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10+1外長會議。(圖/路透社)
第51屆東協外交部長系列會議剛於8月4日結束。這一次的東協外長系列會議,出現了好些重要的事態與發展,趁著新聞尚熱,謹提出7項觀察跟雲論的讀者們說明。
一、東協敦促緬甸妥處洛興雅人問題
去年緬甸政府對境內少數民族洛興雅人發動了「種族清洗」,導致50萬的洛興雅人逃往孟加拉尋求庇護,儘管東協成員建議緬甸同意國際調查小組進駐,迄2018年4月東協舉辦高峰會時仍無具體進展。所幸目前緬甸已同科菲安南(Kofi Annan)基金會組成「若開邦事務顧問委員會」,按東協外長會議聯合公報所示,緬甸正在執行該委員會最終報告的建議,這點讓東協其他成員感到欣慰。
東協對成員的內政問題向來保守有餘,眼下對緬甸洛興雅人問題施加關注,多與東協歐盟自由貿易談判進程有關。2009年時,東協歐盟自貿談判即因緬甸人權問題嘎然而止。該自貿談判雖於2017年重新啟動,但是變數仍然存在。例如泰國軍政府在最近行文英國政府,要求將前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引渡回國,或有可能再生波瀾。
二、東協唯恐美中貿易戰全面開打
會議期間,中國外長王毅向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傳達了平等解決兩國貿易紛爭的訊息,不過中國國務院卻在同日宣布將約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徵5%至25%的關稅。對此,王毅表示中方向美方加徵報復性關稅,是為了維護WTO向來支持的全球自由貿易制度。中國此種說法即令未能討好東協,但相較於美國著眼於鬥爭中國,並且傾向與東協成員簽署雙邊貿易協定,藉此「重新平衡」美國東協貿易關係,對於高舉集體自貿協定的東協而言,中國還是較能合作共榮的一方。東協成員在本次會期間,持續表達對於美中貿易戰及保護主義的憂心。一旦美中貿易戰若全面開打,東協成員將因為同中國的出口連動關係,而損失逾1%的經濟成長率。
三、盼透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實踐經濟一體化
本次外長會議聯合聲明(第34條)注意到了RCEP的協商進展,東協將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RCEP的談判。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長王毅8月4日在東協與中日韓外長會議上,提出了加強東協貿易自由化的四點建議,其中第一點,便是推動RCEP談判在年內取得實質性進展。固然RCEP及其他可促進東協經濟一體化的作為,原本就有利於中國開展「一帶一路」,關鍵是中國迎合東協戰略目標的表現,可謂深得東協之心,甚至進一步區隔了美國空泛的「印太戰略」。此等態勢,無疑將使東協更加支持中國的大國立場與作為。
四、支持北韓無核化以彰顯東協國際地位
北韓是東協區域論壇(ARF)的會員,2017年因北韓試射洲際飛彈,美國建議將北韓逐出ARF。儘管東協外長們反對,但也重申支持朝鮮半島在和平方式下,「完全、可驗證且無可逆轉地」進行去核化,並要求北韓自制,創造適合對話以降低緊張的條件。本次外長會議聯合聲明(第76條)表達了東協對南北韓對話、川金會,以及上述北韓無核化的支持立場。
此外,龐皮歐在系列會議期間,以北韓持續違反聯合國禁令,而呼籲各國維持對北韓的制裁,與會的北韓外相李勇浩,一面對龐皮歐言論表達不滿,稱華府無視北韓停止核試及停止試射導彈等善意舉動,一面與印尼、柬埔寨等東協友好國的外長們舉行會談,要求為放寬制裁提供協助。
五、東協成為大國戰略行銷之重鎮
本次東協外長會議聯合聲明表示外長們討論了某些東協外部夥伴的構想或戰略,包括了(美)印太戰略、(中)一帶一路以及(日)「高品質基礎設施合作夥伴擴大計畫(Expanded Partnershi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外長們同意在東協主體性之上,與提案國開展互利及創新之合作,並強調一個擁有開放、透明、包容與規範特點的東協中心結構。(第71條)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外長藉由本次會議相繼訪問了馬來西亞。馬國之所以為中美兩國關注,主要是其處於海上絲路及印太戰略的交會位置。據報導,龐皮歐此次東協行,主要有拉攏馬、新、印尼三國加入「印太戰略」之意圖。如果屬實,則龐氏出訪前(7月30日)宣布的1.13億印太投資,很大可能將集中在前述三國上之數位經濟、能源與基礎建設(川普可能將政府開發預算加至600億美元)。
不過,目前馬國對於印太戰略,便如同多數東協國家一樣存有疑慮。諸如主張「美國第一主義」、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發動對中貿易戰,乃至於空泛的印太戰略內涵,都是疑慮所在。相對地,以馬國來說,包括憂慮貿易戰、中國給予海事安全支持,乃至於視一帶一路為馬國重大機遇,都促使馬國傾向接受中國的一帶一路方案。至於馬哈迪上臺後中止東海岸鐵路及兩條油氣管道等中國主持之計畫,恐怕還是因為調查前任政府貪汙情節所致。
此外,南韓外長亦透過此次外長會議,向東協闡明其「新南方政策」。
六、《南海行為凖則》的進展與效應
關於南海問題,本次東協外長會議聯合聲明作出以下聲明:外長們持續強調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重要性;外長們熱切歡迎東協與中國提升合作,對於《南海行為準則架構》協商的具體進展感到鼓舞;外長們注意到東協成員與中國在6月27日資深官員會議後認可了「南海行為準則」的單一磋商文本草案,據此外長們強調維持一個有利於協商準則的環境;外長們樂見外交部對外交部熱線的成功測試,並期盼《在南海適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聯合聲明》的實施。(第74條)此外,外長們注意到對於南海填礁與本區活動的某些關切;外長們強調了南海的非軍事化,以及聲索國與其他國家活動自制的必要性。(第75條)
繼去年東協中國於10+1會議期間,通過了《南海行為凖則》框架,今年8月2日的10+1會議,雙方又完成了《南海行為凖則》的單一磋商文本草案,且似能在本年底東協領袖高峰會前完成三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該草案中建議與東協國家定期於南海舉行軍事演習,建議雙方共同探勘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並且將其他國家摒除在外。
鑒於龐皮歐在4日東協會期間透露美國將在上述1.3億美元之外,另外挹注3億美元的印太安全基金,用以強化海上安全、發展人道援助與維和能力,並對抗「跨國威脅」,可以說,藉由本次東協外長會議,中美雙方在貿易戰、基礎建設計畫之外,於東協場域之內又增加了一條「安全合作戰線」。對於美國來說,《南海行為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的進展,勢必增加其在南海區域制衡中國的困難度。以環南海之東協成員來看,目前僅越南較具有對抗中國南海擴張主義的意識,菲律賓與印尼開始採行守護專屬經濟海域的消極政策,馬來西亞且進一步向中國購買瀕海任務艦。
七、中國東協啟動聯合軍演
本次外長會議聯合聲明表示,東協樂見2018年東協中國海上演習提升雙方海軍的信心與信任(第17條),並迎接東協中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相關紀念活動(第61條)。2018年8月3日,新加坡國防部宣布中國與東協已完成為期兩日的首次「東協-中國聯合海上軍演」兵推。這次兵推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展開,主要是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之下模擬演練聯合搜尋與救援。
今年10月,東協與中國將舉辦第二階段演習,演練重點包括應對海上事故、聯合搜尋、醫療救援,以及直升機於軍艦之起降訓練。鑒於中國方面一定程度認定美國透過環太平洋軍演分化中國與他國關係,中國與東協建立海上演習機制,對北京來說應屬扳回一城。眼下美國參院通過《2019國防授權法案》,華府是否據此推動台美軍演,或推動其他台美國防交流,便相當值得觀察。
結語
1971年,受尼克森主義影響,東協通過中立化宣言,以自我鞏固方式回應美國可能退出東南亞的權力真空新局。中國也藉由此一機會,奪佔西沙群島。1988年,柬埔寨問題解決前夕,中國再度善用時機,進佔南沙群島。1997年金融風暴中國慷慨解囊,資助印泰各10億美元,並宣布維持人民幣匯率,年底,中國東協領袖非正式會晤之餘,東協與中國關係由是更加密切。2013年菲國提出仲裁後,中國加緊在南海填礁造島,至仲裁判斷出爐,中國轉而積極推動行為準則。
一定程度來說,東協向來是中國運籌其大國關係的重要對象,而相關外長會議由是成為中國的權力伸展台。
鑒於前述之討論,包括中國與東協建立海上演習機制、與東協協商《南海行為凖則》的進展、環南海東協成員抗中意識之減弱、多數東協國家對於印太戰略之疑慮、視一帶一路為重大機遇、中國力促RCEP之實踐,以及被動回應美中貿易戰,此等發展無疑將促使東協更加支持中國的大國角色與立場,而台灣新南向政策所要面臨之挑戰恐將益形嚴峻。
好文推薦
●作者黃宗鼎,歷史學者,研究興趣為南海問題、東南亞史、中國與東南亞關係,最常講的一句話:「台灣得先學習東南亞,方能創造被需要的價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