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史有興趣,關注國防、地緣戰略等議題,深感台灣社會長期處於戰爭危機邊緣,卻對軍事議題極為陌生。因此野人獻曝,利用閒瑕之餘撰寫文章,希望能為改善這種情況,略進綿薄之力,而意外成為軍事專欄作家。
粗略翻閱美國智庫CSIS的完整兵推報告,發現有些兵推結果,與台灣社會所想像的有非常大的落差。姑且先不說報告中假設解放軍從南部進攻的想定有沒有道理,其實兵推的結果,就算美日不介入,台灣獨自應敵,中國都沒有辦法快速結束戰事。
2023-01-11
俄軍前三天攻擊了位於敖德薩西南方的札托卡大橋,這座大橋是橫跨聶斯特河河口的重要交通要道,一旦被切斷,敖德薩省西南方這一整塊烏克蘭領土,就會無法與烏克蘭本土連絡。俄軍有可能在接下來與佔領烏克蘭南部的俄軍,一起左右夾擊敖德薩,並且威脅摩爾多亞與羅馬尼亞。
2022-04-29
東歐、烏克蘭陸續將俄系武器轉換為美系武器,這其實比北約東擴或烏克蘭加入北約更為嚴重,因為一旦使用美製武器,就會抑賴美國的供應,在政治上更依賴美國。俄羅斯發動這戰場爭,意外讓這些情況加速百倍。
2022-04-22
是說近期美國的智庫學者、軍方將領、國會議員、甚至是前任政府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警告,中國可能武力犯台,並提出各式各樣的時間表。再加上中國於10月初派遣大批軍機擾台,讓兩岸接近開戰的傳言甚囂塵上。但這事情究竟是被「炒作」?還是真有其事?
2021-11-16
此次在喀布爾機場外,進行連續自殺炸彈攻擊,造成13名美軍與最少60名阿富汗平民死亡,上百人受傷的,是一個自稱是「呼羅珊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Khorasan)」的激進組織。
2021-08-27
「新圍堵」是美國從敘利亞與阿富汗撤軍,並削減在中東的駐軍,將戰略重心轉移到西太平洋的遠因。而與中國的競爭,肇因於中國的崛起與快速發展,大舉掠奪並嘗試控制這些新型戰略物資,在幾個未來領域甚至已領先全球,威脅到美國的地位。
2021-08-26
河南省部份地區連日暴雨,除了造成鄭州市大水,也使黃河水位高升,讓目前屬於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附近的堤岸,進入最高警戒。
2021-07-22
台灣社會在討論中國軍機騷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議題時,應該把規格放大到整個印太地區情勢,而不是只侷限在兩岸關係上,如此很容易見樹不見林,誤判了情勢。
2020-09-26
未來海軍版的MQ-9B若能順利返台服役,將可有效監控台灣周邊海域,搭配岸射增程型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與艦載的各型反艦飛彈,空射型的魚叉反艦飛彈,可大幅提高國軍的制海能力。
2020-08-11
漢光演習能驗證多少部隊戰力,一向是見仁見智,國軍應該把聯兵營首度參與漢光演習,視為是新編裝檢討的開始,而不是編成以後任務已圓滿結束。
2020-07-17
南海主權爭議的仲裁案即將要揭曉,無論結果如何,未來南海風雲已經勢不可免,相信這是目前所有人的共識。藍營指控在仲裁案出爐前夕,海巡署將兩艘百噸巡防艦撤回台灣,是蔡英文政府準備放棄太平島主權的鐵證。
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