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期制」與「暑假放三周」的迷思

唐宇新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我們先想想在2012年總統大選時,馬英九先生所端的牛肉「十二年國教」的原意好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情,若依據教育部的中長程計畫,這本來打算是「高中職免學費」的一個試行計畫,最後在選舉的考量下,變成了一個超級四不像大家都有獎的福利。

爾今又為了選舉討好選民而推出了一個「暑假三周」方案,這真的是對家長來講選舉大利多,然而這政策口號中所提的「試辦第三學期」這件事情,恐怕才是大家看不懂的東西吧?

以今年來看台灣學期制中的暑假,從7月1日開始放到8月29日,扣除16個周六日共計44天。對於家長而言又漫長、又麻煩,因為孩子在家中總是要想辦法照顧啊?只好花錢丟到補習班、安親班什麼的,而教育部的暑假變三周自然對家長來講是好事,因為省了家長的荷包,然後又讓孩子有老師可以看著。真的,是個好政策!

只是問題來了,在福利政策的背後,其實你沒看到的問題很大,並不是放假不放假的問題,而是台灣的學期制與所謂的會計年度是不合的。我舉個例子好了,就現在來看會計年度,我們稱之為103會計下半年度,而從學校的學年制來看,卻叫做103學年上學年;而學校的103下學年則是104會計年度的上半年。混亂吧?還有更混亂的,叫做放假,公務人員放假的起算日是每年的1月1日,而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則是從當年的8月1日起算,橫跨一個年度銜接到隔年度的7月31日。在這樣的觀點下,其實學期制真的是有必要調整的,畢竟一國好幾制總不是一個好現象吧?

但是在本新聞中所提的三學期制,你有看出來那第三個學期在幹甚麼嗎?原來那個叫做「莫名其妙學期」你知道嗎?因為下學期依舊叫做下學期,上學期的名稱也不會變,那第三個學期叫做什麼?我告訴你教育部再說什麼好了,那個第三學期在名義上叫做「補救學期」,補救些什麼呢?基本學科、藝文科、體育科與母語。而教育部講得非常的冠冕堂皇叫做「包括補救教學、學校特色、提升偏鄉教育、入學制度、就近入學等教學」,哇塞,這麼好家長為什麼不買單啊?你不懂的他全包了啊,而且還省了你一大堆的安親費用!

問題在於這個根本就不是所謂的第三學期的觀念,美其名叫做第三學期,講難聽點就是『教育部明年要編一千萬的預算找一百個班級來試辦第三學期』。看起來還不賴,一所學校十萬元,感覺上好像不錯,實際上是大錯特錯,因為100000÷260(鐘點實數)≒385(四捨五入)就是以一個小時260元的鐘點費下去換算,一所試辦學校可以得到385小時的鐘點時數,我們在拿385÷8≒48就是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數可以上連續48天。等等,一個暑假才44天,48天怎麼上?不就是連週末都包進來了?那家長都不用家長啦?就交給社會福利政策就好了!多好的福利措施啊?福利遠遠超過中生在台的低健保費耶!

在從這48天福利來看,縣市政府一定會打歪主意,簡單講就是把這48天分給其他的班級來上,就是本來教育部只打算找一個試辦學校的試辦班級,在縣市政府手上就會變成一個試辦學校可以開24天兩個班級,甚至是更多班級讓選舉前製造的福利一口氣衝到頂點。這樣既不得罪教師放暑假的權益,又可以讓福利政策施行,一舉兩得一次得到兩種選票。這種政策最後的結果最有可能是中央請客,地方付錢,那你就別怪哪個縣市長為了籌措經費而填了你家的地來賣、鏟了你的房來都更,因為縣市政府幾乎都已經達到舉債上限了!

把問題挑出來後,回歸重點議題就是所謂的三學期制,如果三學期制在教育部這樣的思維下變成所謂的補救學期,那學習效應又為誰產生?而背後所追求的競爭力基本上也不是屬於學生的競爭力,而是為了資本家而生出來的競爭力,背後更大的問題是你製造了更多時間讓家長『放心工作』,讓更多人願意處於低薪結構下安心度日。

●作者唐宇新,花蓮縣玉里鎮源城國小教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