,被前夫救回,一審遭判死刑。判決一出,引發論戰。此篇文章,筆者試著用精神醫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個案件所帶給我們的省思。

2020-11-29

青年耍性子 家人疑遭寵壞?醫師:全是「青春期」的錯

學界指出「青春期」的定義已從10歲涵蓋到25歲,為了不要讓孩子過早進入到青春期,醫生建議父母親應注意孩子飲食,避免環境賀爾蒙使小孩提早進入到發育期。

2020-11-28

楊聰財/寫給想自殺的你

首先,我想與你分享我「想死」的事情。我是西元1963年出生,本身是軍醫,從事精神科,自殺防治屬於精神科醫療人員很重要的受訓以及工作內容。

2020-11-15

楊聰財/梁嫌對長榮女大生下手 因戀物癖+強制性摩擦症?

台南發生隨機擄人命案! 據報導,長榮大學的馬來西亞籍24歲鍾姓女大生,在2020年10月28日獨自回租屋處途中失蹤,警方獲報發現高雄男子梁育誌預謀性侵。在此起凶殺案前4周前,同樣地點另名女學生險些遭擄一案,顯示這位兇嫌有強制性摩擦症(Frotteuristic Disorder)的可能性。

2020-10-30

楊聰財/情緒障礙家長混入學校攻擊自閉症學生 校園安全拉警報

桃園市某國中日前發生一起家長與學生衝突事件,家長持小型電擊器攻擊學生,造成手臂、腹部輕傷。該名國一學生鑑定為自閉症、情緒障礙,由於開學以來,對師長、同學暴力行為不斷,家長擔心子女受傷,以輔導老師名義混入班級陪讀,未料發生衝突

2020-10-13

楊聰財/竹內結子輕生 「戲劇型人格」是自殺高危險群?

知名女星竹內結子傳出上吊自殺死訊,享年40歲。竹內結子的代表作有《午餐女王》、《冰上悍將》、《現在,很想見你》等。日本在西元2020年演藝圈真是不平靜,曾經出演過日劇《血色星期一》的三浦春馬、蘆名星、藤木孝3人也相繼自殺離世,讓人唏噓不已。

2020-10-07

楊聰財/法規創造「性騷擾犯趴趴走」的機會

近年來,性騷擾案申訴案件逐年增加,這篇文章中要點出一群「低危險高再犯的性騷擾犯:摩擦症」加害人,在「預防再犯」進行時碰到的挑戰與困難,需要有智之士可以共同來努力,集思廣義,防範被害者的持續發生,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2020-10-06

楊聰財/為何要學三國等歷史?從社會心理學解析

九月開學了,今年國中一年級生拿到新歷史課本。有教師認為,新課綱「略古詳今」,近代史更豐富,且納入日韓、東南亞素材,有助提升學生國際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文我試圖從自己的專業,來剖析「學歷史」在精神社會心理學的重要角色。

2020-09-26

楊聰財/喊人「小三」、「貝戈戈」 也算性騷擾?

本人近年來很榮幸地陸續受邀擔任許多機關的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顯示在現代社會中(包括職場), 「性騷擾」議題越來越被重視。在職場,阿英想要幫阿芬出氣,便向阿芬要了主管的手機號碼,傳了以下簡訊:「你這位單身老主管,做人要有良心,待人好一點,不要太”貝戈戈”!」

2020-09-17

渣男發言人》楊聰財/從丁允恭爆性醜聞 談如何不成渣男

《鏡週刊》爆料丁允恭在高雄任職時,涉及婚外情並周旋四女之間,丁還曾數度在上班時間的局長辦公室與對方發生關係,讓某女3度懷孕,丁卻以影響政治前途為由要她墮胎,丁允恭於當日請辭總統府發言人一職。

2020-09-11

楊聰財/自殺死亡率達24年來最高 見識青少年情緒風暴

自殺是青壯年族群死亡原因第二名,沒辦法獲得家庭的支持力量又無力獨自對抗外在環境,在壓力大且找不到幫助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產生憾事。

2020-09-02

楊聰財/孩子被欺負不跟父母說,怕被「二次霸凌」!請不要跟孩子說「肯定是你有問題」

說到校園霸凌,首先希望父母親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就是校園霸凌絕對不是青少年之間的打打鬧鬧,不能簡單用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乾脆是和稀泥的方式來處理。因為你們要知道,校園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

2020-07-31

楊聰財/「這四種」特質的孩子 在學校易被霸凌!連領袖型也不例外

很多父母親會想不通,覺得自家孩子很懂事啊,小大人一樣,怎麼會被同學針鋒相對?其實,我們通過很多臨床案例可以總結出來,青春期的青少年雖然如果在性格特質上偏向以下幾種類型,人際交往往往容易遇到問題,更進一步的話,也可能會被同學霸凌。

2020-07-17

楊聰財/分屍殺女友...「病態人格」應加強正確的情感教育

親密關係暴力的發生,原因在於許多人都誤解了愛,將感情當作控制權力與關係確認的場域。「愛、喜歡、控制、暴力,他們都分不清楚,因為他們沒有好好被愛過,不知道他值得好好被對待,也不相信自己應該被愛。」

2019-02-12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