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估,未來六年(2022 ~2028年)年用電成長率約2.3%。台灣的用電量中,工業用電就佔了六成,光是台積電一家廠商用電量就將近核一、二、三的總發電量。錯誤的能源政策若再不修正,影響台灣經濟發展恐倒退數十年。
2023-08-10
台灣勞工市場最失衡的,反應在「缺工又青年高失業」的謬境,許多人認為問題來自學用落差等教育議題,然而話說白了,其實就是「企業缺低薪勞工、青年缺有發展空間的好工作」,除了教育問題外,還要靠產業升級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2023-04-30
前日中國大陸對台灣發起貿易壁壘調查,涉及商品項目高達2455項。該議題很快又從兩岸經貿議題上升到政治議題。經濟部對此事件稱「未接獲通知」;行政院出來喊話「別以經濟干預政治」,政府的回應除了令人擔憂兩岸間溝通管道是否順暢外,我們也想問:這次的貿易壁壘調查到底出在經濟還是政治?
2023-04-14
隨著全球解封、通貨升息,台灣景氣已連續四個月亮起藍燈,創下自金融海嘯風暴後的最低分。儘管國發會預測半導體庫存壓力會逐漸減輕,景氣會在下半年逐漸回溫,但從近日《ET民調》的民調,我們還是可以觀察到幾個台灣經濟的隱憂。
2023-03-31
「封閉」與「開放」對政府來說可以是防疫跟經濟的選擇,但從ETtoday於2021年12月6日至12月8日的調查結果來看,民眾對於「封閉」跟「開放」的態度卻呈現矛盾的情形。
2021-12-14
蔡英文總統於2020年8月28日無預警開記者會,宣布「基於國家經濟利益以及為台灣推開障礙,打開活路的考量,自2021年1月1日起,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將進口台灣」。然而,僅有37.5%民眾能接受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台灣,換取台美經貿關係深化,另有高達58.6%民眾表示不能接受。
2020-12-10
台灣的經濟情況,看似比大部分國家來得穩健,但是長期而言仍存在許多隱憂。若川普當選,美國會持續對中國大陸進行關稅制裁屆時將對台灣出口產業有一定損傷。若拜登當選,台灣無法加入全球經濟整合的行列,那麼對台灣的經濟損害可能更大。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