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媽寶的誕生:父母子女間的心理遊戲

▲▼親子,家長,情緒勒索,父母,教養,家庭。(圖/翻攝自pixabay)

▲甚麼是媽寶?在對方的口語裡,總離不開「我媽媽說⋯」、「我媽媽不會高興⋯」、「我媽媽不喜歡⋯」。小從填科系、選學校的遠近、選女朋友、選職業及工作地,甚至考慮要不要自己獨立獨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蘇絢慧/璞成心理學堂創辦人暨總監,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心理叢書作家。

日前有一則新聞中國大陸的天津大學,為了讓大一新生的家長方便,從2012年起每年提供愛心帳篷,讓學生家長短期住宿;其中一名楊姓男大生,入住宿舍時備齊所有物品,但他的母親就住在體育館內的帳篷內,隨時幫兒子伺候。而其中一名老家在中國中部省分的18歲楊姓男大生,這個月5日也進入天津大學成為大一新鮮人。老家務農的他,母親特地遠道而來,住進離他宿舍幾百公尺體育館內的深藍色帳篷裡,不但隨時幫兒子準備泡麵,還會購買其他生活用品,並幫忙擦拭宿舍地板。看到母親這樣做,楊姓男大生說,「我媽在,我比較安心。我從沒離家這麼遠過。」

媽寶如何誕生?

這樣的新聞,看在老一代人眼中,或許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現代社會卻比比可見,也就是我們台灣俗稱的「媽寶」。這些人不見得是青少年,生理年齡已經三、四十歲的人,也就是生理上或社會階層上,應該是個「成人」的人了。我們現在要探討的就是,為何會有這樣的一群所謂「媽寶」的誕生呢?

以我在專業工作的觀察中,覺察到的是:控制型和拯救型父母,最容易養出媽寶。或許這樣的一句話太過決斷,但是仔細想想。在這樣瞬息萬變、資訊爆炸的世代,現代人在承擔責任及面對自己人生的前進,遇到不少困難及阻礙。在我的專業工作領域中,遇到的許多的人,所談及的個人內在或生活困擾中,都不免有焦慮和恐懼的議題,害怕自己選錯路,煩憂無法承受人生的重責大任。

幸而我一再看見許多前來參加課程或諮商的人,是勇於面對自己問題,及願意嘗試學習的。他們的內在都想要成長,願意讓自我鍛鍊承擔力,並且具有自信和穩定的自尊。所以他們不畏面對自己的脆弱、困難以及堪以比擬剜肉清創的痛苦,也要改變自己目前停滯不前,或如發臭死水的生命,為自己找出一條活路。

想當寶寶又愛抱怨被控制

然而,的確有些人,卻是背道而行,不隨著生理年齡讓心理年齡有一致的成長,反而停滯在「寶寶」的狀態,全能式的依賴,無法離開父母,將父母視為生命活著最需要仰望及依賴的對象。不但可以盡情享受父母的給予,也樂於做一個凡事無能的孩子。這樣的人和內心保持純真和創意不同,而是刻意地讓自己不要長大,因為他清楚明白「長大」以後,自己就必須獨立、必須自我承擔。他寧可放棄「真實自由」的責任,也要停留在媽媽的襁褓裡,或是不願意真的剪斷和母親相連的臍帶。

在他的口語裡,總離不開「我媽媽說⋯」、「我媽媽不會高興⋯」、「我媽媽不喜歡⋯」。小從填科系、選學校的遠近、選女朋友、選職業及工作地,甚至考慮要不要自己獨立獨居,他都會想到自己可能無法做什麼、無法處理什麼、不能跟別人溝通什麼⋯所以,最後,都是媽媽出面解決,媽媽出手搞定。談交往、談分手、談就職、談離職、談升遷、談福利、談合約、談為何遲到或曠職⋯都是媽媽當代理者,他只要處於「寶寶不開心,寶寶不說」,其它的事情,就是別人要處理的。

而弔詭地是,這樣的人他有時卻厭惡和指控被父母的親情綁架、勒索、控制,可是實際上的他,又無法擺脫依賴父母及他人為他安排、承擔的慣性。所以他無意識的停留在抱怨,不斷地感覺被控制、勒索的傷害中,卻又必須留在父母身邊,索取慰藉和供應中,無限循環這樣的心理遊戲。

生命需要歷練,更需要一些承擔挫折的學習,甚至需要經歷過跌跌撞撞的經驗來豐厚自己。身為父母(主要教養者)真正要教孩子的,是處理事務及面對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替他做,為他想,再叫他躲在背後就可以了。

一場父母子女間的心理遊戲

害怕孩子吃苦或無法接受孩子離巢的父母,就會以拯救和控制的行為,塑造一個永恆的「寶寶」在身邊。雖然他們口中一樣也會抱怨孩子的依賴,但其實內心下意識地順從著自己設定的心理遊戲,所以「媽寶的誕生」一定也有父母的責任和企圖。一個需要自我價值感的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價值感需求,勝過協助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價值感。他們更不希望孩子成熟獨立,那麼這孩子就會羽翼豐厚,會離開他們的手掌心,甚至有如脫線風箏,飛向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他們所剩的就只有自己,他們又是無法安排和面對自己自我的老人,光是想像都能足夠讓他們不寒而慄。於是他們和孩子只能一起合力演出一場又一場永不落幕的「媽寶誕生記」,雖哀怨卻也樂此不疲。

熱門點閱》
►蘇絢慧/常自責、有罪惡感的人:心中都有個受傷的孩子
►蘇絢慧/走過親密關係的陰天與晴天
►蘇絢慧/保有赤子之心,不等於維持幼稚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