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克和(循環台灣基金會顧問)
這個星期輿論焦點除了關注連爺爺出席北京閱兵活動之外,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所提出的五大社會安定計畫也引發社會各界的注意。
長久以來,國民黨與民進黨這兩個主要政黨對於「長期照顧」以及「社會住宅」政策的論戰就持續交鋒,而對多數台灣民眾來說,兩岸關係、國家認同等「高政治」 (high politics)的議題,似乎不再是政治選擇的主要依據,民眾所在乎的議題,已經逐漸轉向「日常生活政治」(daily life politics)。不輕易被高政治所動員,或許是成熟社會的表現?
在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台灣的老年人口現在已經超過280萬人,而台灣的房價所得比更是已飆升至8.41倍。這些趨勢不僅是多數家庭所要面對的直接生活壓力,照顧及居住資源如何有效運用及分配,也是治理國家者不能迴避的課題。
▼南韓SH公社興建社會住宅。(圖/記者賴映秀攝)
其實早在2005年,行政院就已將興辦社會住宅納入核定的「整體住宅政策」;而 2007年行政院也通過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很遺憾地,過去七年多來,我們看到的是長照法的延宕立法、合宜住宅的默默退場及弊案新聞。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看更多!
回顧過去,整個國家機器在長照及住宅政策上怠速七年多;展望未來,政府應該走哪個方向?人民該如何選擇?雖然市場上可以找到服務供給及住宅供給,但是現實上並非每個需求者都可以負擔得起。在此,政府是將照顧和居住的需求,當做是消費者的需求(demand),還是公民的基本需求(basic needs),就會影響到政策的內涵。
照顧服務及住宅如果部分是由政府主導提供,或是透過社區及協會提供,就有公共化的性質以及調節市場的功能。仔細探究兩個主要政黨的政策規劃,其實有程度和價值上的區別。
社會政策成為總統大選的焦點話題,應該是政治進步的徵兆。日常生活政治的嚴肅性對比連爺爺閱兵的娛樂性,可以看出社會的改變。但如果有人關心連爺爺們的長照和居住需求,則實屬多慮。
●作者施克和,循環台灣基金會顧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