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理財》賺的錢都給家人了 被父母拖垮如何自保?

我們想讓你知道…即使是親生父母,能不當保人就不要當;再者,要時常提醒年邁父母不要想著賺錢,顧好健康最重要。必要時就不要理會他們,要走自己的路。

▲ 很多投資理財的案例中,有個很大的困難點就是「原生家庭」。如果父母不具任何理財常識,甚至拖垮下一代,該如何自保?(圖/CFP)

● 文/畢德歐夫

前幾天收到一封中部讀者的來信,當時還在講課,沒辦法細細閱讀,直到剛剛才能好好的看完整封信,這位讀者一開始也寫明:「由於沒太多長輩可以請教,因此寫信給您,內容很長,可能要花您10分鐘閱讀,不好意思麻煩了。」

簡單擷取片段文字,並隱藏會被認出的部分,提供給讀者閱讀:

「日文系畢業後為了存錢,我從台北回家鄉彰化,原先預計到台中五星級飯店上班,卻在最後一刻聽從家人建議進入一間科大任職。我覺得自己還算幸運,遇上一位優秀又好的主管,12年來優秀的同事們,因工作關係見識到的校外人事,大家都非常願意教導我,在他們身上,我學到許多原生家庭沒有給予的正確觀念及財商觀念。我從系助理,一路隨著主管高升,最後幸運地當上專任講師兼校長秘書。後來在工作與家庭精神暴力的壓力下,我一直有些症狀,只是我慣性微笑撐著帶過。2016年我開始陸續出現蓋不住的症狀,前同事驚覺不太對勁,積極要我尋求專業醫生協助。我當時怕對藥物養成依賴,僅選擇微量藥物與諮商,諮商師告訴我,我已經夠孝順了,必須快逃,不然我的下半輩子會毀了,我才終於醒來。2017年時我透過幾項數據知道不久後學校的命運,少子化的關係,很快就即將面臨倒閉,於是我選擇離開。赴日學習一年後,2019年返台,沒多久剛好遇上疫情,當時身心狀況又完全不行,於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疫情期間沒什麼賺錢機會,赴日與治療花掉了我大半的老本,所幸2022年底復原狀況較良好後開始工作,目前在中部上市公司擔任小員工。」

▲ 來信者原在某科大任職,但考量到學校不久後恐將退場,於是選擇離開。(圖/記者唐詠絮翻攝)

看到這邊,想說應該就是一位疫情受到影響,導致財務狀況出現問題的讀者,但事情沒這麼單純。

「 我容忍母親對我從小到前幾年的精神暴力與偏心,也放任父親漠視我向他尋求協助,但當他們有任何要求時,我總是犧牲自己優先滿足他們。我沒有一般年輕人年輕歲月的生活,只有不斷地工作賺錢,最多也是五份工作。因為我發現只有拿錢給母親時,她才會高興才不會罵我。目前我帶著妹妹在台中租屋與工作。」

「我的原生家庭是有問題的,但我總認為父母為了要養活一家子也是沒辦法的,加上家裡後來做生意失敗,父母關係更差。目前父親其實已退休,但有慢性病,也不太顧健康,原公司續聘他在上海擔任顧問,因此拖著不太願意歸國;母親工作一直不穩,目前繳著工會保險等領退休金。而且她跟兩位新認識的友人,說要投資柬埔寨土地開發,還有醫美,我看過覺得印象不好,雖然我建議母親要多看多觀察,不是相信別人就一直匯款,但母親堅持,老屋翻修成新屋出售,在當地就是要有點背景,兩位朋友都說保證賺錢,於是家庭爭執不斷,我跟妹妹被怒轟出家門。」

▲ 來信者長年忍受母親的精神暴力與父親的漠視。(圖/CFP)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想請教畢大,若原生家庭造成風險(兩老無足夠養老金時),我是否有方法保存自己的金錢?我不會完全不顧,至少母親沒有真的把我推入火坑、父親也還是有賺錢把我養大,但在嘗試規勸他們不成後,我覺得我不能一直犧牲自己成全他們,若我有下一代,我更得劃清界線,不能任由他們這樣。」

整封信先擷取這三分之一的內容就好,以免篇幅過長。

其實很多投資理財的案例中,有個很大的困難點就是「原生家庭」,在傳統的孝道中,彷彿父母說什麼都是對的,有些試著反抗的子女,會被冠上不孝的罪名。

不可否認,大多數的父母肯定是疼愛子女的,少部分極端的父母也許就是家暴或推入火坑之類,我們先不談那種極端的父母,畢竟那已經是觸法等級,要講的是「父母如果不具任何理財常識,甚至一意孤行會拖垮下一代,那又該如何自保?」

第一、即使是親生父母,能不當保人就不要當

因為當了保證人,後患無窮,父母做錯決策仍然要勇於負責,而不是叫成年子女負責,禍延到孫子那代都有可能,「保」,就是人呆,這是國中就聽老師講過的笑話。

▲ 即便是直系親屬,能不當保人就不當。(圖/記者陳建宇攝)

第二、時常提醒年邁父母不要想著賺錢,顧好健康最重要

不只是賺大錢,就連賺小錢都不要想,因為有些長輩你跟她說不要想賺大錢,都已經這把年紀了,她會回你「我當沖玩股票賺賺便當錢,你不要管我啦!」

基本上賭博就是這樣,很容易越玩越大,請他們把健康顧好,就是增大我們子女投報率的最佳方法。

說白了,只要父母罹患慢性病,要找看護或每個月跑醫院,就算你每年股票組合都有賺6%、8%,也是枉然。

第三、必要時就不要理會他們,要走自己的路

這說來也許有些爭議,因為傳統派會覺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認真想想,現在的國人平均壽命往往超過80歲,有些甚至都活到85歲以上,難道自己的一生都要陪著葬送到底?

假如原生家庭不斷挖洞,甚至相信友人,海外投資把老本都輸光,接著跟子女要錢,親情勒索,那還要繼續給嗎?

千萬別做這種傻子,因為等他們上天堂時,自己的年紀往往也60歲以上,此生彷彿也虛度了,如這位讀者來信所說,她沒有為自己好好活過,為了討母親歡心不被罵,就是不斷給錢,到最後自己孑然一身,沒多少錢,然後甚至還罹患疾病,要吃藥物治療,現在又被趕出家門,這情何以堪?

▲ 家庭理財很重要,即便不能給予太多助力,至少也別拖垮下一代。(圖/pixabay)

家庭理財很重要,除了夫妻要有共識外,就連原生家庭的父母輩都很重要,即便不能給予太多助力,至少也別拖垮下一代,沒有自覺的父母自然就會造成孩子的痛苦,而且財富往往是靠世代累積的,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當蘋果賈伯斯、或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沒有這種天縱英明,所以我們大多數都是靠累積,不要只顧自己,多為年輕人想想。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畢德歐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