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珍貴鰻苗資源,台灣在80年代即禁止國內鰻苗出口,現在卻因為日方要求可能片面開放鰻苗出口,將可能成為危害台灣鰻魚產業的「灰犀牛」。(圖/鏡週刊提供)
文/杜宇
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是台灣重要的經濟養殖魚種,曾對平衡中日貿易逆差做出重大貢獻。然而由於日本鰻魚還無法商業化人工生產,目前養殖所需的鰻苗需仰賴天然捕撈,為此鰻苗掌握成為發展鰻魚產業的重要關鍵。而台灣鰻魚養殖產業從興盛(1991年產量達55641公噸,產值高達111億元台幣)轉為衰退(2016年產量僅4812公噸,產值35.6億元台幣),出口值也從6.2億美元降至0.69億美元。原因除了受政府「零成長」政策影響外,近年來由於天然鰻苗資源銳減(氣候變遷及人為濫捕等),鰻苗價格曾飆漲到每尾高達百元台幣,加以中國大陸養鰻產業崛起順利攻占日本消費市場,都對國內鰻魚產業萎縮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鑑於中國大陸發展鰻魚產業較台灣具比較利益優勢,筆者曾以國內資源成本(DRC)進行模擬分析發現,台灣、日本、中國誰優先取得鰻魚人工繁殖技術者,即能大幅提升該國的鰻魚產業競爭力。為此台灣政府若想要振興國內鰻魚養殖產業,應該儘早確立日本鰻魚商業化人工繁殖鰻苗技術,取得技術領先,可以平價且穩定供應國內養鰻所需的鰻苗數量,行有餘力還可以出口,也可以紓解對天然鰻苗的依賴,對鰻魚資源保育有相當大的幫助。可惜目前國內有關鰻魚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遠遠落於日本之後,應該急起直追。
在鰻魚人工繁殖技術未確立前,台中日韓主要養鰻國家對天然鰻苗掌握數量多寡,將影響到當年養殖池鰻魚苗放養量及隔年的產量,也牽動成鰻供應價格,對販售鰻魚產品的商家影響很大。為保護珍貴的天然鰻苗資源及國內養鰻業者需求,台灣政府在80年代即禁止國內鰻苗出口(目前規定每年3月1起至10月31日止禁止捕撈鰻苗)。
台灣每年從10月底開始當氣溫變冷時,於海岸邊即可捕到洄游鰻線,一直到隔年3月止;日本養殖鰻魚則受到當地氣溫影響,為趕在夏天「土用丑日」(日本鰻魚節)前出貨,必須提前於每年11月即開始投苗,但此時日本尚無鰻苗可捕撈,需依賴自台灣偷偷進口鰻苗養殖,因此透過高價來採購台灣早期捕獲鰻苗。利之所趨,才有台灣商人無所不用其極地將國內寶貴的鰻苗(違反鰻苗禁漁期規定者,僅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走私到日本數量高達數公噸,甚至拿其他種鰻線混充,引爆台日商業糾紛。為此日商多次透過「中日鰻魚貿易會議」(當時名稱),公開呼籲台灣政府開放鰻線出口。90年代我方業者也多次透過中日鰻魚貿易會議要求日方開放當地鰻苗進出口(日本政府每年從12月到隔年4月禁止該國鰻苗出口),惟日方均以資源保護為由予以拒絕至今。
▲日本每年夏天的「土用丑日」都需要大量鰻魚供應,但因前一年冬天無鰻苗可捕撈,都需要偷偷從台灣進口鰻苗,也因此有台灣業者鋌而走險走私鰻苗而引爆台日商業糾紛。(圖/記者賴文萱攝)
如今台灣政府在人工繁殖技術尚未確立下,基於日方要求就擬片面開放鰻苗出口,此舉絕非單純貿易事件,對國內鰻苗資源保育、養鰻業者及整個鰻魚產業將造成立即且重大影響,恐將成為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所提醒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即明顯卻又屢屢被忽視最終可能釀成大危機的事件),政府應懸崖勒馬,多聽聽業界的聲音,別重蹈扁政府時期,開了又關的覆轍,徒增民怨!
好文推薦
●作者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以上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本公司保留刪修權。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