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有許多好處:放鬆心情、減輕壓力、提高自信與安全感,但我們的教育與社會環境卻從小就要男孩壓抑自己的情感。(圖/翻攝自pixabay)
文/李佩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
上週末收假時分,我向弟弟(哥哥的小兒子)道別,驟然發現,弟弟已不願意抱我。他今年才七歲。
想當初,我和五歲的弟弟在河堤散步的時候,弟弟曾問我有沒有喜歡班上的其他人(弟弟當時以為我還在求學)。我答:「沒有」,想試探弟弟的反應。沒想到弟弟立刻回我:「那我長大可以跟你結婚嗎?」(灑花甜笑)沒想到才過了兩年,上禮拜我問他,那你現在願意抱誰?他回我:「我們班上那個鞋子和眼鏡很好看的女生。」
上述雖是笑談,但當中其實隱藏著一道深刻的問題:弟弟為什麼不願意抱我了?曾幾何時,弟弟的擁抱居然只限定給浪漫愛的對象,就像其他成年的男性一樣。可是,他才七歲。去年才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弟弟,這麼快就受校園裡公訂的陽剛氣質所感染,停止跟親愛的家人擁抱成了他轉型為「男子漢」的第一步。
那天回家,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內心擔憂弟弟從停止擁抱開始,逐步壓抑自己的情感。將來說不定會像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男主角們一樣,忘了該如何表達感情,甚至必須靠著肢體衝突來發洩心中的情緒與悔恨。結果,弟弟長大的劇情在我的想像中成了恐怖片,裡面充滿了恐同、厭女、拒絕示弱等情節。但,回過頭來想,台灣父權社會底下的異男(或同志)們,哪一個又逃得了在成長過程中演出相似的恐怖劇碼?
研究指出,比起女性,男性更害怕與同儕擁抱。理由是,人們多數會將男性的肢體接觸、擁抱等行為與「性」畫上連結。男性除了害怕被視為同性戀之外,對於異性同儕,更擔心自己的友善肢體動作會被誤解成是種性暗示,嚴重的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被認為對女性友人存有性騷擾的意圖。
▲比起女性,男性更害怕與同儕擁抱。理由是,人們多數會將男性的肢體接觸、擁抱等行為與「性」畫上連結。(圖/翻攝自pixabay)
然而,事實是,人人都有擁抱、觸碰的需求,或稱為「肌膚的飢餓反應」(skin hunger),就像人類擁有的其他生理需求一樣。擁抱有許多好處,包括:放鬆心情、減輕壓力、提高自信與安全感。
我曾在一篇討論北歐教育的報導中讀到,某些小學的老師規定學生們在每天上課前先幫坐在隔壁的同學按摩,我還記得圖片上出現小男孩幫小女孩按摩的可愛模樣。新聞中被報導的學校老師強調,學童們互相按摩可以舒緩緊張、建立關係,人們通常不會想陷害或毆打剛剛才幫自己按摩過的人。
如果其他國家做得到,我想台灣也做得到。擁抱與肢體接觸的文化也可以從家庭生活中開始練起。不管男孩或女孩,別像現在的學生,遲遲等到中學、大學馬上要談戀愛了,才開始惡補情愛溝通的課程。換句話說,擁抱課可以從家庭開始,爾後於校園同儕互動中,繼續深化,最後成為自然。記得年初媽媽到汶萊拜訪姊姊婆家的親戚,回來後她對於汶萊姻親成人之間、不分男女的熱情擁抱文化,一提再提,念念不忘。
文化並非永遠一成不變,適當的文化變革,有助於人類發展與演進。擁抱,可以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希望在台灣社會可見的,不只是男性鋼鐵人的一面。男人也可以有情緒波動,也會有內心受傷的時刻。而這些痛楚與辛酸,不需要男性們自我忍耐、自我承受。如同艾瑪.華森在其聯合國的發言中所提:「唯有男性不必控制,女性才能不必被控制。」從擁抱開始,男性們不必總是扮演那位強勢的主宰者,男性也可以溫柔。
●作者李佩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本文經立報授權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