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認為國家情況危殆所發布的戒嚴令,從2024年12月3日晚上10點多開始,到翌日上午4點多取消為止,只有大約6小時,過程堪稱平和。最關鍵原因是占多數的南韓反對黨國會議員於午夜時分成功進入國會議事堂,投票否決了尹錫悅的戒嚴令,而他也接受並執行了國會的決議。
2024-12-05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連續兩年邀訪中國大陸知名大學年輕學子,加上知名青年體育選手(例如世界頂尖桌球選手丁寧、馬龍)光環加持,的確占去不少兩岸媒體的版面,但究其實,那是種不正常現象。如果兩岸關係退步到這樣的學生團來臺被視為須追訪的新聞,那麼兩岸的未來著實令人憂心。
2024-12-03
川普二度入主白宮後,對台海兩岸主政者都是考驗。從區域大架構而言,川普主政下美國與中國大陸雙邊關係的重要性將更加上揚,尤其後者在俄烏、中東等地並非沒有影響力。台灣與美國雙邊關係的重要性則很可能略為下跌。
2024-11-08
中華民國副總統、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於12月30日辯論會時脫口說出,把中華民國當作護國神山,到底會促進和平還是會帶來災難。他後來雖堅稱是口誤,要說的是「中華民國憲法」而不是「中華民國」,但這所謂的更正,反而顯示了他對於國家憲法和憲政體制的輕蔑。賴清德「我口說我心」,很可能使華盛頓和北京的相關官員,因為要預防他的台獨傾向所帶來的衝突升高,又一次技術性共管台海,避免台獨攪動局勢。
2024-01-01
雙城論壇是在兩岸各自最高權力政府之外的最重要地方交流合作。今年「雙城好」,明年將在台北舉行雙城論壇,期待兩岸繼續秉持求同存異、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平等互惠、以民為先等原則,邀集產官學各界,一起努力發揮論壇的治理價值,為兩岸社會維繫和平。
2023-08-31
倘若美國持續一中政策、夯實台灣自衛能力、阻止民進黨劍走偏鋒,中共微降對台軍事威逼的力道且不必搞成圍島等進一步的封鎖時,這對美陸雙方都有好處。若將此稱為美陸技術性共管台海或不為過。
2023-06-21
俄羅斯軍隊已於本(2)月24日進入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並聯合白俄羅斯軍隊、烏國內部支持俄國的武裝勢力等,在烏國境內展開多起小型攻勢,若干西方國家及外媒稱俄軍將劍指烏國首都基輔。俄國總統普丁更早在本月21日率全球之先,宣布承認盧甘斯克和頓內次克兩人民共和國主權獨立,並與之正式建交。
2022-02-25
曾幾何時,台灣竟然同時和遠在東歐的烏克蘭,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視為可能遭受共產勢力攻擊的兩大焦點。畢竟從美國等西方國家釋放出的訊息,以及在台灣與烏克蘭周邊的軍事形勢,認為發生武裝衝突的機率愈來愈高,而且美國及其若干盟國很可能會因此被捲入其中。
2021-12-16
每年在福建省舉行的「海峽論壇」,被蔡英文政府定位為中共當局的「大型統戰平臺」。過去曾見尚在管制期限內的國民黨高層申請赴中國大陸參加,未獲陸委會批准,今年 12 月 10 日舉行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也只見蔡政府的守勢防堵作為。
2021-12-10
東歐國家立陶宛在美國力挺下,頂住中共當局的壓力,同意我國於11月下旬在該國首府維爾紐斯設立「台灣代表處」。本文不再解釋為何立陶宛會如此決策,而是要討論我國官式外交空間受中共當局打壓而施展不開、外交資源又極為有限,應如何判斷在非邦交國透過新設代表處或辦事處等方式加強互動的一些問題。
2021-12-01
美國國務院副助卿華自強(Rick Waters)於21日表示,因為中共當局「錯誤引用」2758號決議,使得台灣無法參與WHA和ICAO,甚至台灣一般民眾也等被拒於聯合國活動之外。10月25日正逢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前述2758號決議的50周年,華自強這樣的說法,讓部分人士嗅到一絲政策調整的風向。
2021-10-26
最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 Jr.)的一句他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遵守「台灣協議」(英文原文是the Taiwan agreement,沒有引號),至少在台灣掀起一陣漣漪。那「台灣協議」又是什麼東西?
2021-10-07
澳洲、英國、美國在9月15日宣布建立「澳英美三國安全夥伴關係」,目標針對印太地區的安全挑戰,雖未言明國家或組織,其中最可能的對象當然是被美、澳視為印太安全首要挑戰或威脅的中國大陸。
2021-09-23
2001年的「九一一恐攻事件」即將滿廿周年,這不僅是美國本土首次遭到外來勢力攻擊、被美國人視為不亞於二次大戰「珍珠港事變」的極重大事件,該事件又如何主導近20年的國際局勢?
2021-09-10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稍微降低,但疫苗不夠、德製BNT(復必泰)疫苗登台、民進黨政府護航高端疫苗、紓困緩慢且紊亂等爭議仍吵得沸沸揚揚。蔡英文及其國安團隊下半年要遇到的外交挑戰,僅就多邊而言,包括了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還有如何盡快加入日本主導的「全面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2021-08-27
衛福部宣布,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即將於23日起開始施打。這已經衍生許多重大且未解的問題與爭議,而且多與有效性、防護力未明有關,例如:讓未經較嚴謹科學驗證保護力的疫苗上市、豪賭式的施打可能讓台灣防疫出現「隱形破口」、計畫拿高端疫苗援外的同時也讓我國的外交與道德風險大增。
2021-08-13
國民黨開記者會,質疑台灣私人公司製造的高端疫苗,連第二期臨床試驗都還沒真正做完,衛福部便以自創的安全標準給予緊急使用授權,而外交部則立即通電外館,問友邦政府是否接受高端疫苗「並安排國民接種」,但此舉恐使台灣外交冒上極大風險。
2021-07-27
外媒紛紛報導,美國希望先讓副國務卿薛蔓(Wendy Sherman)在夏天先訪北京,先鋪陳氛圍,然後布林肯再訪北京,商討拜、習二人可能在本年10月「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的雙邊會議。
2021-07-09
政府應以盡快搶購國際認證的西方疫苗為主,經標準一致的謹慎評估後,不是欽點兩家而是海納百川,讓想幫忙且有能力購買疫苗的民間單位,在政府主導、協調下趕緊合作、集中資源。
2021-06-25
這次台灣新冠疫情升高,如果全民合作控制得宜,將給予國人喘息的空間,同時可以好好檢討疫苗、防疫政策等問題,因為有權力的人就要負責任,「問責」是代議民主的一部分。
2021-05-21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高權力機構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本(5)月24日開幕,因為新冠疫情未平,將全部採用視訊會議。這次台灣有辦法參加會議嗎?
2021-05-11
美國拜登(Joe Biden, Jr.)總統遣「非官方」訪團前來台灣,事關美國《台灣關係法》通過42周年。訪團成員以拜登好友、前美國聯邦參議員陶德(Chris Dodd)為首,還包括小布希時代的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和歐巴馬時代的副國務卿史坦伯格(James Steinberg)。為何?
2021-04-14
就在3月底,該鎮的鎮民代表會議譴責美國最近多起的反亞裔暴力事件,會議主席、69歲華裔美籍的黃良華(Lee Wong)忍不住挺身而出,並露出一道因服役受傷、橫跨胸膛、既寬且深的疤痕。而台灣呢?
2021-03-31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則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中,面對來自共和黨籍眾議員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承諾,努力讓台灣參與總統拜登在下半年舉辦的民主高峰會、與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他回應說「承諾絕對會在這些議題上努力」。這樣看來短期內,美國兩黨對於台灣的支持應不會有負面變動,但未來?
2021-03-16
在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教召已逐漸被民眾視為不甚重要的事情,甚至妨礙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因近年兩岸關係緊張、政治互信與互動蕩然無存,以及美國逐漸擔憂我國的後備動員狀況,恐怕無法有效應對或嚇阻中共解放軍的進犯,所以國防部的教召精進工作又動了起來。
2021-03-03
台灣是我們的家園,就是因為愛護它,才要關心、監督公共政策,該支持的就多支持,該說不的就要說不。本文作者以近日發生的「疫苗」、「蓋亞那『台灣辦公室』設置爭議」為由,指出要台灣好,切勿怯於對以「愛台灣」為名,卻可能未必如此的政策提出質疑,畢竟那樣才是真民主、真愛台灣。
2021-02-09
拜登(Joe Biden, Jr.)上任後,多數分析家都認為他將先安內,處理川普(Donald Trump)遺留下來的社會對立、調整新冠疫情的應對之道、重振美國經濟實力與領導力。但這還要看美國投入的決心及資源,以及相關的國際組織和重點國家(集團)買不買帳。
2021-02-04
幾年前,美國國會幕僚團來訪,其中一位美國客人在談到台灣在2014年發生的「太陽花事件」,立法院被暴民占領時說,「我常在我辦公室的玻璃窗外就看到示威者遠遠對我叫囂,但他們絕不會越界衝進國會辦公範圍」。現在,這位客人無法再這樣講美國國會前的民主示威活動了。
2021-01-07
年末回顧,一個「亂」字確實可以涵蓋許多台灣發生的大事。「口罩之亂」、「小明之亂」、「紓困之亂」、「振興三倍券之亂」、「疫苗之亂」、「萊豬之亂」等。之所以台灣出現那麼多亂,還是因執政黨未做到捐棄黨見、依法行政而至。
2020-12-31
近日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台總統蔡英文原於2019年赴美演講,但因美國國務院考慮到蔡甫過境美國,之後又要宣布幾筆對台軍售,故希望蔡能不赴美就不來,不過此話一出,只顯示台灣的對美關係,從原應由外交部抓主調,如今卻變成一人一把號,對台灣對美關係有害無益。
2020-12-15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即將於本(11)月20日在華府及台北兩地,以實體及視訊混合方式召開。面對明(2021)年1月非常可能換總統的美國,民進黨政府現在卯足全力,希望能搶在常彰顯對台關係以針對中共當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下台前,在對美外交再下一城。
2020-11-14
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似乎蔡英文及其國安團隊已經嗅到一些不對勁。許多分析家認為,如果拜登上台,將延續歐巴馬(Barack H. Obama)政府的對台政策,連像川普那樣表面上相挺都不可能。
2020-11-04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美國時間11月3日投票,國內媒體多關注川普(Donald J. Trump)和拜登(Joe R. Biden, Jr.)兩人的競爭,特別是他們之一勝選後的台美中關係。其實,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也面臨局部改選,對於美國內政、外交都是一個重要變數。
2020-10-28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急於在感染新冠肺炎後,重新以英雄之姿出現在群眾面前,藉以搶救落後的選情。雖然在多數的搖擺州(亦即多數選民意向常在共和、民主兩黨搖擺不定的州),川普的民調普遍落後,但是對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而言,雙方差距至少要在6%以上才相對安全。
2020-10-15
2020年9月29日,因為宜蘭縣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在兩天前於釣魚台西方海域12浬處作業時,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衝撞受損,於是國民黨籍立委林德福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各個閣員,如果「認為釣魚台屬我們主權的舉手」,結果沒有一位,我再說一遍,沒有一位舉手。
2020-09-30
美國官方所謂的「亞洲北約」是一個戰略構想,距離落實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在台灣,有些人似乎已經心所嚮之,恨不得馬上加入這個連起步都還沒有的同盟體系。
2020-09-22
提到(政治)宣傳,就不得不佩服民進黨的宣傳技術,特別是在二次執政時,更是厲害。蔡英文在8月28日下午突然宣布將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美牛進口,讓台灣「走向世界經濟新舞台」,其實這個「世界新舞台」聽來好聽但語焉不詳。
2020-08-31
蔡英文及其國安團隊暗示,當前的美、陸衝突將持續惡化,所以台灣會先亞太諸國一步做出所謂「最全面戰略調整」,但蔡政府所謂「最全面戰略調整」的作法在亞洲各國中極可能是率眾人之先,風險很高。
2020-08-28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率團來訪,不僅深化美國與我國公共衛生合作的機會,還有助於雙邊官式互動關係的常態化,值得正面看待。可是如果拿他在美國《總統繼任法》中的排序大肆宣傳,就非常不符外交慣例,甚至有技術性誤導之嫌。
2020-08-07
美國在本(7)月21日突然宣布要中共當局於3天內關閉駐休士頓總領事館後,中共當局也還以顏色,在本月24日要求美國一樣於3天內關閉駐成都總領事館。目前為止,若港澳地區不計,雙方各在對方境內有1個大使館與4個總領事館。一夕之間,所謂美國與中國大陸「新冷戰」(new Cold War)的說法到處流傳
2020-07-27
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無預警要求中共當局,在3日內(美國時間7月24日下午)關閉後者在德州休士頓的總領事館,館內人員也同樣要在3日內撤離。這可說是雙方自1979年1月建立外交關係後,外交狀況最糟的時刻。
2020-07-24
一個國家可以有很多學術研究上的史觀,但不能沒有國史,特別是在容易有國家或族群認同問題的國家,因為欲亡其國先亡其史。在民進黨治理下,中華民國史觀已經逐漸被所謂「多元史觀」、「公民主體史觀」等稀釋、裂解了。
2020-07-15
6月上旬,日本石垣市議會提案將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的釣魚台列嶼(台灣重要漁場)改名為「登野城尖閣」,並於同月22日通過。謝長廷因為處理相關問題時,動不動就扯一下中華民國政府後腿,被網民稱為「賣國」、「民族罪人」等等,他已揚言交由律師處理。
2020-06-29
截至本(2002)年4月為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主要競選團隊,在各式競選廣告與宣傳上,至少花1億7千多萬美元的經費,其他「側翼」團體則花了大約3千6百萬美元。可是,川普的選情卻因為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最近「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的影響,不被一些觀察家所看好。
2020-06-17
從去年的雙十國慶開始,蔡英文口中常唸「中華民國台灣70年」之類的話語。宣誓時說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就職典禮時也說要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可是卻在總統就職典禮時,還是夾帶「中華民國台灣70年」的概念。
2020-05-26
民主進步黨和中國共產黨會有「民共平台」嗎?或者民進黨政府和中共政府會有「官對官」的協商機制嗎?以當前可見的資訊而言,答案當然是「不會」。民進黨顯然沒有要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求同存異處理兩岸關係的想法,所以把國家稱作「中華民國台灣」,被中共官媒批為台獨的「新冠」(病毒變種)。
2020-05-14
外交部部長承認,爭取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今年5月中旬的世界衛生大會(WHA),此事難度仍高。民進黨政府要做的,不只是短打型、甚至有時自嗨型的增加「國際支持台灣聲量」。看看美國民間投入疫情援助的例子,真正要做的是利用官民協調合作,在國際間持續表現投入國際援助的意願及實力。
2020-04-28
疫情之際,美國航母也傳出染疫消息,讓美軍在西太平的軍力醫時嚴重受損,另一方面中共解放軍卻出動遼寧艦繞台,這樣的舉動透露出什麼意涵,且看專家分析。
2020-04-15
在兩岸關係詭譎多變之時,改動護照封面所載的國名很可能會招來更多政治動盪,甚至不排除軍事緊張的升高。如果蔡政府不清楚的將癥結所在告訴國人,反而任憑一些獨派人士積非成是,等於是與他們站在一起,進一步弱化中華民國的法理地位,對台灣地區人民絕對是弊大於利。
2020-04-01
「台灣主體性」日益升高,江啟臣開始提倡起「兩優」:「台灣優先、民主優先」,相當於變相擱置了「九二共識」。事實上,「九二共識」就其政策內涵而言也沒違背上述兩點,但卻仍失去了論述動力和主要市場。
2020-03-10
美國經過「超級星期二」的14州黨內初選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爭往「拜桑之爭」發展,就是由歐巴馬的副手拜登(Joe Biden),對上左派政治人物桑德斯(Bernie Sanders)。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指出,川普執政後,美國「左右之爭」更加激化,屬於中間溫和派的拜登能否出線?還很難說。
2020-03-06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日前受訪表示「我們必須讓全世界清楚知道,我們不會坐視侵略行動,絕對不會」,但仔細檢視桑德斯的言論會發現,其實仍舊維持著美國一貫的「戰略模糊」態度。
2020-02-27
美國今年11月將展開總統大選,「這件事」恐主導美總統大選!政大外交學者黃奎博分析指出,自去年12月13日美國眾議院上演川普彈劾大戲,至今年2月5日參議院表決無罪後,川普公開譴責民主黨亂政、拒絕跟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握手,裴洛西也當眾撕毀講稿,而且川普民調還創新高!
2020-02-07
目前看來,北京當局還是堅持「92共識」、「反台獨」、「和平統一」、一中原則等立場,但蔡英文政府對北京當局的條件一概不予接受,其中自然包括從「92共識」和「一中各表」上撤退。
2020-01-12
台灣為一自由民主國家,現在的世界主流國家都與台灣站在一起。不可否認的,強調自由、民主,就會與若干西方國家產生共鳴,但如果這樣就變成了「主流國家與台灣站在一起」,絕對言過其實。
2019-12-23
中共的「一國兩制」在今日台灣根本是沒市場、不可能的主張。至於兩岸關係的分合,那只能留給後代慢慢去解決。務實而論,現在只要能夠恢復和平穩定的現狀,就是台海兩岸政治人物的大功一件。
2019-11-22
「中華民國」和「臺灣」常可以互用,我們多數人在海外也會說「我來自台灣」。雖然如此,這並未等於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名字叫中華民國的國家。
2019-10-05
在台灣,很大一部分是希望香港的示威民眾能夠撐下去,達成五大訴求目標。另外有一些則是透過各種方式提醒親友,台灣千萬不能步入香港受中共「一國兩制」宰制的後塵。
2019-08-13
研究者想盡辦法以對己有利或者對方未能掌握的資料及觀點,在學術研究中先人一步提出觀點或與人進行思辨及說服工作。這並不是目前中學歷史教科書該讓學生做的事。
2019-07-31
國際盛事之一的「廿國集團」(G20)領袖峰會剛剛於6月29日在日本大阪閉幕。國內外有諸多關於美國川普在會中的言行與政策訊息,以及川普與習近平在場邊會的種種分析。
2019-07-01
我們想盡辦法「親美和中」豈不很好?只要中共當局強大實力尚存,又不放棄統一台灣,則台灣選擇「一面倒」、只與美國交好,不思維穩兩岸關係,並不會為台灣地區的安全帶來的正面作用。
2019-06-20
《台灣保證法》眾議院版本針對諸如對台軍售定期化或常態化(regular sales)與推動美台自由貿易協定等內容,尚不能稱為是顛覆美國「一中政策」的作為,因為美國在這方面是片面選擇依照《台灣關係法》,出售「防衛性武器」給台灣,更何況美國政府本來就持續對我軍售,中共也都會行禮如儀的對美提出抗議。
2019-05-10
蔡政府無視台灣在美中雙邊高強度關係「一面倒」的高風險,不僅容易讓川普政府認證了台灣在民進黨主政下是一顆願意被利用的棋子,而且也將招致中共當局逐漸升高的壓迫。
2019-04-10
若積極爭取薩爾瓦多回到我方陣營的話,極可能會面臨北京當局更大的外交報復。如果再把中國大陸的政經優勢納入考量,薩爾瓦多短期內再改弦易轍承認中華民國的可能性一點也不高。
2019-03-20
精於計算和交易、不完全依循過往政治遊戲規則的美國川普及其政府,正高舉反中共政權的大旗,試圖從各方壓制日漸崛起的中共政經及軍事勢力,此時台灣自然很可能成為美國牽制中共政權的一張好牌。
2019-02-11
韓國瑜在接受中國大陸媒體訪問時說,在未來兩岸關係政策發展方向,「是民進黨中央跟著地方走」,掀起部分反彈。蔡政府執政之下的兩岸政策,難道「只許中央放火、不許地方點燈」?
2018-12-26
那些暴衝人士似乎無視他人權利,卻誓死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又刻意阻撓、不誓死捍衛其他人的言論自由,豈不等於只願意「適時」捍衛他人的言論自由?而且是只捍衛他人合己意的言論自由?
2018-12-19
川普就是要如它的意才算數,而中共政權口惠實至否,與川普政府的壓力很有關。西方國家多希望美國打前鋒,帶著大家攻下中國大陸的經貿壁壘,但又不希望搖旗吶喊過於大聲。
2018-12-03
面對當前的兩岸僵局,中共對台軟硬兼施似乎略有效果,而民進黨政府不僅是傷到自己的執政基礎,更傷到了台灣的底氣。這樣下去好不好?該怎麼辦?兩岸之間尊嚴、對等、暫時擱置爭議的協商有那麼難嗎?蔡英文應該不要再模糊以對,給個較明確的答案吧!
2018-11-07
川普堅決反對非法移民,且遵循(長老教會)基督教教義,不在反LGBT的立場上示弱。他透過推特、演說及政策推動,比歐巴馬更明顯的把美國社會有時隱而不宣的價值分歧搬上檯面。
2018-10-29
中華民國國旗旗海飄揚的盛況更不復見。從中央政府到許多縣市政府,似乎對於懸掛國旗一事,抱持應付一下的心態。這兩年在中樞慶祝國慶的廣場周圍,國旗的數量似也有逐年遞減之勢。今年又有前述「非典型」主視覺做為中央禮臺設計的重點,所以如果不從遠一點地方把周邊布置的國旗也看進去的話,國慶的味道還真淡。
2018-10-12
美國和中國大陸最近在南海發生了軍艦的「異常接近」,並引發了後續有關兩軍緊張情勢升高的臆測,但是否如部分媒體或評論說的有那麼大的影響,甚至導致亞太瀕臨軍事衝突邊緣,恐怕不然......
2018-10-05
外交部駐大阪辦事處蘇前處長於任內輕生,各方熱議我國駐外官員的甘苦。少數國人及民意代表對駐外官員有「予取予求」的心態,導致駐外官員協助旅外國人時「中箭落馬」。來看筆者討論駐外官員工作上面臨的狀況...
2018-09-17
美國最近召回駐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巴拿馬的大使或代辦,關注的是我國在該地區的邦交狀況,還是美國在該地區的自身國家利益?從過去一年多的觀察可知,川普政府可能是拿我國在拉美的外交,作為對抗中國的合理化藉口之一。若台灣人往臉上貼金只說美國是為了「挺台灣」而有此舉動,是過於簡化事實。
2018-09-08
薩爾瓦多與中華民國80多年的邦誼正式畫下句點。有些流傳很廣的論述,猛攻「改善兩岸關係以暫時緩解外交緊張」的這種理性、謹慎的看法,頗值得商榷。以下提出4類相關論調以及它們弔詭或危險之處。
2018-08-21
蔡英文過境美國這件事至多只是在測試美國對我國有限支持的空間有多少,還有對內宣傳台美關係穩定友好。當前兩岸關係再度惡化、我們國際空間重新受到來自中共當局極大壓力的時候,我國元首去邦交國時所受的待遇,以及中途過境美國以外地方時的可能性與便利性,至少一樣重要。
2018-08-20
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通日前於美國華府發表有關兩岸事務的公開演說,並強調他的演講釋放了善意,但就民進黨政府的實際作為而言,這樣的「善意」很難會被中共當局所接受。這次演講動機和目的到底是什麼?陸委會扮演什麼角色?讓筆者從不同角度,剖析4種可能。
2018-07-20
AIT有陸戰隊進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能僅從台灣與美國雙邊關係視之。如果成真,將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首次有與若干美國大使館同等級的維安措施進駐台灣。美國為什麼會考慮在AIT新館進駐陸戰隊?
2018-06-30
川普上任以來,和金正恩之間言詞交鋒,最近才峰迴路轉,逐漸朝和平協商的方向前進。無論他們兩人之間放話放得多狠,互罵「小火箭人」(little rocket man)和笨老頭(dotard),但似乎在12日的「川金會」上,兩人盡釋前嫌,以前說的閒言冷話都不算數了。
2018-06-12
川普政府對臺灣的政治關係與安全保障,似乎不是由於美國與臺灣民主價值與自由市場的相似性,而是繫於對中國大陸經濟和軍事的威脅感。臺灣政府與人民必須注意川普這種「交易式」、變臉快速、自我優先的決策模式,不要對川普政府的「愛」有太多遐想,因為在這種模式中,「馬基維利式」(Machiavellian)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國家利益現實主義才是主流觀點。
2018-06-07
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已經重燃了臺海兩岸的外交戰火。別期望如果在未來,一個能穩定兩岸關係的政府可以逐漸扭轉因前述事件所產生的外交挫折,因為中共當局在攸關國家主權的外交領域得分之後,不太可能再讓分給臺灣的。
2018-05-24
馬哈迪宣誓就任首相,國陣確定反撲失敗。國陣議員要如何一改過去的負面形象,進而扮演受到人民信任和尊重的反對黨,等待未來翻盤機會?還是國陣會在一連串表現不佳的過程中逐漸泡沫化?對於馬來西亞政局而言,這將是一個必須持續關注的關鍵變數。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