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召集?一場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鬧劇?

李宗華

我88年入伍幹到中士四級退伍,現在是個後備軍人,換句話說就是國家一有事就要徵召你,但是我經歷了兩梯的教育召集,只能說我對國防部的政策既憤怒又不解!想想為什麼每年都要花錢做這樣的虛工?教育召集變成了行禮如儀套招了事的拜拜,事何以至此?我們從以下的觀點來看:

一精減常備,廣儲後備的迷思:說真的我帶過教召也被教召過,我相信我用一個基層士官的眼光來看『精減常備,廣儲後備』這政策的問題應該恰如其分,為什麼『精減常備,廣儲後備』會變成一個笑話?這就跟所謂的人力精減脫不了關係,表面上依國防部自己打的算盤都覺得這些動員部隊應該可以馬上動員迅速成軍,但是實務上並不是那麼回事,今天一個後備指揮部下轄的後備旅平日只要三十來個人的編制,但是卻要他們負責四千多人的裝備維護及兵資整理,還沒動員先累死!更別談基本的本職學能的養成!再者各縣市後備旅都有一個大問題缺乏場地與足夠的裝備,筆者屬於台東縣後備指揮部後備旅,假設要真的模擬戰鬥狀況按計劃論一次就該四千多人全員全裝到位!但是實作卻非如此,後備旅的所有單位的教召居然是分成七個梯次來實施,這樣的狀況只是浪費資源罷了,這樣的狀況真正暴露了一個大問題,後備旅的能力並不足以一次完成整個部隊的編成動員,而且無法建立所轄單位的戰術協同,而且裝備及場地,跟執行人力都是個大問題,平時都做的這樣不倫不類了!戰時該如何?國防部的長官睜開眼睛看一看吧!

二當教召變成出公差:說真的我2009跟2012遇到兩梯教召,只給我個感覺『行禮如儀,得過且過』從旅的作戰計劃就可以印證這樣的批評2009跟2012的作戰計劃一字不差,而且無視後備旅兵火力,防空及反裝甲能力不足的現實,將部隊放在不恰當的灘岸守備任務,而且觀念停留在二次大戰的線性防禦觀念,最誇張的是無視自身火力的貧弱及敵情資料的缺乏了解,以灘岸決勝做戰略指導,這樣的狀況如何勝敵?

就算計劃可行,就平時一個旅要分七梯各行其事的狀況,執行作戰計劃的能力不禁令人有所質疑?而且在教招之中,就發生過師資東拼西湊,而且不見得會教!筆者編制旅部連支援排補給班班長,但是所編成人員幾乎不懂補保業務。所以需要師資來複訓,但是師資群卻是不懂任何補保業務的編組人員!筆者只好幫忙上課(筆者後勤學校88年班一般補給專長),一問那些現役的軍士官都說自己只是任務編組來出公差的!這樣的狀況像話嗎?搞的旅部連沒有專業的教官來讓這樣拼湊在一起的兵員能熟悉自己的任務!想想很可怕!

當我看到這些現役的軍士官連一、三、五類補給品都不懂說真的令人擔心,還有我在兵推豪不客氣的指摘錯誤但是聽到的卻是這些長官的自圓其說,想想平日就頭埋沙子了!那一仗下來該當如何?說真的我去了一週領了一萬多的俸給但是我覺得自己真的變成了一個臨時演員幫著國家騙自己騙百姓!心寒阿!

三教召何去何從?說了一堆教召不好的地方,但是真的能不教召嗎?國家要省養兵錢卻自另一方面造成沒有意義的浪費這就是教召的現況,假如國防部只把教召當成例行公事行禮如儀,那麼真的是在浪費時間及預算,筆者認為既然國防部想省養兵的預算,那麼就該務實的看後備部隊的打,編,裝,訓,尤其是後備部隊的骨幹培養及裝備維護進而去要求作戰任務的執行,這些方面真的能落實貼近實戰這樣實施教育召集才有意義及效果,只是國防部真的能了解這些方面的問題嗎?也許面對現實或駝鳥心態只是一線之隔!國防部的高司長官真的懂嗎?兩年後我們等著看!

●作者李宗華,備役士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稿件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