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眼亞洲/從「戀戀莿桐北海道」看台人「奴」性堅強

作者/陳慶德

一樣,我們還是用那句老話來反省我們的土地的「意義」,乍看這些圖片,鳥居(とりい)、神社、巫女,我們很難想像這是出現在什麼地方的場景?是在日本?韓國?還是台灣呢?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是「日本文化」的圖像出現

▲日本嵯峨鳥居本、一之鳥居(圖/截取自京都市觀光協會粉絲專頁)

過完除夕,初一便是大伙出門踏青、踩街的日子,而在台灣,很多主題館都想趁著年假吸引遊客,賺個觀光財,本是人之常情,難得家族親戚大團圓,出外聚聚、走走,增進感情,也為好事。

而筆者也是如此,趁著今年寒假回台團聚之時,家中親朋好友突然提到踏青、踩街的景點,上網搜尋一看,看到2015年2月14日開展(至2月23日)的「戀戀莿桐北海道」的消息,原來是莿桐鄉農會配合西洋情人節,又剛好因為今年過年日期比較晚,約近二月中下旬,因此在推廣本地農產品情況下,順水推舟地,把展期延長到過完年後,而根據報導,即使在莿桐鄉農會「經費補助減半,加上節氣影響插秧日期,部分農民無法配合打造花海,往年60公頃的花海區,今年只剩下30公頃的花海」的不利條件下,雲林縣莿桐鄉農會還是咬緊牙關,打造出「裝置藝術」(?)來吸引遊客前來,一覽莿桐花海節美景。

▲雲林縣莿桐花海(圖/取自莿桐巷弄間粉絲專頁)

而要吸引遊客前來,最重要的就是主題、內容,而「戀戀莿桐北海道」一語,完全看不出來,這跟花海,當地特色有什麼太大的關聯;更為嚴重的,這些「裝置藝術」(?)跟花有什麼關係?

搜尋印入眼簾的,最引起目光的無非是「鳥居」、「巫女」,很難想像,這些在日本當地,具有著「宗教性」的建築圖像、人物,怎麼會跟花海扯上關係呢?

如果若要從日本人角度而言,單純而言,鳥居一開始,就只是一個簡單的木門,代表著日本人簡潔的設計美感,更為重要的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當人穿過這道門,就進入了神域,而恰巧的是「穿過」在日語裡叫做「とおりいる」,連續發音的話,就變成了「鳥居」(とりい)的讀音,且在很多標示日本觀光景點的旅遊地圖上,神社的入口處都是以鳥居作為標示,當作標地來顯示。

▲表達對神明的敬意 千本鳥居紅色長廊讓人讚嘆。(圖/黃士原攝)

而若從台灣人角度而言,這樣的鳥居、神社,無疑的是代表日治時代的象徵,如日據時代10月28日祭典紀念日當天全島放假,成千上萬的日本人從台灣各地湧入神社,而最有名的神社,就是台灣神社,因為台灣唯一的一座由皇室奉獻供品的官幣大社,主要祭祀的是日本古神話中的開拓三神,以及接受台灣期間逝世於台南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這樣的台灣神社在當時,不只是在台日本人的信仰中心,更為重要的是殖民當局企圖改變台灣人民宗教和文化認同的象徵。這也難怪,當筆者有些朋友看到這報導,也冷笑著,難怪台灣境內會有人會自嘲台灣人「奴性」強,因為在於裝置藝術時,還是難以忘記「神社」,因為它能吸引到人潮(信徒?)

而時間來到21世紀,我好奇的是,這樣的裝置藝術(?),日本鳥居、神社,甚至在莿桐鄉農會的體貼之下,連邀請卡都設計成日本神社狀,完完全全「莿桐北海道化」。但筆者好奇的是,這樣的「日本」鳥居是如何「演化」,而跟花海節連結上關係?

原因大概只有一個吧?就是為了吸引人潮。要吸引人潮,就得精心安排,原本是在雲林縣莿桐鄉農會好意策劃設計之下,想要打造出一個踩街、踏青的地點,來推銷自己的花海節,台灣人「借」的意識在此發酵之了

對日本人而言,「宗教性」的鳥居、神社、巫女,來到台灣,完全改頭換面,變成在路旁隨人拍照,進進出出的俗世領域,「鳥居」還是「烏居」,似乎已經不太重要,反正能吸引到人潮,就行了

▲桃園縣忠烈祠日本神社,保留了鳥居大門。(圖/東森新聞)

而對台灣人而言,神社「去歷史化」,也不再象徵當年日治時代殖民政權的象徵,因為也不重要了,只要遊客能被吸引到此,在展期來到莿桐的北海道(還是北海道的莿桐?),拍幾張美照、上傳到FB,這樣的鳥居、神社,就已經達到功用,而雲林縣莿桐鄉農會的裝置藝術也就達到目的了。

如同筆者在《無鏡的國度—台灣人「借」的意識》(暫訂,唐山出版社)所揭露的,21世紀的台灣人意識中「借」是一種反噬的力量,反噬著主體,當主體尚未出現前,它是以借的方式來凸顯之,同時又是遮掩著自己,而當莿桐充滿著這些喧聲奪主的鳥居、神社、巫女,有誰會想到這是「花海節」呢?當力倡、推銷「花海節」時,怎麼又會讓人想到鳥居、神社、巫女?

究竟是象徵台灣圖像的三太子、莿桐,和花海可當作主體「上不了檯面」、比不上鳥居、北海道,和巫女,吸引不到更多的遊客,所以,讓莿桐農會下了這個決定嗎?

還是鳥居、北海道,以及莿桐,這三者確有其內在關聯呢?

而這個疑惑,至今仍是迷惑著筆者。

●作者陳慶德,南韓國立首爾大學,西洋哲學組博士候選人,主攻「現象學」,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出版社)、《韓語超短句》(統一出版社)等系列韓語學習書籍,目前在兩岸三地已計發表文字150萬字,近40本著作,目前沈溺於神話世界、翻譯理論分析,以及亞洲文化差異詮釋,當然,最愛的還是台灣。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