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發生霸凌,不僅是個人因素,更來自於機構的縱容與不作為。(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勞動部北分署長謝宜容22日終於透過影片道歉,一反日前透過律師發表12點聲明的強硬態度,面容哀戚、聲音哽咽地向死者、北分署同仁及社會大眾致歉,但內容卻讓人覺得缺乏誠意,稱自己沒有即時給予協助、「沒有保護好你們的孩子」,彷彿自己並不是加害人,而是善意的第三者。
賴清德總統繼日前在臉書發文向家屬致歉,強調要改善職場文化、杜絕職場霸凌之後,今天又再次致歉,重申政府將嚴查嚴辦,還給罹難員工及家屬公道,也要向社會交代,並承諾推動全台職場環境友善化。一如謝宜容的道歉,賴清德的兩度也同樣讓人覺得不痛不癢,彷彿這只是個案,政府只是一時失察而已。
勞動部霸凌致死案之所以引起公憤,一是理應保護勞工權益的勞動部,居然出現霸凌致死,謝宜容相關的各種情節又如此的誇張;但點燃社會怒火的導火線,卻是勞動部調查報告的「目的良善」,讓人完全無法接受。才導致閣揆、總統先後必須出面,勞動部長何佩珊也於今天去職。
▲謝宜容出面道歉,但卻意圖把自己變成了不是加害人,而是「善意第三者」。(圖/翻攝YouTube)
社會要問的已經不只是謝宜容個人的問題,而是誰給了謝宜容這樣的機會和權力?誰讓謝宜容有囂張的本錢、霸凌的條件?在悲劇發生之前,謝宜容「坐直昇機」扶搖直上是誰的決定?原因何在?勞動部前次長王安邦約談謝宜容,結果王安邦自己卻去職,謝宜容回過頭來查下屬洩密,事實真相又是如何?
昨天疾管署整備組被爆出有「土皇帝」,該單位從去年5月至今的離職率是37%,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承認離職率遠高於疾管署平均的12%。而分署編制員額102人,謝宜容從去年3月上任至今,已經有81人離職,離職率接近8成,勞動部上下為何能夠視而不見繼續容忍?如果不是長官包庇、默許,謝宜容哪有霸凌的空間?悲劇也許就可以避免。
更惡劣的是事發後的處理,亡者被用椅式擔架運出北分署,謝宜容還對部屬下封口令,以通靈說死者「走得很安詳」、「謝謝北分署給他很多的愛」,把話塞到死人嘴裡。
而勞動部「目的良善」的調查報告,更是完全站在謝宜容的立場,聲稱訪談「無法證明關係人甲(死者)有遭受長官職場罷情事」,而謝宜容要求下屬封口則是「急於完成家屬囑託之下,且自身於感受他人情緒較不敏感,而忽略同仁在當下情況尚處於震驚、悲傷的情緒狀態」。對於謝宜容咆哮、侮辱貶低行為,調查報告說是為了「提升同仁高二階思考、提升工作能力」,對於同仁的過度要求則是「提高同仁能力及保護同仁」。
謝宜容所有一切的霸凌、負面的行為,在勞動部的眼中都是正面的、為了同仁好,這樣的調查報告,也成了謝宜容律師為其卸責脫罪最有力的證據。謝宜容霸凌的條件,是勞動部給予的,謝宜容逼死人之後,勞動部還替她洗白脫罪。勞動部不僅僅是謝宜容的共犯,其造成的霸凌結構,更是導致吳姓公務員自殺的主因。謝宜容把人霸凌到死,勞動部和謝宜容繼續霸凌死人。
▲行政院長卓榮泰為勞動部霸凌案鞠躬致歉,總統賴清德也2度公開致歉。(圖/記者呂佳賢攝)
如果沒有民進黨政府打造的霸凌結構,就不會有謝宜容,這樣的悲劇也根本就不會發生。但賴清德、卓榮泰卻刻意忽視這樣的問題,假裝這一切只是個案、偶然,要改善的不是政府,而是「全台職場環境友善化」。
賴清德不敢觸碰的不僅是菊系把持的勞動部,更是整個民進黨的特權結構。霸凌者之所以能夠生存,就是背後有特權支撐,兩者互為表裡、密不可分,在這次事件中荒腔走板的種種怪象,就是最好的例子。
過去8年,民進黨執政打造了各式各樣的特權結構,如今的賴清德則是特權的發動機,何佩珊上任時就有人批評明顯不適任,在立法院備詢時提及自己首次進到行政部門,並指文官體系有「不曾想像的邪惡」,皆足以證明其不足以擔任勞動部長,但賴清德卻把這個位置給了她。交通部長陳世凱的資歷貧乏則又是一例。台灣金聯只做了3天的董事長呂政璋,更是特權酬庸的傳奇。
謝宜容被稱「向上管理」能力很強,而「向上管理」正是特權的核心。只要這種不講能力、不管專業,只看上面喜好、關係、向上管理的特權結構不改變,霸凌就永遠不會消失。不發生在菊系,也會發生在其他的角落。謝宜容的哽咽、賴清德的宣示,聽聽就好。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我們想讓你知道…誰給了霸凌者機會和權力,讓他有囂張的本錢、霸凌的條件?霸凌者之所以能夠生存,就是背後有特權支撐,兩者互為表裡、密不可分。驚人的是,謝宜容的道歉彷彿自己不是加害者,勞動部在調查霸凌案時,荒腔走板的報告及作為,更讓機關變成了霸凌的共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