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九年十二月,美麗島電子報在「引領兩岸問題討論」的簡單想法中誕生。創刊以來,美麗島電子報每天擴充政治、國際、兩岸、財經、生活專論以及新聞,鎖定重大議題,尋找各領域關心台海的專家投入專欄群。
立法院在2024年可說是政壇的重中之重,上會期的國會擴權法案,引發青鳥運動,這幾天又吵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的修正法案。而立法院占多數的國民黨通過法案方式一點也不客氣,對於沒有朝野協商及委員會審議失能的批評聲浪置之不理,根本是斷了理智線的立法院多數黨,這些法案通過後,不僅對憲法法庭或者中央地方財源分配產生衝擊,對2026地方選舉的氛圍也可能產生變數。端看賴政府如何因應。
2024-12-20
美麗島電子報11月國政民調出爐,深陷勞動部霸凌風暴中的賴政府,令人意外地,其民調並沒有下跌,反而上升,信任度及施政滿意度都微幅向上,不信任度及不滿意度則大幅下降。這歸因於行政院及總統府及時多次道歉,並嚴辦涉案官員,算是危機處理得當。另外,上週全台灣都沉浸在世界棒球賽冠軍的狂喜之中,降低對政府部會霸凌的負面評價。
2024-12-03
美麗島電子報本月國政民調,針對柯文哲涉貪案,詢問受訪民眾是否認為柯文哲是為了「公平正義」對抗賴清德總統,有68.9%的受訪者並不認同,認同的只有18.7%,顯見民眾黨一直對外說明柯文哲是受政治壓迫,並無法獲得絕大多數民眾認同。另外,在賴清德國慶一連串相關演說後,高達78.2%的受訪者認為台灣與中國關係是國與國的闗係,16.1%認為不是。
2024-10-29
將在13日舉行基隆市長罷免案的投票,並沒有如想像中出現激戰,投票結果除非有意外,否則可想而知。基隆市長罷免案,民進黨內部是呈現分歧意見,身為黨主席賴清德並不主戰,是整個罷免案冷淡下來的主因。
2024-10-11
沒想到要選總統治國的柯文哲,因為一筆競選總部的爛帳,把自己搞到幾近「天崩地裂」的慘況。柯文哲最高光時刻2018年11月信任度高達63%時,如今大跌近40%,起伏之大之快,政壇少人可比。
2024-08-27
競選政治獻金重創民眾黨的形象,競選總部的荒唐使用早深入人心,如今才出面來得及嗎?此事可以看出柯文哲的危機處理IQ是零蛋。民眾黨就是家天下的一人政黨,這些經費的事,只有主人和真管家知道,一個假管家的競選總幹事對外有什麼說服力?
2024-08-22
民眾黨公布2024總統大選競選總部的爛帳,一如過往沒有讓人失望,民眾黨再度找到「揹鍋俠」,將責任全數推給報帳的會計師,把擺不平的2,000多萬經費「竟然」隨便亂塞在幾個公司,說法堪比《聊齋志異》更離奇、詭異,真是把全民都當傻子。
2024-08-15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朝野三黨好感度都向上升,其中民進黨好感度49.2%居首。民進黨仍保持形象領先,但總統和閣揆不滿意度增長比滿意度多,情勢詭譎,須步步為營。
2024-07-02
賴清德在本次總統大選得到585萬票,得票率是40.05%,但《美麗島》最新民調顯示,賴還沒有上任就比大選時多賺了5%到13%的支持比率。這種現象是如何造成?尤其在賴沒有任何執政作為,民眾就拋棄選舉成見,支持賴清德,這也許跟在野黨的表現有關。
2024-05-31
蔣萬安市府要如何處理前朝的疑案?如果蔣不能公平透明、清楚明白公布這些資料,無法豎立想要除弊絕害的公信力,不僅無法給市民一個公道,也讓自己的連任之路布滿荊棘。柯文哲的生與死,台北市民的權益是否受到保障,就在國民黨蔣市府的一念之間。
2024-05-02
藍白合作如果沒有以政策為本,沒有大義名分,只是政治資源分配,只是要拉某黨下台,卻無法保證這種新鮮的聯合政府,要如何在台灣政壇平常運作不會發生內鬨,不會影響政局穩定,根本無法讓選民放心,除了對藍營選民有吸引力外,中間選民買不買單都還不知道。
2023-10-20
站在台灣的角度,我們關切習近平缺席G20峰會後中美關係的變化。在當前兩岸「有讀不回」的情況下,中美緩和緊張關係對台灣是有利的。中美兩國元首能否在年底APEC領袖峰會上會面,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2023-09-13
四年前的郭台銘覺得自己被名嘴騙,花了大錢卻沒有達到效果,最終還被切割;四年之後,郭台銘自以為學了個乖,改找地方派系合作,結果又被地方派系拋棄。箇中是非曲直恩怨暫且不論,歸根究底是郭台銘從頭到尾都沒搞清楚政治的遊戲規則和邏輯,自然落得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
2023-09-06
唯有「邊緣化」郭台銘,國民黨與民眾黨共同合力促成「藍白合」,最後形成真正的一對一藍綠對決局勢,這場選戰才有能拚的機會與空間,他們的支持者才有可能傾巢而出全力拉票、投票。
2023-08-31
郭台銘宣布以無黨籍身分獨立參選總統,雖然口口聲聲要促進在野整合,共同「下架貪腐無能的民進黨」,但效果可能恰恰相反,原本兩個在野黨互不想讓的局面已使整合寸步難行。
2023-08-29
台灣與美國簽《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強化了雙方的經貿關係,但無法取代兩岸經貿關係帶給台灣的「利多」。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爭取代表共和黨出戰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總統川普,日前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竟然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奪走美國的工作機會,應該對台灣銷往美國的產品課徵關稅。
2023-08-23
只要選前沒有促成「藍白合」來打總統與立委選舉,最後結果就是賴清德「穩當選」總統寶座,柯文哲與民眾黨不僅輸了總統,且可能也扮演不了選後可以左右政局發展的「關鍵少數」力量,而國民黨的立委席次也極有可能因為總統大選聲勢不佳所拖累,怎能不儘速推動且促成選前的「藍白合」呢?
2023-08-22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選情似乎陷入僵局,近期不僅郭台銘堅持不放棄參選努力,多個民調都顯示,國民黨侯友宜的民調小幅回升,而柯文哲的民調卻小幅下滑,兩者的差距拉近,柯文哲後續的推升力道也不足。白藍兩黨之間陷入一個棄不掉又談不成的局面。
2023-08-16
在郭台銘返台之前,郭陣營就對外放出會有「重大宣布」的訊息,但如今看來又是「雷聲大、雨點小」。謝典林的表態打破了郭陣營原本希望鋪陳的氛圍,讓外界更加懷疑郭董是否真的「有錢就是任性」,不惜代價也要參選到底。
2023-08-11
賴清德副總統將以蔡英文總統特使身分啟程前往我南美洲邦交國巴拉圭,出席該國新任總統貝尼亞的就職典禮。根據行程規劃,賴清德將過境紐約和舊金山。中共對賴清德此行會採取什麼樣的反應,成為各方聚焦的重點。
2023-08-10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前一陣子民調狂跌,落居第三,近日向上攀升,與柯文哲的差距逐漸縮小,顯現選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柯文哲失言連連,未來極可能繼續探底;侯友宜恰恰相反,他原先沒有充分準備,輔選團隊不夠強,政策主張不明確,如今一一改善,選情往上走乃屬必然。
2023-08-02
無論非綠陣營如何排列組合、有幾人參戰,賴清德的民調都大致持平。韓國瑜和全代會的確幫助侯友宜的藍軍選票回流,但國民黨持續內鬥也讓藍軍心灰意冷,金溥聰應該思考持續掀起內戰的利弊。柯文哲即便民調領先,也應該思考如何與藍軍達成協議,如果只憑自然棄保,很可能是雙輸的局面。
2023-08-01
基於民進黨一切「唯美」馬首是瞻的慣常思維,賴清德的「進入白宮說」,顯然是一項重大誤判。賴的團隊沒有提供正確的訊息,幫助他進行客觀的判斷。重要的是,賴必須務實地丟棄「台獨」的標籤,使他一旦勝選,不會立即讓台海陷入戰爭危機。
2023-07-25
202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可能是台灣實施總統直選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選舉,結果不僅影響台灣的生存,甚至延伸到兩岸的和戰,以及區域和國際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
2023-07-18
郭台銘在政治路上遭遇的障礙,跟他自己在政治場域上的不專業密切相關,而且他四年前爭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輸了憤而退黨,攻訐獲提名的韓國瑜,這次再度失信,沒有實現全力支持侯友宜的承諾。他應該回頭去看看自己的郭語錄,上面明明寫著,失敗的原因之一是「你從未想過在客戶面前更專業、更守信」。
2023-07-12
近十餘年來,許多年輕人感到國民黨老態龍鍾,民進黨則銳氣煥發,反國民黨長期以來的黨國體制者眾,但如今他們看到「新黨國」快速壯大,執政黨控制了所有國家機構、各型媒體、檢調司法甚至大學,為自己及盟友創造了巨大的既得利益,糟蹋了民主與法治原則。
2023-07-06
柯文哲在轉換他支持度的「變現率」,就像電視廣告賣藥的台詞,小孩需要吃補藥才能「轉大人」,也許犧牲一些投票行為不穩定的年輕人選票,把投票行為穩定的深藍及淺藍選民多拉一些,甚至如果侯友宜再一蹶不振,柯可以吃進更多的國民黨藍色選票,成為非綠共主。
2023-07-04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18日至19日訪問中國大陸,這是他擔任國務卿以來的首次大陸之行。在中美關係緊繃的時刻,布林肯此行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新加坡外長維文甚至拿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50年前的「破冰之旅」來形容布林肯這次的訪問,聲稱「現在又接近需這麼做的時刻了」。
2023-06-27
全面執政八年的民進黨還能繼續呼風喚雨嗎?是非評價不一而執政成敗互見的國民黨,能因推出一個本土性色彩濃厚的總統候選人而重回執政嗎?以柯文哲一人之力撐起來的民眾黨有機會成為台灣政壇的關鍵性力量嗎?
2023-06-13
台灣政壇最進掀起性騷擾風暴,到目前為止,光是泛綠政治圈事件累計多達13案。這些加害者多非政壇要角,案情也不是特別嚴重,但一向標榜進步價值與性別平等的民進黨,內部性騷擾現象居然這麼普遍,而且相關主管為維護黨的形象,多以息事寧人態度處理,致使受害者深感委屈,加害者當時也多未受懲處。
2023-06-07
奧斯汀和李尚福在香格里拉會談中的互動,被視為中美兩國關係的風向球;但兩人會面沒有交流,顯示中美關係距離拜登所期待的「解凍」,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2023-06-06
侯友宜反對「台獨」,這是國民黨的一貫立場;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使他一旦勝選,就能立刻和對岸重啟和平對話。但到目前為止,侯友宜「暢談警政,少論國政」。主導涉及「國安」的國防、外交和兩岸政策,是總統必須扮演的角色。從「治安」到「國安」,是侯必須「轉型」的時候了!
2023-05-30
賴清德批判「疑美論」,是站在「唯美」馬首是瞻的立場講話,但卻符合美國對台灣的「備戰」需求。在國家認同方面,侯友宜說「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台灣是咱的厝」,這是對國家做出最為合情、合理、合法的「自我定位」,也明確界定了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
2023-05-22
明年的總統大選充滿太多國際政治情勢發展的大變數,可能不再是賴清德與侯友宜個人問題的政治競技,而是檢驗他們兩人如何因應國際與兩岸政治變局的政治能力,以及如何處理「和平與戰爭」問題的整體戰略、政略與經略格局、視野及因應能力的挑戰。
2023-05-19
在十個關鍵點上,民進黨和賴清德目前略居上風,贏面較大,但國民黨一年多來積極補強短板,重塑形象,已有後來居上績效,侯友宜長期以來累積的踏實與可信任形象也深入人心,正式開戰後的爆發力不容小覷。總的說來,這場大選過程中的拉鋸必然激烈,勝負尚難判定。
2023-05-16
從中共的角度看,拜登政府目前正複製冷戰時期美國對前蘇聯採取的「成本強加戰略」,即以最低代價、甚至不須付出任何代價,針對敵方的肋骨下手,消耗對手的戰力。在美國看來,「台灣問題」就是中共的這塊肋骨,甚至是「阿基里斯之踵」。
2023-05-12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8日赴民眾黨中央登記參選2024總統,這是否代表和國民黨合作的「藍白合」正式破局?柯的回應是:DNA不一樣很難結合,藍白合重要的是理念價值的結合,政治理念、政治價值是要彼此溝通辯論,而不是密室政治的權力分配。其實他的理想不是優化政黨政治,而是為民眾黨爭得最理想的局面。
2023-05-10
朱立倫的政治能力與格局根本扛不起藍白合的政治整合,再加上他私心作祟的排外性格所致,哪裡會真心促成這個政治結盟合作與交易的大局呢?更何況,為了民眾黨的生存發展與茁壯,柯文哲黨主席又有何「政治需要」跟國民黨進行大格局的政治整合與合作交易呢?
2023-05-08
國民黨不僅總統提名的布局晚,至今也沒有看到整體大選的規劃。賴清德在4月12日民進黨中執會提名時,就提出「總統高票當選、國會單獨過半」兩大選舉目標,柯文哲近日也不斷強調「聯合政府」的概念,反觀國民黨至今對於立委選舉幾乎沒有任何的描繪。
2023-05-04
兩岸的政治鴻溝既深且長,在政治互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雙方任何的解套努力或作為都極有可能被對方以慣例的思維及敵對的心態予以「打臉」,甚至做過度擴大的渲染解讀而功虧一簣,這是因為彼此雙方欠缺同理心的換位思考心態所造成的結果。
2023-04-28
當拜登把中美關係定位為一場「民主與專制之爭」後,中美關係就觸及兩國之間最深層的結構性矛盾。這使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所進行的權力競賽,得到了「合理化」的來源;也讓中共覺得,「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是眼前對美工作的唯一選擇,中美「鬥而不破」面臨考驗。
2023-04-26
大陸商務部公告,自本月12日起,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的產品共計2,455項,主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公告顯示,調查應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明年1月12日。
2023-04-18
上週郭台銘返台再次表態爭取國民黨提名,並呼籲選民「唯一支持」之後,侯友宜的態度明顯出現轉變。侯友宜不僅和賴清德先後參加嘉義同鄉會拚人氣,幕僚也頻頻釋放要參選的訊息,包括已經成立競選辦公室、派出訪美先遣部隊、「論述都有準備」之類的訊息,一下子全部都丟出來了。
2023-04-13
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競爭格局浮現。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結束訪美行程返台,宣布爭取國民黨2024總統提名,希望與民進黨準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來場君子之爭。如果態勢伸延不變,則這次總統大選將是三腳督局面。
2023-04-12
蔡英文連任總統後首次訪美,她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的會面,是她此行的壓軸戲,也是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台灣領導人在美國進行最高級別的面對面會晤。毫無疑問,這些都為蔡總統任內的對美關係,寫下了完美的句點,但也為兩岸關係添加了不確定的變數。
2023-04-11
民進黨雖然在地方公職選舉中慘敗,但中央層次的選舉仍有優勢,侯友宜顯然尚未取得優勢,所面對的障礙也比較多且難。他必須快速提升高度,擴大格局,組織強大團隊,並且獲得黨組織有力的支援,才有可能厚植實力與戰力,獲取強大動能,從而達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2023-03-29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結束他本月20至22日的莫斯科之行。中共把習訪俄定位為一場和平與合作之旅,說明目的不僅是一次國事訪問而已;中共還希望藉此向國際社會遞出橄欖枝,塑造中共追求和平的國際形象。
2023-03-25
賴清德的貧乏、空洞、只剩台灣牌,固然有民進黨內複雜因素,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和國民黨的每一個可能人選,都不足以對賴清德產生壓力。不管光譜位置對不對,賴清德好歹還有「台灣牌」可以打,國民黨的候選人呢?年底又有什麼牌可以打?
2023-03-16
4日舉辦的南投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前縣長林明溱敗了。雖然早在投票之前,國民黨內就認為選情艱困,輸的機率不小,但結果翻出來還是讓不少藍營支持者感到錯愕,一時間各種檢討聲四起。
2023-03-07
去年的大選,國民黨中央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幾乎都是這些縣市長自己領軍衝鋒陷陣,打出一片天。盧秀燕不選的表態,不僅僅是消極的說自己不要什麼,也同時在提醒國民黨在爭奪的那些人,不要玩得太過、太難看。今年的大選,國民黨依舊得靠這些諸侯們。
2023-03-06
中共非俄烏戰爭的「當事方」,確有充當調人的制高點地位;但也因此出現中共官媒所稱的「中國特殊責任論」,讓中共陷入一場可能「吃力不討好」的困境。俄烏雙方都堅持自己立場,關鍵在領土之爭。
2023-03-02
星雲法師對兩岸的貢獻無疑會彪炳史冊。就是這樣一位智者,在他圓寂歸天之際,本應是兩岸攜手同悼,但蔡英文當局卻橫加阻撓,不只是對星雲大師的不敬,更是愧對兩岸民眾的善心。就因應兩岸僵局這一點來說,蔡英文都比不上其民進黨前任陳水扁。
2023-02-18
在郭台銘表態沒有「郭柯配」之後,柯文哲即便想要當郭台銘的副手也不可得,就只剩下「藍白合」一途。但以目前的情勢來看,郭台銘若真能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回黨也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斷然沒有再找非國民黨人擔任副手的道理,不可能找柯文哲搭檔。
2023-02-17
侯友宜、郭台銘、朱立倫最有機會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他們三人各有其政治優勢及短板,如何在不破壞國民黨團結氛圍下贏得藍營支持者的信賴與大多數民眾的信任,便成為他們最後是否可能出線的最關鍵問題與因素。
2023-02-14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看似是真的起心動念要投入總統選舉,8日上午到佛光山弔唁星雲大師時大談「服務人民有很多方式」,會找時間向大家報告;9日下午被問到是否回國民黨,郭台銘又說「在等國民黨的一套辦法」。
2023-02-13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延後他擬訂於本月5、6兩日的中國之行,原因是美方聲稱發現一顆中國偵察氣球,出現在美國陸基核武重地上空,疑似從事間諜任務。雖然中方對此表示遺憾,但布林肯指控中共此舉「侵犯美國主權和違反國際法,既不負責任也令人無法接受,不利雙方原先準備進行的實質性討論」。
2023-02-07
新內閣昨天(1月31日)上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在交接典禮上除了表明全力以赴推動重要施政的決心,也重申蔡英文日前指示「溫暖堅韌內閣」的定位。但從陳建仁內閣的起手勢來看,陳內閣的「溫暖」似乎只暖到民進黨的同溫層,民眾很難有感。
2023-02-01
今(2023)年世界各國的當務之急是搞好經濟。因為新冠疫情、地緣衝突、物價飆漲、利率升高等一連串問題環環相扣,今年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的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在去(2022)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就已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放緩至2.7%,低於去年的3.2%。
2023-01-31
在當選民進黨主席之後,賴清德未來如何跟社會對話、「向公民報告」,才是他是否能夠更上一層樓、邁向總統大位的關鍵,但至少從目前來看,賴清德仍然是保守有餘、開創不足。只靠鋸箭法,既解決不了民進黨的沉痾,也不足以讓賴清德帶領民進黨勝選。
2023-01-17
近日民進黨的內閣改組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撲朔迷離,一方剛放話說內閣會改組,另一方就立刻帶完全相反的風向。雙方高來高去、刀光劍影,交手都快一個星期,也沒有明確的進展,如今的民進黨,像極了以前的國民黨,李登輝時代那個極為宮廷的國民黨。
2023-01-13
賴清德的「務實台獨」路線,其實就是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政治路線,不是「蔡規賴隨」的問題。縱使黨內各大派系或政治人物各有不同的理解或詮釋,但也最終形成民進黨的主流共識主張,蔡英文總統沒有調整或改變過,賴清德也以「務實台獨工作者」來加以承繼下來。
2023-01-19
賴清德與侯友宜的總統大選競技,就會是賴清德率先起跑,侯友宜「慢磨慢燉」隨後追趕的一場「龜兔賽跑」政治遊戲,到底誰能最後領先到達終點?的確就是五五波的政治戰局!
2023-01-07
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大勝,總統提名也提前被搬上檯面,侯友宜元旦一句「我們絕對不是強國的棋子」,就被解讀為是總統大選的起手勢。週刊也報導,郭台銘跟侯友宜曾3次會面,雖然沒有談成搭檔,但也達成「你選,我就不選」的共識。
2023-01-04
在野黨目前攻擊最大的就是連任之後的蔡總統,極少出面開記者會,大都以寫臉書或者發新聞稿的方式來面對人民,這一點的確讓人百思不解,對民進黨殺傷力大也是爭議性大的議題,例如兵役問題及疫苗問題,蔡總統彷彿與之無關,這都是大傷。
2022-12-27
準民進黨主席賴清德21日晚間舉辦第一場「向黨員報告」政見發表會,以「已讀不回」會有更大危機,來形容民進黨敗選至今的態度。但在賴清德發表會還在進行的同時,蔡英文總統就在臉書發表選後檢討文,並宣布下週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頗有搶話語權的味道。
2022-12-23
美國隊這次參與峰會的非洲國家領袖,釋出了極大的善意。拜登宣布美國支持非洲聯盟成為G20的永久成員,承諾在未來三年內向非洲提供550億美元的投資,還與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 秘書處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以擴大雙方之間的貿易,並吸引在非洲大陸的投資。
2022-12-20
在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之後,鄭文燦市長又因論文抄襲事件而暫時中斷更上層樓的「念想」,賴清德副總統的參選黨主席就是「唯一」的政治選擇與責任承擔。畢竟,這是傷痕累累的民進黨在中間選民與年輕選票大量流失,「蔡蘇體制」中央執政失能且失靈,必須改頭換面重整旗鼓的關鍵轉折時刻。
2022-12-14
九合一民進黨敗選,數據反應了選民這次為何不挺民進黨的原因,可綠營檢討似乎仍慢條斯理,不慌不忙,藍營卻已經積極備戰2024,朱侯之間也逐漸謀求互信基礎,朱立倫還提2D戰略,想化解來自美國的壓力。
2022-12-06
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牌」在選舉中失靈,不是因為選民對中共的安全威脅無感,而是覺得民進黨的「抗中」無以「保台」;更重要的是,外在因素沒有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僅管如此,我認為「抗中保台」仍有可能在2024年總統大選時,再度浮上檯面,成為朝野政黨攻防的一個「戰場」。
2022-11-29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習近平17日在曼谷的會面,特别受到關注。這是中日首腦時隔3年的再次面對面會談,也是岸田首次與習近平面對面會談。雙方同意加強溝通,儘早啟用作為防務部門間相互通報體制「海空聯絡機制」核心措施的熱線,以及加強外交和防務部門高官間的「安保對話」。
2022-11-22
今年的大選,民進黨從一開始信心滿滿要光復首都、延續五星執政、要贏得人民最大的支持,逐漸變成棄守中部縣市、「決戰北台灣」;到如今彷彿又變成「決戰新竹市」、「決戰高虹安」。選舉結果還沒出來,民進黨和支持者的士氣,已經全部趴在地上,只剩下新竹市這一點點的念想。
2022-11-16
這次「拜習會」討論的議題非常廣泛,包括雙方競爭和合作的部分,但沒有人預期會產生具體的成果。僅管如此,雙方把競爭的議題擺在檯面上,釐清自己的基本立場,不僅可以避免誤解誤判,勿使雙方關係螺旋式下降,而且可以透過利益交換,開拓其他議題的合作空間。
2022-11-15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於本(11)月4日前往中國大陸訪問。這是他去年12月8日就任以來首次出訪北京,也是新冠疫情近三年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西方國家領袖,故受到德國國內與國際社會的高度矚目。
2022-11-09
黃珊珊雖然民調一度領先陳時中,有棄保陳時中的條件,但並沒有抓住機會,讓綠營穩住陣腳。結果棄保沒有發生,藍綠兩邊同時抽走部分支持者,中間選民又因為西瓜效應、不想浪費選票,轉而支持當選機率較高的蔣萬安,這才是導致黃珊珊和陳時中死亡交叉,蔣萬安民調持續攀升的原因。
2022-11-08
習在這次中共廿大的報告中,再度說明:「當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共廿大後,習近平的權力已定於一尊;在王毅「入局」後,新的外交團隊也呼之欲出。習近平能為中國人民在外交上做出什麼選擇,這是世界各國關注的一個問題。
2022-10-25
陳時中、黃珊珊死亡交叉後,北市選戰的看點變成蔣、黃之爭,雖然理論上陳時中不可能被棄保的太乾淨,淪落到4年前姚文智的境地。但如果「棄陳保黃」真的發酵,黃珊珊的民調和看好度都拉高,蔣萬安也未必就能穩贏。
2022-10-20
中共「廿大」後,習近平會擁有足夠的權力,來創造他的「新時代」;但絕對權力會造成絕對的腐化,習近平能否用他的權力實現其「中國夢」,就看他如何抓住機遇克服挑戰。
2022-10-18
今年的國慶演講是內政為主,在外交和大陸政策方面少有著墨;而且採取的是守勢大於攻勢。我想這和時機有關,因為台灣正值地方選舉,美國進行中期選舉,中共處在「20大」前夕,台灣內外情勢都充滿許多不確定的變數。當務之急是站穩腳步向前行;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說,早早讓台灣走出「安全困境」。
2022-10-12
距離年底大選只剩下52天,台北市長選舉的結果,對藍、綠、白三黨未來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從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開始,台北市民有豐富大選「棄保」的經驗,一般都認為今年也很難例外,但由於候選人特質和實力的不同,今年的棄保的模式也和往年有所不同。
2022-10-05
俄羅斯今天的內外處境,已和當年併吞克里米亞時有所不同。普丁處理克里米亞問題迅速果斷,幾乎沒有發生流血事件,他在國內的聲望,也因此水漲船高;但自今年2月發動侵烏戰爭後,俄軍在戰場上死傷慘重。尤其9月初以來,俄軍在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遭到烏軍強力反攻,使普丁面臨國內的反對聲浪。
2022-10-04
美國總統拜登最近頻頻針對台海問題表態,而且一次比一次說的露骨。拜登連續拋出台海議題,顯然受到國會的支持,並且很大程度反映當前的美國民意。
2022-09-28
因為「菁英傲慢」而拒投高虹安的民眾,原本就不是高虹安擅長爭取的選票;在高虹安表態道歉後,會流失的量也未必有綠營想像的多。「菁英傲慢」算是一個精準的辭,經此一役,高虹安強化的自己「菁英」的形象,有利於強化科技業代言人的人設,而伴隨而來的「傲慢」形象,則是高虹安必須要努力化解的。
2022-09-22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9)月14至16日訪問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兩個中亞國家,並參加在烏國撒馬爾罕(Samarqand)舉行的第22次「上海合作組織」(SCO)元首峰會。這是習近平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近三年來的首次出訪行動,又正值中共「20大」前夕,故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2022-09-20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本(9)月8日逝世,享壽96歲。雖然英國已不復當年「日不落帝國」雄風,但女王的去世仍受到全球的關注,英國國內與世界各國領袖同表哀悼。
2022-09-14
戈巴契夫終結「冷戰」有功,並因此獲得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國際社會又出現「新冷戰」的說詞。在中美戰略競爭之外,普丁也想藉侵烏戰爭,恢復昔日蘇聯的強權地位。歷史是一面鏡子,不知人類要累積多少悲劇,才會記取痛苦的教訓?
2022-09-06
國民黨的無能腐敗已經深植民心,難以撥亂反正!民進黨的蠻橫霸道及是非價值的錯亂失序,更已讓外界點滴在心,揮之不去!民眾黨的柯文哲又是「嘴賤禍國」、領導無方,讓所謂的「第三勢力」發展蒙上層層隱憂!最後不管如何發展變化,年底的地方選舉註定就是一場「爛蘋果」政治大賽。
2022-08-29
本(8)月10日,中共國台辦發表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由於中共在同一天宣布,結束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軍事演習,因此白皮書選在此刻出台,難免備受關注。
2022-08-17
對於「力挺」林智堅,蔡英文的話有所保留。蔡英文說,「請全體黨公職,團結一致,相信自己的同志,支持林智堅捍衛自己的清白」。蔡英文沒有說「我相信林智堅的清白」,而只要大家相信同志,意即林智堅的清白要靠林智堅自己去捍衛,民進黨並不敢替林智堅掛保證,只是支持「林智堅捍衛自己」這件事。
2022-08-11
中美高層互動,尤其是拜習通話,應對裴洛西訪台可能造成的「爆炸性」衝擊,產生若干「稀釋」的作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美中關係表面上高調、敵對,但如果通過首腦會談,內部達成某些諒解,也不會公開高調表現出來。我們不排除拜習通話,有討論到裴洛西訪台事件的危機管控問題。
2022-08-02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計畫8月率團訪台。消息曝光後,外界的反應聚焦在裴洛西訪問的時機和動機,中共可能做出的回應,以及此行對台美中三邊關係的影響;但沒有人確定裴洛西能否順利成行,更無法判斷中共的具體回應,整件事看起來就似一齣《羅生門》。
2022-07-28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論文門已經沸沸揚揚,但花了12億重建的新竹棒球場卻出現工程品質極度低落的情況,等於戳破林智堅新竹市的政績,傷害情況比如4年前高雄五千天坑,執政成績的神話破滅,對林智堅選情是致命傷。
2022-07-26
「數位中介服務法」是以原先已被各方認定為惡法的「數位通訊傳播法」為基礎,將內容擴充變造,並且裝上利牙,授予政府網路管理超大權力,而對平台業者及使用者課以司法懲處責任,更是賦予專責機關尚方寶劍,未來政府箝制網路言論可以無往不利。
2022-07-05
援台疫苗背後的外交交鋒與大國政治邏輯 ,應如何理解?日本疫苗援台,和「干涉中國內政」有何關聯?日本為何要冒觸怒中國的風險援台?美國的角色為何?
2021-07-13
川普傲慢執政,目空一切,終於逃不過被他蔑視的新冠病毒侵襲。川普不把正在發生的事當作一場毀滅性的災難,而將其視為一場明星薈萃的活動,可以藉機發揮他真人實境節目的高超演技。在這方面,他自信演技超絕,足以把美國人逗得如痴如狂,保送他圓連任夢。
2020-10-06
奄奄一息的國民黨上週在谷底中開了一次全代會,通過關於兩岸的主張與「一章四法」黨改革方案。主席江啟臣在閉幕時吹哨壯膽,強調「走過低谷後就是上坡,上坡雖辛苦,但前方必有藍天」。國民黨重見藍天難如登天,但也不是毫無希望。
2020-09-08
國民黨李眉蓁陣營,雖然黨內大老,以及新北市以及台中市長侯友宜、盧秀燕兩大諸侯都已南下助陣,雖然黃復興黨部之前傳出韓國瑜選前之夜「一定會出來」,但面對相關問題黨內始終沒有明確的答案。內部至今還是將韓國瑜視為兩面刃,是否站台還需要評估。在選前之夜前夕,終於拍板韓國瑜將公開力挺。
2020-08-14
前太流董事長李恆隆為搶奪SOGO經營權,涉嫌行賄多名跨黨派立委,檢調大動作搜索立法院並聲押立委,而台北地方法院亦裁准羈押蘇震清、廖國棟以及陳超明3人。其中,蘇震清除了收賄最多,被視為「肉粽頭」之外,在黨內被歸為蔡英文總統嫡系人馬,因此,在此集體收賄案中角色最為突出。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