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看「馬勒戈壁」--刻板印象會傷害對方與自己

言牙

3日晚間,一個大陸好友在微博上轉發了天涯熱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並試探地@我問道「這是真的嗎」。帖子收錄了很多近年來台灣電視節目的截圖,畫面上主持人與嘉賓談論著「內地人消費不起茶葉蛋」、「馬勒戈壁是真的地名」、「河南河北人覺得速凍餃子很昂貴」、「大陸媽媽因台灣節目學會做月子」(還是我崇拜的沈春華主播說的==)等等。我那作為康熙死忠粉的朋友不敢相信,台灣綜藝節目荒唐至此。我想了好久才回覆她:「我所認識的台灣社會與台灣媒體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兒」。

作為第一批陸生,我在台灣已生活了兩年。除了新聞媒體,在台灣我所感受到更多的還是溫情與包容。我的台灣親戚是個提起阿扁會眼眶泛紅的深綠,可她待我像自己女兒一般,送我的禮物要用箱子裝才能帶走;我的台灣教授是個會在課堂上痛斥中國霸權的深綠,可她給我的作業打最高分,喜歡拉著我聊台灣的生活;我的台灣同學中有好幾個高喊台獨的深綠,可他們載我喝過深夜熱炒的啤酒,為我在寒風中準備生日驚喜。我當然知道,台灣人對大陸的情緒複雜,尤其不接受專制霸權的政治體制,不喜歡尚未文明的旅遊習慣,更不期待弱肉強食的十幾億人競爭。不論是優越感、反感還是自卑感,大多台灣人不會將負面情緒直接發洩在個體的大陸人身上,因為他們通常能夠分清對岸那個象徵性的國家,與眼前這個具體的人。

可惜,很多事情在鏡頭注視下就變了。

因為大學時的老師總喜歡講新聞媒體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曾經對台灣媒體很是神往。來了之後才發現,什麽「言論自由下的媒體第四權」終歸是想像,「一百個頻道競爭八百萬戶收視」才是現實。一派和氣的台灣人到了電視上就是各種出位與猙獰,謙和包容的精神在鏡頭前也變得一驚一乍又狹隘偏頗。尤其是政論節目,語氣之強烈與內容之空洞,不止一次刷新我的下線。也不知是爲了迎合還是刺激,台灣媒體很喜歡拿大陸說事,而且通常不會是好事。大陸在地新聞就是不公權勢和囧人糗事,陸客來台新聞就是搶佔座位和土豪消費,陸生新聞就是搶佔資源或怒嗆台獨。

每次看到此類新聞的操作手法,我和其他陸生即使生氣也只能一笑置之。畢竟我們能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表現讓身邊人對大陸人事物有所改觀。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這些誇張或偏頗的言論或影像,影響的將會是一整代台灣人的世界觀。即使台灣網友常表達對媒體的厭棄,但潛移默化之中,個人被影響,乃至一種社會氛圍的形成是肯定的。但很多時候,刻板印象所傷害的不僅是對方,還有自己。

不過,與這個帖子所呈現的無知相比,許多台灣網友對這件事的回應很令我敬佩。印象中對大陸帶的敵意言論總是採取回擊的網友們,但我在ETtoday的報導下方上百則留言發現,這次卻有不少人願意更客觀地思考這幾年大陸的變化,甚至有些人開始檢討媒體的狹隘。我想,彼此願意傾聽的爭論就是一種進步。即使兩岸注定要在不同框架下各自觀望,但真正相互瞭解永遠是更好發展的前提。

另外,這件事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陸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方面,其實大陸對台灣的瞭解也從來沒有全面客觀過。有時候,台灣是小清新文藝聖地,是鳳梨酥與面膜,又是中華民族的另一種偉大可能;但有時候,人們面對台獨會不惜放話動武,會因大陸與小島的對比而沾沾自喜,也會見了台灣藍綠之爭就將其視為紛亂之地。另一方面,這個帖子所引發的的迴響幾乎都是震驚與嘲諷,但貧窮落後在大陸並非完全絕跡。高速經濟發展所帶動的富裕是不平均的,對這些言論如此反應劇烈,是否顯得過於浮躁了呢。

●作者言牙,女,福建來台陸生,目前於某大學就讀研究所。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