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 18 日是「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四大公投案之投票日。公投在補代議政治之不足,乃「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最強而有力的民主行動。
2021-12-16
近日蔡總統「堅持」表示「核四絕對不是選項」,但同場工總理事長王文淵說出了當局「不願面對的真相」:「台灣能源不可能只仰賴進口、風電及太陽能」。蔡政府能源政策停在2016年,執意以2025年達到燃氣50%、燃煤30%、綠能20%政策及民進黨35年前之「非核家園」神主牌,但2025年之後呢?「可能」淨零嗎?
2021-11-18
蔡總統今年4月「前瞻但大膽」代表「全民」做出2050的淨零承諾。然而各界引頸期盼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以下稱草案)甫經環保署公告,其內容空泛、缺乏邁向淨零承諾應有的思維與布局。此草案有60天供全民表示意見,筆者「初步」諫正草案缺失如下,供賢達參考。
2021-11-02
兩岸各自紀念雙十,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忠實的繼承者」;蔡英文總統則拋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北京在思考如何「繼承整個中國」,民進黨則盤算如何製造「兩個中國」,兩黨之差異,可見一斑。
2021-10-20
據報載,我國時隔二五三天出現本土新冠病毒確診案例。這起「打破紀錄」的案例使全國再次提升疫情管控,也引發社會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數月以來檢疫裁罰的討論。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胡執行官投書,認為指揮中心僅對紐籍機師(此次本土案例之感染源)依《傳染病防治法》課以三十萬罰鍰顯有怠惰
2020-12-28
去年7月筆者曾以〈外籍漁工人權問題未解前,談何成功?〉一文,提醒蔡政府毋忘外籍漁工保障於執法面、結構面皆亟待加強。一年光陰倏忽,漁獲濫捕控管未竟全功、漁工人權議題未解,如今勞權事端又起。
2020-11-18
依考選部今年2月23日公布的統計,107年律師考試因增設「400分門檻」而落榜者共107人(依106年舊制能考取),考選部應給這些考生一個交代。近20年前,筆者曾因見到同事律師考試屢試不第,寫下〈超低的錄取率,邁向法治社會的桎梏〉一文
2020-11-04
回首這3個月,社會認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抗疫初步成功,指揮官陳時中部長可圈可點。然而此時給予陳部長更多的讚美對疫情並無幫助,無論初期抗疫成果如何,政府應即刻盤點第一階段防疫的缺失及未解決的難題。
2020-03-23
司法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應以謙卑的初心為民服務,且勿忘手握權力時,必須始終心繫對人民處境的同理,以熱情、良知、本事奉行,方能落實「司法為民」的承諾。
2019-09-25
筆者對兩岸關係的政治理念與秀蓮同學不同,但我從來沒有懷疑她對民主、法治、人權的信仰與追求。四十年過去了,呂秀蓮對民主的理念沒有改變。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