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映俞 醫師 學歷:成功大學醫學系學士 專長:外科專科醫師
現在只要說到練習核心時,許多專家比較推崇「棒式」,而非捲腹或仰臥起坐,因為棒式對脊椎或髖屈肌的影響較小。當然,我們還是要再強調一下,鍛鍊腹部核心的重點不在於腹部線條變得多精實,這一點要靠著你多有些「熱量赤字」 ,別囤積太多脂肪才行。
2022-04-08
9月14日晚間,資深藝人龍劭華驚傳於高雄驟逝,享壽68歲,不少圈內藝人齊聲哀悼。龍劭華生前熱心公益、提攜後進,人望相當高。曾罹患糖尿病十多年未控制,並因此身材爆瘦。
2021-09-15
茶類飲料是世界上僅次於「水」的飲品。台灣的茶文化由來已久,自19世紀就因為烏龍茶外銷而大幅發展,至今便利超商店有多種罐裝茶類可選,更別說滿街的飲料店了,無論天氣炎熱或寒冷,路上行人總是拎著一大杯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正在啜飲著。
2021-09-12
公視旗艦大戲《斯卡羅》中飾演瑯嶠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於20日傳出因腮腺癌再轉淋巴癌,不敵病魔過世,享年42歲。劇組殺青時,雖透露查馬克狀況穩定,即使眾人集氣仍傳噩耗。
2021-08-21
金曲歌后詹雅雯才剛推出新專輯《幸福過敏》,沒想到最近兩個月以來身體不適,食慾很差體重掉了8公斤,僅剩42公斤,在醫院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後,醫生竟告知詹雅雯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中度萎縮。這對詹雅雯來說無疑是人生震撼彈,讓她當下很震驚,覺得是老天爺開玩笑。
2021-03-20
研究顯示,喝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機率;甚至適量飲用時還能減少慢性病的機率。成人每日咖啡因不宜超過400mg,懷孕、哺乳者每日不超過200mg,但每個人代謝能力不同,對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或許這個標準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2021-02-15
在寒冷的冬夜,一位年過五十的大叔剛和家人聚餐吃燒肉、喝酒,滿臉通紅地步出餐廳門口。冷風迎面吹來,大叔拿出一根煙點燃,靠近吸了幾口,突然摀住胸口,面露痛楚地倒下,一旁家人忙著攙扶大叔,並趕緊拿出手機叫車。
2021-02-14
早餐很多人習慣吃一個麵包解決,但這裡面就完全沒有蛋白質,而是精緻澱粉與糖的組合,升糖快速,但很容易讓人八點才吃完麵包,十點又餓了。因此可以考慮改成以蛋為主體的早餐,炒蛋、蒸蛋、茶葉蛋都可以,或改成吃雞胸肉沙拉,改成吃香蕉加無糖優格,都是比麵包更好的選擇。
2021-02-12
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都不動,而是要做對的運動訓練,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後側大腿肌肉、小腿肌肉更強健,穩定膝蓋動作,即能減少膝蓋疼痛的狀況。
2020-11-22
「小鬼」黃鴻升浴室撞頭流血36歲驟逝!今天上午11時許,小鬼父親要找小鬼吃午餐時,發現小鬼倒在地板上,沒有呼吸心跳。上午11時27分,台北市消防局接獲報案,趕抵小鬼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住處時,發現小鬼出現屍斑、身體僵硬,因為已經明顯死亡,並未立即送醫。
2020-09-16
55歲的「3金影帝」吳朋奉,25日下午猝逝自家陽台,震驚娛樂圈。26日下午,遺體相驗結果顯示「腦中風昏迷」導致死亡。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中風,腦血管疾病長年佔據國人10大死因前5名。只要調整錯誤的生活習慣,在發現症狀時,積極改變,就能減少後續中風或更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2020-05-26
「3金影帝」吳朋奉25日下午猝逝,震驚影壇。26日下午遺體相驗結果出爐,證實是「腦中風昏迷」導致死亡。腦血管疾病長年佔據國人10大死因前5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中風。中風首重視及早發現和治療,當您發現中風症狀,請把握黃金三小時盡快送醫,以免腦細胞損傷,最後喪命。
2020-05-26
台灣知名AI專家、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上月假日溜直排輪跌倒撞到頭,開車回家時身體不舒服昏迷,經送醫搶救多日後仍不幸過世,享年44歲。有些人就算受到輕微的頭部撞擊,也可能出現嚴重的顱內出血後遺症,例如老年人、肝硬化患者、或有長期酗酒習慣的人,都是容易顱內出血的族群。
2020-04-16
由於心臟瓣膜疾病會打亂血流正常該有的方向,增加心臟負擔,因此容易讓患者產生血塊、中風,並有心臟衰竭與心律不整的危險,所以並不是個能放著不管的疾病!
2020-03-24
「肌少症」代表著我們的肌肉質量流失,運動活動功能變差,讓我們走路速度變慢,活動距離變短,要出力時使不上力。我們三十歲以前,身體的肌肉質量連年累積,但年過三十歲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每十年可能流失3%至8%的肌肉質量。隨著年齡增長,流失速度也會加快。
2018-12-30
食道癌在東亞地區算是很盛行的癌症,那食道的細胞為何會病變成癌細胞呢?其致病因子大多和飲食習慣有關,可說是「吃出來的病」,畢竟我們吃下的東西若不恰當,含有致癌物或細菌病毒,首當其衝會接觸到的身體部位就是口腔與食道,發生於這兩者的癌症當然就與飲食習慣有強大關聯。
2018-12-11
台灣罹患乳癌的病人還比西方國家的乳癌病人年輕許多喔!小於四十歲以下的乳癌病人竟接近兩成左右,且中位數落在四十五到四十九歲之間;與西方國家乳癌病人多數已處於停經後,年齡多於六、七十歲以上的狀況不同。光是這點,台灣女性就應該繃緊神經,從三十歲起固定每年一次乳房檢查。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