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也要治標 - 論死刑的意義

水若夢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日,台南殺童案震驚全台,隨後,因為嫌犯曾文欽偵訊時「現在台灣殺1、2個人也不會判死刑」、「如果今天犯案後沒有被抓,還要再殺人」這樣的言論,廢死與反廢死,又掀起了一片激烈的攻防。

主張廢除死刑的人這樣說:1、死刑是不可回復、逆轉的,殺人嫌犯可能抓錯、判錯,一旦死刑執行,將是永遠的遺憾;2、縱使殺人犯沒抓錯,也沒判錯,沒有給予犯人良好教養,放任他們行差鑄下大錯的社會與我們也有錯,不能全怪殺人犯!3、死刑並不能「完全」阻止殺人事件的發生!4、死刑可以用教化、終身監禁、心理治療取代,那才是「治本」的方式!5、主張死刑的人跟殺人犯一樣殘酷! 6、被害人家屬應該原諒死刑犯才能走出悲傷,若不能原諒死刑犯,被害人家屬就不夠慈悲!7、原諒死刑犯是一種人道主義,主張死刑是野蠻的報復主義!總之,死刑,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所以應該廢除。

死刑,湯姆熊殺童案,廢死

▲10歲男童遭冷血兇手遭割喉死亡,同學齊聚告別式送行。(圖/東森新聞提供)

針對這些論點,艾爾在此先陳述一個最講慈悲、渡化的佛教中的小故事:曾有一個婆羅門去見 佛陀,向他提出質疑,「說說死後是怎麼一回事吧,這樣才能證明你的法理是圓滿無缺的。」

於是佛陀這麼說:「曾經,有一個人遭到仇家暗殺,被一隻毒箭射中了,血流不止,人們把他送到醫生那裡去,醫生急忙的便要幫他拔除箭頭、止血、解毒,卻被那人制止了,那人說,『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究竟是誰想殺我呢?他是自己動手還是雇人出手呢?那箭是從怎樣的弓發射的呢?箭頭是哪裏打造的呢?毒藥是怎麼來的呢?如果不弄清楚這些問題,暗殺的事情就會一再的發生,即使拔除了箭頭、止了血、解了毒,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於是他把所有的親人、朋友、僕人都派出去追查答案,堅持要等追本溯源才讓醫師動手治療,最後,還沒等到答案,他便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了。你覺得這個人如何呢?」

死刑,湯姆熊殺童案,廢死

▲遭割喉男童告別式,校長頒畢業證書。(圖/東森新聞提供)

「真是太愚蠢了。現在、當下的危險不趕快處理,哪還有什麼治本的時間機會呢?」

「是阿。」佛陀說,「我們人生的短暫,就有如那血流不止的傷口,那五毒八苦(註1),就如同傷口中的箭頭,你不儘快先求離苦獲得解脫,而去追究那死後的義理,不就與那人一樣的本末倒置了嗎? 治本,也要治標。」

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所有人都互相影響、互相依存,因此當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他的自由意志、權利便必須受到限縮,以避免他濫用他的自由意志、權利去侵害他人的自由意志、權利;

也正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就如同們人有時生病一樣,我們應該、我們也會盡心的去醫治它,以求康復,但有時我們得了如癌症這般的重病,在逼不得已,一般性投藥、放射性治療皆無效的情況下,我們也必須使用手術割除的手段。是的,所有的醫療方式都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無風險(即使是一般性的投藥);是的,所有的醫療方式也都無法保證百分之百治癒,那麼,為何我們傷病時還是要進行各種醫療?艾爾認為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艾爾也在這邊回答支持廢死的各位。

是的,死刑是不可回復、逆轉的,殺人嫌犯可能抓錯、判錯,一旦死刑執行,將是永遠的遺憾,但是,即使廢除死刑,一樣會有抓錯、判錯,一旦抓錯、判錯、放錯,讓犯人又再度殺害、傷害了其他人,同樣是永遠的遺憾;是的,縱使殺人犯沒抓錯,也沒判錯,沒有給予犯人良好教養,放任他們行差鑄下大錯的社會與我們也有錯,不能全怪殺人犯,就像我們走在路上被喝酒駕車的人撞傷、撞死了,嚴格來說沒有謹慎注意行路狀況以至於被他們撞到的我們也有責任,但這不代表我們應該受到這樣的傷害,人生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做著選擇,這些生活當中的選擇,我們是有著自由意志,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

是的,死刑並不能「完全」阻止殺人事件的發生,或許可以用教化、終身監禁、心理治療的方式取代,但,教化、終身監禁、心理治療的方式,同樣不能「完全」阻止犯罪的發生,甚至,也不能「完全」阻止殺人事件的發生;是的,主張死刑的人跟殺人犯一樣殘酷,而若不能原諒死刑犯,被害人家屬不夠慈悲?還記得艾爾曾經受傷,縫合的傷口內因為清創沒有確實,整個發炎化膿潰爛,雖然殘忍、疼痛,艾爾還是必須用手術剪刀把潰爛的部位割掉,否則再來爛掉的可能就是整隻手,「治本,也要治標」,這在艾爾看來,才是智慧、才是慈悲。

在日本的世紀大案,1999年山口縣光市母女姦殺案中,未滿十八歲的被告福田孝行,在一審、二審的過程中,多次以書信表達了侮辱被害人以及其家屬的言論,其中還有藐視司法的部分,例如「不過就是一隻公狗走在路上,碰巧遇到一隻可愛的母狗,公狗自然而然的就騎上去了......這樣也有罪嗎!?」、「這世界終究是由惡人獲勝的∼ 七、八年之後,等我出獄時,你們要舉辦盛大的party歡迎我啊!」這樣的言論,直到2008年4月 22日,法官對被告一方的辯護主張全面否定,宣判福田被告因惡行重大處以死刑,福田被告才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罪的嚴重性,開始寫信給遺族表達自己的懺悔。

本案的被害人家屬本村先生曾經這樣說過:「死刑的意義在於,讓一個犯了殺人罪的犯人,誠實的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 ,打從心裡反省自己的誤行,決心將自己剩餘的人生用來贖罪並對社會做有意義的奉獻。

一個本來十惡不赦的壞蛋,最後可能會脫胎換骨變成真誠努力的善人,可是,國家社會卻要奪去這位,已經重生的「善人」的性命。很殘忍 ,很冷酷,是不是?是的!無情的奪取他人寶貴的生命的確是很殘忍的一件事。相對的,這個時候犯人才會真切的體會到,被自己殘忍殺害的人,他們的生命也是這樣的無價。死刑存在的意義不是報復手段,而是讓犯人可以誠實面對自己所犯的惡行的方式。」而我們更遺憾的,是有些人只有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會了解生命的尊嚴及意義(註2)。

地藏菩薩曾立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而今,我們行走於塵世,我們知道罪惡尚在,我們知道地獄未空,於是我們知道地藏菩薩還未能成佛;我們禮敬、懷抱人我本來無分、萬物一同的慈悲胸懷,因此艾爾堅定的認為,「治本,也要治標」,艾爾堅定的認為,維持死刑為法律最後的防線,在逼不得已時讓殺人犯在面對自身生命威脅,令他能真正打從心裡反省自己的錯誤、了解生命的尊嚴及意義,是最終極的生命教育,是死刑存在的真正意義。

●註1:五毒八苦,佛法名詞。五毒,乃貪嗔痴慢疑;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佛法中稱此為人世一切苦受之根源。

註2:本段節錄自楊軒網誌「日本真實案例 死刑的意義就在這裡」。

●作者水若夢,原文《治本,也要治標 - 論死刑的意義》發表於個人臉書網誌。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此文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