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什麼?為何難懂?認識品牌永續定律

我們想讓你知道…當致良知思維的品牌產生時,就像任意門一樣,所有的社會資源會自然靠近,包含資金、人才、資源與機會。因此品牌會形成蟲洞加速現象,未來藍圖的過程會縮短到達的時間。

▲企業協力認養城隍廟候車亭 謝國樑:品牌聯名打造城市新意象。(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企業協力認養城隍廟候車亭 謝國樑:品牌聯名打造城市新意象。(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戴中興/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校長

品牌是領導人知行合一(道的首與辶部)的副產物。之所以難懂,是因為他不是從結果看到的產品、品質、服務、商標而是由起因開始的包含國家的底蘊、企業的文化、創辦人的思維、組織的共識所產生的影響力。因果關係錯置了,結果就不一樣!

台灣以代工立國,因此重點會放在技術、專利、品質、忠誠、價格、服務才能緊握品牌商的心。這也影響到過去的教育模式讓 I型專家與T型人才成為社會重視培育的人力。而π型人也成為後來台灣創業型社會的主力結構。因為跨領域才發覺企業競爭力的多樣性,而品牌成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重要的隘口。只是品牌是什麼?大部分的領導者仍然在摸索階段!也都會配合政府補助政策例如文創、科技、數位、AI甚至就是品牌下手。只是哪裡出問題呢?為何品牌仍是社會的玄學?

永續議題崛起 燃燒品牌科學觸角

然而最近ESG議題大量被全球關注,我覺得是談品牌很好的風口,因為他是從科學角度出發,又是聯合國SDGs重要議題。所有大企業開始關注在法規與科學上是否跟得上要求與潮流,而中小企業也在找尋永續帶來的轉型契機與如何避免被消失。於是我提出了品牌第一定律 【品牌永續定律】 從永續角度說明品牌的定義。

品牌第一定律Brand first principum【品牌永續定律Brand Sustainalitity Principum】簡稱BSP如何定義?

定義如下: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必須關注五種利害關係角色的最佳利益,進而融合成為他們的永續發展。

▲PRADA   。(圖/品牌提供)

從BSP三個層次來看

第一個層次為Bespoke 品牌是量身訂做的。因此客戶也是因品牌吸引來的。在品牌的世界,沒有同業的概念,品牌就是中心,本身是否夠吸引鎖定目標客戶的需求與理念。這要從10%鐵粉(員工、供應鏈、股東)做起,再影響30%粉絲,最後60%客戶會自然跟隨。因此品牌的發展要有以終為始的概念,用未來藍圖引領變革,這也是發展企業第二曲線的開始。

第二個層次為Best Profit 關注五種利害關係角色的最佳利益。是哪五種利害關係角色呢?就是客戶、員工、股東、供應鏈與地球環境。對客戶而言,品牌是讓他對需求產生依賴的指標,對自身的價值觀,找到可以表現的生活方式。對員工而言,是找到安身立命與學習之所在,同時也以此滿足了心理層面的社會成就。對股東而言,是找到能間接實踐社會理念同時又能獲利的共創團隊。對供應鏈而言,是找到支持相同理念,又能在相互學習中,找到價值生態系夥伴,彼此共存共榮。對地球環境而言,是從環境永續及人文永續兩項指標著手。而人文永續是環境永續的核心精神,環境永續則是人文永續的體現。

目前的ESG與SDGs訴求,已經涵蓋其中,順勢推動定能找到企業品牌的契機。因此品牌的發展,要有以忠為始的概念,忠於五種利害關係角色的能力 自然會形成品牌ESG的生態系,品牌價值自然彰顯。

第三個層次為Best Pratipada 最適中道(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五種利害關係角色與品牌融合為一的境界。以品牌為中心的角度,創辦人及團隊其實就是思惟的中心,從宇宙無限來看,每個人其實都是宇宙的中心點,當生態系成員都是一體無分別時(天人合一),品牌的永續發展自然可以無限延伸,因為是走在最佳的選擇上,利益所有的人事物,而其原來就是自己。

品牌永續定律是社會型企業的加速器邏輯

有著BSP定律,發展社會型企業就更有品牌概念了!不管是政府、非營利組織、 企業甚至個人都一體適用。這也是經營品牌的三(終、忠、中 )策略。中小企業不會因為規模還不大,就不被市場看見。在台灣一年1500億捐款中,也不再只是落到0.6%的NPO身上,而是更平均落在有品牌理念的非營利道路上。政府執政更容易苦民所苦的找到長治久安的大政方針。政黨並不以一時得失為得失時,方能蓄積執政的能量。而這一切都要來自組織領導人及團隊的覺察與致良知 !

樣,所有的社會資源會自然靠近,包含資金、人才、資源與機會。因此品牌會形成蟲洞加速現象,未來藍圖的過程會縮短到達的時間。相反的,品牌若是包裝出來的產物,非經過BSP定律,此時蟲動現象會變成黑洞效應,會吞噬掉所有的運作能量,讓它歸於暗黑視界。

品牌形成蟲洞加速現象 資源集中最佳化

當致良知思維的品牌產生時,就像任意門一樣,所有的社會資源會自然靠近,包含資金、人才、資源與機會。因此品牌會形成蟲洞加速現象,未來藍圖的過程會縮短到達的時間。相反的,品牌若是包裝出來的產物,非經過BSP定律,此時蟲動現象會變成黑洞效應,會吞噬掉所有的運作能量,讓它歸於暗黑視界。

品牌是科學也是哲學 思維決定一切

所以品牌可以從ESG科學角度出發與領導人團隊在BSP藍圖相遇。由未來引領變革,緩減團隊產生的熵增效應,從而利用第一性原理,回到原點思考企業第二曲線,才有辦法找到第五項修練的秘訣。

● 本文獲授權刊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關鍵字: 雲論 戴中興 品牌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